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学者专栏>>李景源

李景源 孙伟平:价值观和价值导向论要 

  2012年11月26日15:39  

二 价值观的结构与功能

价值观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结构也非常复杂。从其现实表现来说,它往往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价值信念、信仰、理想,它决定人们的社会立场和为之追求、奋斗的目标;价值标准,它影响和制约人们的价值评价与选择;具体的价值旨趣、取向和态度;以及调节人的心理、精神状态的情绪、情感、意志等。其中,价值信念、信仰和理想是一定价值观最基本、最典型的表现形式。

价值信念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关于事物一定会按照某种未来状态发展变化的观念,是人们对某种现实或观念抱有深刻信任感的精神状态。价值信念所揭示的内容总是同人们应当持有的态度和应当采取的行动有关,例如,“真理终将战胜谬误”,“正义必胜,非正义必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等。价值信念能够凭借足够的知识而形成,但往往是在知识未达到的地方起作用。价值信念的思想基础应该科学、合理,只有反映了客观规律和历史必然性的价值信念才是一定能够实现的信念,也才是值得人们为之奋斗的信念。

价值信仰是价值信念的进一步发展和强化,是人们的价值信念的一种对象化表现。价值信仰具有明确的对象指向性,这种对象可能是人格化的神,如上帝耶和华;也可能是一定的精神体系,如共产主义。价值信仰使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以它为核心,形成一种完整的精神导向,并调动各种精神、心理因素为它服务。价值信仰是人生的“主心骨”,在人们的精神活动中居于统摄地位,是人们的价值意识活动的调节中枢。人生不能没有信仰,如果人处在“没有信仰的状态,精神上会感到空虚,他对真理、理性和大自然必然感到失望”[3] 648。一个人信仰的缺失,就如同没有灵魂一样;而信仰的偏差,则会造成人生道路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性错误。当然,价值信仰也有自觉与不自觉、科学与不科学、先进与落后的区别。要形成自觉的科学的先进的信仰,需要自觉地以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人类的全部科学和文明成果为基础,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理论或实践探索,努力总结、把握和反省人类自身的本质力量和生存发展方向。

价值理想是以一定的价值信念和信仰为基础的价值目标体系。这种目标体系以关于个人或社会的未来形象为标志,为人们的价值追求提供着自觉的典范或“样板”。价值理想是价值信念、信仰中最高价值目标的具体形象,是具体实践着的价值信念、信仰。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想状况。有的层次高,有的层次低;有的自觉,有的盲目;有的鲜明,有的模糊;有的严整,有的零乱……他们的价值理想同知识、理智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指导和推动生活实践活动的精神力量源泉。价值理想的培育、确立和追求,是人们的精神生活的最高层次。崇高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实现,是人们的生命的最高自我价值;崇高社会理想的追求和实现,则是人们的生命的最高社会价值。古往今来,一切仁人志士正是在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成就了人生的伟业,也为社会做出了杰出贡献[4] 313-316 。

作为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意识形式,人们以价值信念、信仰、理想为核心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产生反作用。价值观的社会作用范围十分广泛,具有普遍性。它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贯穿于每一活动的始终。具体地说,价值观的作用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首先,价值观是社会文化体系的核心,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人是一种文化动物,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个人的成长和社会化过程就是通过学习,不断接受和消费各种社会文化,由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的结果,是人们接受和掌握一系列经济、政治、宗教、文化等观念,获得一定的社会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自己明确而坚定的价值观。在一个社会中,一个人是否拥有明确而坚定的价值观,是区分其心理是否成熟、人格是否健康的标志。

其次,价值观是社会群体或组织的黏合剂,是人的社会认同的核心内容。在一个社会群体或组织中,价值观表现为社会组织对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有利、什么有害的评价性判断,表现为社会对应该追求什么和舍弃什么、应该提倡什么和反对什么的规范性判断。社会组织通过这些共同的价值尺度把人们凝聚在一起,并通过教育、宣传等各种手段,把这些观念灌输和传递给个人,内化为个人的行为规范,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

再次,价值观是人们内心深处的评价标准系统,是人们的价值追求、取舍模式。它一方面表现为价值信念、价值信仰、价值理想,凝结为一定的价值追求、价值目标,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定向、指导和调节作用,并提供人们活动的动力与激情;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评价标准,成为主体判断客体有无价值、有什么价值的观念模式和框架,是一定主体进行价值评价和选择的“天平”和“尺子”,是人们作出价值判断、决策的思想根据。

总之,价值观是人们内心中的一个内涵丰富的观念系统,在人们的价值活动中发挥着目标选择、情感激发、评价标准和行为导向的作用。个人的价值观构成世界观、人生观的核心内容,是人的社会活动的指示器,制约着人生活动的方方面面。社会的价值观是社会文化体系的核心和灵魂,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主导成分,是社会群体或组织的黏合剂。当然,与科学知识发挥作用的方式相比较,价值观发挥作用的方式具有自己不同的特点。价值观对人的作用大多时候是自发的,它积淀、内化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渗透到哲学、科学、文艺、宗教、法律、制度以及风俗习惯之中,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且,价值观的存在和作用往往表现于已有科学知识的范围之外,科学知识不能包含、代替价值观的作用。甚至越是在科学知识达不到的地方,价值信念、信仰和理想就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越是产生深刻的影响。

(责编:张湘忆(实习)、秦华)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