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坚持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中更好实现“魂”与“体”的有机统一
文化之“魂”与文化之“体”的有机统一是动态的、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二者统一的基础,是不断发展着的文化建设实践。新形势下,我们要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努力谱写更好实现当代中国文化“魂”与“体”有机统一的崭新篇章。
要通过增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人民性来更好实现“魂”与“体”的有机统一。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属性,也是当代中国文化“魂”与“体”有机统一的价值纽带。事实上,当代中国文化之“魂”是靠人民性赋予文化之“体”以强大吸引力和聚合力的;而当代中国文化之“体”也是靠人民性为文化之“魂”提供最大化传扬路径和平台的。着力增进人民性,应当作为更好实现它们二者有机统一的根本点来抓。一方面,当代中国文化之“魂”建设必须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加注重反映民众愿望、民众期待、民众诉求,更加注重引导和帮助全体人民丰富精神世界、提高人生价值、实现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当代中国文化之“体”建设,必须更加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更加深入地贯彻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则,更加充分地关照人民大众在文化上的消费心理、审美习惯和情趣爱好。只要坚持这样做了,当代中国文化“魂”与“体”的有机统一就必定会提升到更高水平。
要通过增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时代性来更好实现“魂”与“体”的有机统一。时代性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当代中国文化“魂”与“体”有机统一的重要基础。经验告诉我们,有了时代性这个共同音符,“魂”与“体”的统一才是牢固的。在文化建设实践中,它们二者应当也完全能够以增进时代性来为深化相互统一开辟道路。众所周知,当代中国文化的“魂”与“体”都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前者注重从精神价值层面顺应时代潮流,集聚时代精华,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后者注重从传播形态层面反映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特征,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扬始终充满时代魅力。在未来征途上,文化之“魂”建设要更加立足于新的时代条件,进一步关切各种涉及精神价值的重大时代课题,进一步推崇现实实践所孕育培植的先进价值理念,进一步吸收当代人类社会所创造的各种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等等。文化之“体”建设要更加着眼于新的时代特点,进一步利用当代世界不断涌现的高新技术成果,并借鉴发达国家传输其精神价值的有益经验和做法,着力创塑更富时代气息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系统,等等。当代中国文化的“魂”与“体”越是有了契合时代脉搏的共频共振,彼此就越能达到内在的高度统一。
要通过增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创新性来更好实现“魂”与“体”的有机统一。《决定》指出:“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创新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也是当代中国文化“魂”与“体”有机统一的重要条件。实践表明,我们文化的“魂”要通过不断创新来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从而为“体”的丰富拓展提供强大引擎;而我们文化的“体”也要通过不断创新来实现优化或跃升,从而为“魂”的传扬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把创新精神贯彻于文化建设全过程,尤其要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为更好实现“魂”与“体”的统一提供有力保证。目前在我国文化领域,影响妨碍“魂”与“体”统一的体制机制因素还较为突出,必须通过改革创新来加以消除化解。要在继续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进一步创新完善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等。要结合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努力在文化内容和形式上大胆进行探索,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样式,催生新的文化业态,不断增强文化表现力和传播力。文化创新的力度越大,当代中国文化“魂”与“体”的统一就越有希望进入更高境界。
要通过增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科学性来更好实现“魂”与“体”的有机统一。推动文化建设科学发展,是实现当代中国文化“魂”与“体”有机统一的必由之路。“魂”与“体”作为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其内在统一不仅有赖于它们自身的相互协调,同时也有赖于它们具体展开所关涉的诸多矛盾方面的相互协调,如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文化目的与文化手段、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等等的相互协调。新形势下,我们必须从更好实现当代中国文化“魂”与“体”的内在统一着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有机整体来科学运筹,进一步做到坚持文化“二为”方向与贯彻文化“双百”方针协调并举,坚持先进文化引领主导与尊重社会多样文化需求协调并举,创新丰富文化思想内涵与创新改进文化方法手段协调并举,增强文化的教育功能与增进文化的娱乐功能协调并举,繁荣公益性文化事业与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协调并举,注重文化的社会效益与讲求文化的经济效益协调并举,崇尚弘扬社会主流文化与扶持活跃各具特色的通俗文化协调并举,等等。可以坚信,只要科学发展理念在文化领域得到贯彻落实,当代中国文化的“魂”与“体”必将铸就相得益彰的更大辉煌。
(作者系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副主任、少将)
![]() |
(责编:秦华)
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