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文章选登

徐光春:理论武装要突出实践特色

——兼谈理论建设的使命

  2011年10月14日08:3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这段讲话,充分说明了加强理论建设和理论武装的重要性。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紧密结合党的中心工作和历史任务,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在全党兴起了一次又一次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的热潮,使广大党员干部受到普遍的、持续的、深刻的理论教育,增强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认识能力,提升工作水平,有力地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伟大胜利。

  理论是实践的产物,实践是理论的源泉。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发展于实践、检验于实践,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实践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来源于、发展于、检验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胜利前进。这些年来,党的理论武装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在新的发展进程中,理论武装要进一步突出实践特色,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说明实践、认识实践、指导实践、推动实践,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正确前进方向、提供坚实思想基础、注入强大精神动力、提高科学发展水平。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是科学理论的本质特征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基本活动。人类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离不开科学理论的帮助和指导。

  认识世界是科学理论的首要功能。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认识世界的本质、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首先,科学理论是认识世界的望远镜。科学理论能够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说明事物发展的趋势,预见事物发展的未来,帮助人们认识规律、驾驭现实、把握未来。当前,改革发展不断深入,不仅需要我们继续发扬“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精神,更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增强改革发展远见。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能帮助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认清大势、顺应趋势、掌握主动,做到见势早、谋事准、行动快,不断拓展新的改革发展空间、争创新的竞争优势。其次,科学理论是认识世界的显微镜。科学理论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出解决中国的问题,关键是要研究和解决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这就使我们全党全国人民抓住了问题的根本,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其三,科学理论是认识世界的指南针。科学理论能够拨开人们思想上的迷雾,指引人们前进的方向。当今,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国外各种思潮不断涌入,国内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观察形势、分析事物,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能够保持清醒头脑,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前进方向。

  改造世界是科学理论的终极目标。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这一点已经被100多年来的人类发展史特别是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所证明。自觉学习和运用科学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可以拓展改造世界的思路,帮助我们打破种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在消除观念羁绊中冲破体制羁绊,在开拓思维空间中打开发展空间,在改革创新中确立工作新思路;可以找准改造世界的方法,帮助我们克服主观主义,做到想问题、办事情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协调发展;可以坚定改造世界的信心,帮助我们正确分析国内国外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正确认识改革发展进程中的挫折,正确对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胜信心。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是理论建设的使命所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变革、充满矛盾的过程。只有加强理论建设,在实践中更好地学习、掌握、运用、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充分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认识作用和指导作用,才能更加科学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首先,理论建设旨在确立科学理论,而科学理论是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产生的。中国60多年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建设的实践特别是3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和不断发展的重要源泉。其次,理论建设重在发展科学理论,而科学理论是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创新的。实践发展永无尽头,理论创新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党和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不断拓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实践中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在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其三,理论建设要验证科学理论,而科学理论是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检验的。改革开放之初,深入开展的真理标准大讨论,重新确立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每一次重大创新,不仅都来源于改革开放的重大实践,而且都经受了改革开放实践的检验,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科学正确、指导有力的重要原因。实践证明,只有把理论建设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科学理论帮助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作用,才能不断把理论建设的成果转化为改革发展的实绩,激发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学习掌握运用理论的积极性,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提供持续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理论支持。

【1】 【2】 

 

(责编:秦华)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