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文章选登

徐光春:理论武装要突出实践特色 (2)

——兼谈理论建设的使命

  2011年10月14日08:3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认识实践、指导实践、推动实践是理论武装的根本任务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并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可以说,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因此,理论武装工作应突出实践特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用所学的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

  科学认识实践。通过理论武装工作、学习掌握运用理论,能够让我们更加科学地认识实践。一是认识实践发展方向。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提高认识,能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正确认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趋势,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持正确方向。二是认识实践发展本质。理论武装是帮助我们认识事物本质的向导,能够帮助我们增强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从纷繁复杂的现象入手,区分真象和假象,发现事物变化、实践发展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三是认识实践发展规律。系统的理论学习能够帮助人们不断认识规律、遵循规律、运用规律,自觉按照规律来思考问题、研究工作,使我们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举措更加符合规律、更加符合实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地揭示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学习掌握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这些规律,认真遵循这些规律,科学运用这些规律,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正确指导实践。加强理论武装工作,有利于我们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研究我国发展的新特征,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系统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经验,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一是有利于促进理论转化。努力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基本原理、精神实质和立场、观点、方法,可以不断提高我们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能力,提高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能力。二是有利于促进理论普及。理论武装更好地融入发展实践和社会生活,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不断提高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够促进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为广大干部群众所掌握和运用,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三是有利于促进理论创新。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可以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永葆科学理论的青春活力。

  有效推动实践。首先,推动实践是理论武装的正确取向。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要求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有用有效。理论回到实践中,要靠理论武装这个中介,让人们懂得如何认识和改造世界。这就明确了理论武装的正确取向是推动实践发展。其次,推动实践是理论武装的重要环节。理论武装是个系统工程,其中推动实践发展是一个重要环节和着力点,放弃了这个重要环节和着力点,理论武装工作必将前功尽弃。其三,推动实践是理论武装的根本目的。理论武装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增强认识能力、提高工作水平、推动社会实践。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也罢,工作水平提高也罢,又都是为了推动实践的发展,所以,理论武装的根本目的是推动实践。

  理论武装突出实践特色的路径

  突出理论武装的实践特色,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增强理论武装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注实践问题。只有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紧紧盯住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抓住人们关心的实际问题,才能使理论武装工作脚踏实地、有的放矢、扎实有效。一要关注中国建设的重大问题。切实关注党的理论路线的确立、方针政策的制定、决策部署的谋划,从思想上弄清楚,从理论上讲明白,从实践上把握好,以推动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决策部署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正确理解、积极拥护、认真贯彻。二要关注党的建设的难点问题。围绕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如何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如何建设学习型政党、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如何发展党内民主、如何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作为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课题,引导大家学习理论,武装头脑,破解难题。三要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关注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用通俗的道理、具体的事例、群众自己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把问题的性质讲清楚,把群众的思想引导好,为促进问题的有效解决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研究实践问题。一要善于发现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生产生活第一线,深入广大人民群众,潜心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涉及群众利益的具体问题。二要客观分析问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外部环境,从构成事物的各项因素中找到问题发生、形成和变化的原因,准确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三要科学认识问题。把主要精力放在探寻事物发展规律上,努力发现规律,深刻认识规律,准确把握规律,不断提高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理论武装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回答实践问题。一要回答时代课题。理论武装工作必须与时代发展、时代特征相结合,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积极借鉴人类文明一切有益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二要回答发展问题。紧密联系发展实际并着力回答和解决发展问题,把党的创新理论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与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结合起来,与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起来,找准科学理论的学习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结合点,切实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三要回应大众关切。把理论武装工作与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机统一起来,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积极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让人民群众在自身需要和利益不断得到满足中真切地感受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解决实践问题。在理论武装工作中,要善于把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信念,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实现科学发展的良好成果。同时,着力把学习和运用理论与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通过理论学习和运用,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重要问题特别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最大可能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作者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

【1】 【2】 

  

(责编:秦华)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