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并实现理论创新的过程。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答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解决当代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条逻辑线索。
在解答中国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集中在怎样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为找到这样一条道路,我们党进行了不懈探索。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我们党有两点清晰的认识:一是老路不能走,但也不能走邪路,而要创出一条新路;二是老祖宗不能丢,但要讲新话。走新路、讲新话,说到底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邓小平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这就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进行重新认识。要进行这种重新认识,就必须有正确的思想路线。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为我们党进行这种重新认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党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最主要、最基本的问题进行探索,初步解决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着眼于当今世界的新变化和当代中国的新发展,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其理论创新意义在于既积极借鉴当今世界各国科学的发展理念、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又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作出了新的科学揭示;既继承了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又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是围绕解答当代中国的实际问题而展开的,其基本观点、重要论断虽各有侧重,但紧密联系、相互贯通,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一个有机整体。党的十七大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答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最新成果。这个理论体系既包含着对毛泽东思想的坚持,也包含着对毛泽东同志和我们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重要思想成果的发展,是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具体体现。
![]() |
(责编:高巍)
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