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课题,首先是构建反映和表达、塑造和引导时代精神、世界潮流和创新实践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不只是承认“物质第一性”的世界观,而且是以此为基础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不只是承认“绝对运动”的世界观,而且是以此为基础的冲破偏见、与时俱进的世界观;不只是承认“能动反映”的世界观,而且是以此为基础的创新实践、变革世界的世界观。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首先应当是关于现实世界和当今时代的“世界”之“观”和“时代”之“观”。它既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具有时代内涵的世界图景和思维方式,又为人们评价世界提供具有时代内涵的价值观念和意义框架,还为人们改变世界提供具有时代内涵的理想图景和解释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的解释原则认为,人的存在方式是历史性变革的,人的世界图景是历史性变革的,人对自己与世界关系的自我意识是历史性变革的,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是历史性变革的,因此,建构具有时代性内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必须提出和回答的问题是:以人的当代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人对世界的当代关系是怎样的?以当代科学为中介的人的当代世界图景是怎样的?以人的当代社会生活为基础的当代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是怎样的?这是时代向哲学提出的世界观问题,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课题。
三
每个时代的时代精神,都在不同的程度上表现为该时代的科学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个重大的时代性课题,是探索21世纪的科学精神和新技术革命及其所引发的思维方式的变革。
在总结和概括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史的基础上,恩格斯提出,“对于现今的自然科学来说,辩证法恰好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84页)。诉诸人类文明史,我们可以看到,文艺复兴时期是科学的求真求实精神在近代重新开启的时代;17世纪是近代实验科学兴起、科学理性逐渐扩展和深化的时代;18世纪是逐渐盛行的崇尚理性力量的时代;19世纪是恩格斯所说的由“搜集材料”的科学转向“整理材料”的科学,也就是建立各门科学的概念发展体系的时代;20世纪则是在现代科学既高度分化又高度整体化的背景下,科学迅猛发展和自我反思的时代。当代科学深刻地变革了以素朴实在论为基础的直观反映论的思维方式,变革了以机械决定论为内容的线性因果论的思维方式,变革了以抽象实体论为标志的本质还原论的思维方式。这意味着当代的科学精神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也意味着由这种科学精神所表征的时代精神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代的科学精神,更明显地具有真正的激励批判与创造的精神,更明显地具有真正地从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的观点去看待人所理解的世界的历史意识。我们应当以当代的科学精神变革我们的思维方式,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时代内涵。
![]() | ![]() |
(责编:高巍)
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