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从清华崛起看现代大学制度建立

侯欣一2011年04月26日14:38来源:深圳特区报

从左至右分别为70多年前创办清华国学研究院的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吴宓等五位学术大师。陈丹青油画《国学研究院》
清华学堂见证清华的百年历史。


  1 独立经费保障与教授治校制度

  在中国众多的高等院校中仅就办学水平而言,清华大学无疑是最好的几所学校之一。从办学的时间方面讲,1925年才创设大学部的清华相对较晚,较之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北洋大学已整整晚了30年,开设的时机还生不逢时,其时的中国经济凋敝,社会崩溃,政局更是动荡不安,然而这一切却都没能阻挡住清华快速发展的脚步,只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即到抗战爆发前就成了国内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

  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奇迹的发生?

  诸多的清华校友都不约而同的解释说是清华的精神和梅贻琦等个别能力人品俱佳的校长。差别只是对清华精神的表述与理解,如朱自清说清华的精神是“实干”,季羡林说是“清新俊逸”,而在曾任过清华大学校长刘达的眼里则是“百折不回,追求真理”等等。这种当事人的说法固然有其道理,但笔者则更为认可台湾学者苏云峰的观点:一独立经费之保障,是庚子赔款使清华的经费独立而充裕,免受了政潮的影响;二踏实的教授治校制度,是教授治校使清华能始终保持思想之自由,学术之独立。

  2 “评议会”和“教授会”

  教授治校是现代大学的一项基本制度。所谓教授治校是指教授参与大学决策与管理的制度,它与校长专制校务完全不同。在中国教授治校理念是与现代大学制度一起被引入的,并被写入了1924年颁布的《国立大学校条例》。

  清华大学从成立之初就坚持了这一正确的制度,而且比《国立大学校条例》走的更远。1926年,新成立的清华大学制定了影响深远的《清华学校组织大纲》,该大纲规定清华的权力机关有二:“评议会”和“教授会”。其职掌和人员构成分别为:

  评议会:以校长、教务长及教授会互选之评议员7人组成,校长为当然主席,职掌如下:

  一,规定全校教育方针。二,议决各学系之设立废止及变更。三,议决校内各机关之设立废止及变更。四,制定校内各种规则。五,委任下列财务、训育、出版、建筑四种常设委员会委员。六,审定预算决算。七,授予学位。八,议决教授、讲师与行政部门各主任之任免。九,议决其他重要事项。

  大纲同时规定,评议会在行使一、二、三、六项职权时,应先征求另一机构——教授会的同意,其决议如“经教授会三分之二之否决时,应交评议会复议”。

  教授会则以全体教授及行政部门各主任组织之,以校长为主席,教务长为副主席,职权为:

  一,选举评议员及教务长。二,审定全校课程。三,议决向评议会建议事项。四,议决其他教务上公共事项。

  教授会实行多数表决制度。此外,按照该大纲规定各学系主任之产生,也由本系教授、教员于教授中推举,任期二年。

  总之,通过“评议会”和“教授会”,清华的教授拥有了较之当时国内其他高校更大和更具体的权力。清华也由此在当时的中国高校里开始了独树一帜。

  当然,一项制度写入条例是一回事,真正能够良好运作则又是一件事。

  3 独立学术组织与学术尊严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执政的国民党加强了对大学,特别是国立大学的控制,不断强化中央教育主管部门和校长的权力,千方百计地削弱教授会的权力。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包括不少大权在握的军阀也都尝试着将手伸进新成立的清华大学。此外,面对着咄咄逼人的日本军国主义,一些热血沸腾的爱国青年学生也试图把年轻的清华大学拖进政治的洪流。这一切都在考验着教授治校制度的效果。

  当年,清华教授们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先是1930年,清华教授会不畏强权,不卑不亢地拒绝了军阀阎锡山武力推荐的乔万选校长。紧接着又赶走了与国民党关系密切的部任校长吴南轩。其次,创办理工类系科,满足社会对发展实业的迫切要求;但同时又不动声色地抵制着当局对学校意识形态方面的侵蚀。最后,在不干涉学生信仰的前提下,严肃校纪,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教授会的主导下,清华大学短时间内延聘了一大批好的老师,师资之优良其他大学望尘莫及;裁减了不必要的行政机构和冗员,集中精力与财力办学;购置了大批教学研究所需的图书和设备,扩建图书馆、体育馆等场所。1935年参观过清华的北洋工学院院长羡慕地说“以具有四十年历史之北洋工学院,与现在之清华大学工学院相较,不啻天壤之别”;形成文、理、法、工四院的学科格局,使清华成为国内少有的真正综合大学;制定了好的教学计划;树立起了学术至上的研究风气。

  走上正确道路之后的清华大学风清气正。学生趋之若鹜,以能考取清华为荣。广大教师开始埋头工作,追求着好的学问。据《朱自清日记》载,早已名满天下的他曾两次夜间做梦梦见清华不再续约聘其为教授,理由是在他在专业上尚有不足。梦醒,全身冷汗,起身拼命工作。

  而与此同时,国内其他一些高校则政争不断,难有作为。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踏实地实行了教授治校制度,清华才能后来居上。

  大学是独立的学术组织,研究是大学永恒的任务。而惟有教授才真正懂得怎么研究和如何组织研究,才能保证学术自由,这就是现代大学为什么要实行教授治校的浅显道理。

  (作者系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
(责编: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