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严重任务。毛泽东始终是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捍卫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的光荣旗帜。他提出了正确的国际战略思想和外交工作的方针。
毛泽东主张,新中国必须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和发展关系;同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他强调,不许世界上有哪个大国在我们头上拉屎拉尿,不管资本主义大国也好,社会主义大国也好,谁要控制我们,反对我们,我们是不允许的。根据这样的原则,他曾经以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的战略眼光和非凡的革命胆识,果断地处理了一系列复杂问题。
1950年,当美国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并派海军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直接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时,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共中央毅然决定派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给了帝国主义者以必要的教训,使它们懂得,“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提出在中国领土和领海上建立中苏共有共管的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的建议,显露出在军事上控制中国的意图。毛泽东当即严词予以拒绝。之后,他更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同苏联的大国霸权主义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
努力捍卫民族独立、国家安全和为国内和平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这是毛泽东为新中国制定的国际战略和对外工作方针所要达成的根本目标。为此,他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支持世界各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斗争,积极发展同各国、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他主张,新中国要同社会主义国家,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独立国家加强团结和合作;要把美国以外的资本主义国家看做是美国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中间地带(后来,他把这些国家称作第二中间地带,而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区称作第一中间地带),争取同它们发展关系;对于美国,在反对它对中国的威胁的同时,也要争取同它和平共处。毛泽东在晚年也仍然警觉地注意维护我国的安全,顶住了帝国主义的压力,执行正确的对外政策,坚决支持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并且提出划分三个世界的正确战略和我国永远不称霸的重要思想。
正是在毛泽东领导的时期,新中国与同自己接壤或临近的多个亚洲国家,如缅甸、尼泊尔、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妥善地解决了边界问题。中国坚决支持了越南人民的抗法战争和抗美战争。对于当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广大地区出现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潮,中国也给予了有力的支持。
正是在毛泽东领导的时期,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于1971年10月得到恢复。毛泽东还亲自开创了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的新阶段。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终于被打开,中国与日本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西方国家出现了同新中国建交的热潮。中国的外交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到1976年,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已经有111个,这包括了当时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并不是要闭关锁国,走自我孤立的道路。毛泽东提出,应当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他强调必须建立的自主的民族经济,必须自己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必须独立地决定经济建设的方针;等等。同时他又明确地讲过“搞经济关门是不行的”。他主张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有分析地借鉴外国发展经济的经验;并且有条件地利用国外的资金;等等。还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以他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就曾经设想,独立的新中国可以在平等、互利基础上接受外国投资。由于美国纠集一些国家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企图在经济上扼杀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这个设想在当时没有实现。邓小平说过:“毛泽东同志在世的时候,我们也想扩大中外经济技术交流,包括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甚至引进外资、合资经营等等。但是那时候没有条件,人家封锁我们。”即使如此,经过努力,我们还是在若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们就从西方国家引进过若干先进技术设备。1973年1月,毛泽东、周恩来批准从西方国家引进价值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和单机的方案,随后即付诸实施。西方对中国封锁禁运的局面开始被突破。
这个时期,在毛泽东制定的国际战略和对外工作方针的指引下,在毛泽东、周恩来等的直接领导下,新中国的国际交往日益扩大,并且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积极作用。这一切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并促进国际形势朝着有利于世界人民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为后来中国逐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时,邓小平讲过:“我们能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中着手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不能不铭记毛泽东同志的功绩。”
毛泽东是一个世界性的伟人。他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胡锦涛曾满怀崇敬和自豪的心情说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是中国共产党的骄傲,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这些话,表达了中国广大人民的共同感受。
当然,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像很多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一样,毛泽东也有自己的局限性。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人的。
我们是马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主张割断历史。邓小平反复强调:“毛泽东同志的事业和思想,都不只是他个人的事业和思想,同时是他的战友、是党、是人民的事业和思想,是半个多世纪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结晶。”正因为如此,“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对于党的这样一个重大原则表示任何怀疑和动摇,都是不正确的,都是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相违背的”。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2011年第7期
![]() |
(责编:张湘忆(实习)、秦华)
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