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学者专栏>>丰子义

丰子义: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主题

  2012年11月26日15:4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是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矛头直指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关键是要摆脱资本对劳动的奴役和控制,真正实现劳动解放,因而推翻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改变资本与劳动的不合理关系,便成为实现这一解放的首要问题。为此,马克思一生研究的重点,是通过资本主义社会的解剖,把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这个一般性问题具体化为人类如何从资本主义异化劳动中解放出来的问题,以及如何改变资本与劳动的关系问题。正是通过这一研究,马克思不仅具体阐发了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理论,而且深刻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因此,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应当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剖析”及其意义予以深入的理解。

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受历史本身制约的。历史之谜的破解和历史规律的发现只有在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才有可能实现。梅林曾经指出:“唯物主义历史观也服从于它自己所制定的那个历史运动规律。它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在较早的时代,它是不会被任何有天才的头脑凭空想出来的。只有达到一定高度时,人类历史才能揭开它自己的秘密。”②在农业社会,历史发展的真实联系和动因,往往是隐蔽而混乱的,常常被一些表面现象所遮盖:宗法的、政治的力量遮蔽了经济的实际力量;宗教的、道德的动机隐藏了利益的动因。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历史发展的联系就简单化了且暴露得更清楚了。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将社会发展动因与结果的联系真实地揭示出来,并通过这种联系发现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也有赖于“世界历史”的形成。在以往长期的“民族历史”发展中,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生活方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使其无法了解世界的总体状况及其发展走向,因而难以产生出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性的正确认识。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民族历史开始转变为世界历史。资本的扩张和世界市场的扩大,不仅密切了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而且使人们有可能超出狭隘的民族、地区局限,从各个国家、民族发展的比较中,发现历史发展的常规性和重复性,即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因此,探讨历史规律,不能离开世界历史;研究世界历史,不能离开资本主义社会。这也正是马克思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研究社会历史哲学时为何始终关注“世界历史”的缘故。

实际上,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发展,都离不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剖析。如果说《资本论》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系统解剖,那么《手稿》则可以视为初步解剖。尽管后一种解剖与前一种解剖不可同日而语,但其直接导致了马克思历史观上的一场重大革命。在《手稿》中,马克思紧紧围绕人的自由解放这一主题,以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为中心,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利润、工资的分析,对私有财产制度的产生、异化和异化扬弃作了新的探讨和说明,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指出了基本方向。此后,马克思又在异化劳动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实践观,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及其内在矛盾的分析,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在《资本论》中,历史唯物主义不单纯是得到了具体的运用,同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资本论》从资本主义社会最简单、最基本的元素形式——商品的分析出发,通过对其所包含的各种内在矛盾的揭露,一步步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的全部社会生活以及它的运行规则和发展趋向,从而对资本主义社会作出了透彻的解剖。它以更为精确的事实材料、更为现实的社会发展进程再现和深化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各种基本原理,同时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观点,使历史唯物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资本论》的解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更能体现明显特色的是其两大发现的概括和提出,通过这两大发现,马克思把人的自由解放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有机统一了起来。

一是关于“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③的思想。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解剖,特别是对资本与劳动关系的动态考察,马克思发现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尤其是社会形态依次更替规律的深刻把握,也是有关历史规律理论的集中概括和体现。发现历史现象的规律性,并不一定能够保证历史观上的科学性,例如,“主观主义者虽然承认历史现象的规律性,但不能把这些现象的演进看作自然历史过程,这是因为他们只限于指出人的社会思想和目的,而不善于把这些思想和目的归结于物质的社会关系。”④马克思恰好相反,主要抓住生产关系以及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动来加以分析,认为“一种历史生产形式的矛盾的发展,是这种形式瓦解和改造的唯一的历史道路”。⑤为此,重点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矛盾运动剖析开始,发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是一个有生有灭的自然历史过程。这一过程的发现实际上以浓缩的形式概括和反映了社会发展及其规律的诸多原理,从而使这些基本原理不再成为一种抽象的表述,而是以大量事实材料为依据并用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发展得以验证的科学理论。

二是关于“社会有机体”的思想。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解剖,《资本论》不仅从纵向维度揭示了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而且从横向维度揭示出社会是一个活的有机体。马克思指出:“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⑥社会有机体的思想,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全部社会生活及其内在联系,从而可以得出这样的基本结论:“由生产关系本身产生的经济制度的全部结构,以及它的独特的政治结构,都是建立在上述的经济形式上的。任何时候,我们总是要在生产条件的所有者同直接生产者的直接关系——这种关系的任何形式总是自然地同劳动方式和劳动社会生产力的一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当中,为整个社会结构,从而也为主权和依附关系的政治形式,总之,为任何当时的独特的国家形式,找出最深的秘密,找出隐蔽的基础。”⑦这实际上是对社会结构最重要、最深刻的揭示。

由此可见,正是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马克思不论是对社会发展和社会结构两大维度的理论探索,还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剖析,都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出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现实基础和条件,从而使人的解放理论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因此,在《资本论》中,历史唯物主义与人的解放理论得到了有机的统一和完美的结合。

(责编:张湘忆(实习)、秦华)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