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整合资源打造“津派文化”

赵建永2011年12月28日10:10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当天津被看成一个正在崛起的经济中心时,天津文化建设的需求日益凸显出来,在这一背景下推出“津派文化”建设的问题正逢其时。北京的“京派文化”和上海的“海派文化”,早已蔚成风尚。随着天津作为北方经济中心地位的崛起,天津的津派文化却一直未能明确而系统的提出来。

  目前,津门文化已有足够多的地方特色品牌,整合资源打造津派文化品牌的时机已趋成熟。为更好地塑造天津的城市形象,以文化推动天津的经济发展,如何构建科学的津派文化体系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津派文化大于“天津文化”

  天津文化所具有的多样性、交叉性和综合性特征决定了津派文化学科建设今后宜从分散的点面认知和局部探索转向系统整合,从事实叙述转向理论分析。研究津派文化首先要系统阐释清楚津派文化的定义、研究对象、范围、方法、目的,及其本质特征、内在关系和特殊规律。此外,在津派文化的探讨中,还应厘定“文化区”和“行政区”的概念差异。“天津文化”的范畴涵盖整个天津直辖市的城乡文化形态,“天津城市文化”或“天津都市文化”只局限于天津城区的文化,而津派文化则不仅包括天津城乡,还包括海内外所有关于天津风格的文化元素。

  津派文化以津地综合体为研究对象,空间范围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时间范围自天津的远古时期到当代天津,以至未来前景。其主要涉及天津区域的历史文化、社会变迁、生产生活、人文教育、民俗风情、文学艺术、文物考古、宗教信仰、生态环境、城市精神、当代天津发展的问题与出路等方面。

  各类文献的资料需梳理

  在历史文献中,津派文化研究的资料存量丰富,如“二十四史”等正史相关天津地区的记载、明清以来的天津地方志、民国后的档案文书以及津人的丰富著述,都是津派文化建立的基础。虽有此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对津派文化研究来说还远远不够。首先,散见于各类文献的资料尚待进一步系统整理。近年来,租界文化、北洋文化、海河文化的相关论著,都是这一工作的良好开端。其次,各种资料还需系统地汇集出版,如津人著述提要、天津文化研究论著目录等文献汇编。此外,为将津派文化研究建立在坚实基础上,资料校理工作尚需大力推进;为及时把握津派文化研究态势,对已出版的天津文化相关成果有待总结,如编撰津派文化年鉴、文化发展白皮书等。

  促津派文化摆脱京派文化的附庸地位

  津派文化学科颇广,在历史、社会、经济等各方面都应建立相应的分支学科。但各分支学科的构建应以具有研究基础,并能凸显津派文化特色的领域为主导。就其基本框架而言,应建立纵向与横向研究相结合的模式,即纵向探索天津古往今来历史文化形成、发展、变迁的源流,横向比较天津各区的差异及与外地区的异同。

  津派文化是一门以人文科学为主,又观照自然科学的文理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它的众多分支学科既交互渗透,又相对独立,因而需要整合多种研究方法,如系统研究法、历史对比法、区域比较法、时空结合法、综合分析法等基本方法。作为基础的各分支领域分门别类的研究越深入和细致,对天津社会发展演变的认识就越深刻和全面。这就要求在分门别类研究的同时,将其置于天津的特定时空进行综合分析,以及置于中华文化的全体中予以审视,从而发现其内在的联系,进而彰显津派文化的特征,揭示天津文化演进的规律和特点,加深对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认识。

  从历史上看,京津文化是密切相关的。在津派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的从京津文化圈的传统架构中获取有利的因素,力促津派文化摆脱京派文化的附庸地位,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津派文化系融汇南北风格和中外各种元素而形成,“和而不同”的人文精神是贯穿其中的主线。“异”是“和”的必要条件,只有充分理解他者才能真切认识自己。针对天津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只有自身具备相对等的文化智慧,才能更好的汲取世界各种先进文化。

  津派文化体系的总体构建有待开拓

  津派文化建设是一系统工程,须建立在基于对天津历史文化及中外文化交融、体认的深厚学术研究之上,需要有一批有识之士以坚韧的精神和长期而艰苦的努力献身于学术文化研究。在这方面素有积累,并在津派文化研究体系上初具规模的科研单位,应列入天津的重点扶植学科(或设津派文化机构)。

  津派文化学科建设的宗旨在于深入探讨新时期津派文化的内涵和特征,为经济建设提供富有时代性和本地特点的思想文化,尤其要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注重实地调查,提供时效性强的对策咨询。由于文化繁荣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按照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即在津派学科建设上,天津原来各自独立的机构可尝试联体运作,协力发展,以便更好地落实《天津市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中央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策。通过建立健全津派文化学科,完善文化基础设施等文化载体,吸引人才,并由此促成与北方经济中心相适应的现代人才体系构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推动天津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使其成为全国特色文化建设示范基地。

  津派文化建设目的是探索和开发天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潜能,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资本优势,使之为现实服务。为此需要建立津派文化的评价体系,如天津历史上中外文化冲突与融合的经验借鉴及规律的总结,津派文化传统精神的继承与扬弃,以及其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天津人文与自然资源优劣态势的对策与开发应用等。目前,城市史、民俗等方面研究初具规模,一些重要专题研究,诸如商会史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津派文化基本理论及其对现实生活的作用、社会经济效益评估诸领域的研究尚显薄弱,尤其是津派文化体系的总体构建和充实等方面有待开拓,这都需有关方面加大扶植力度,组织研讨会和设置课题,更充分地展开分析论证。随着上述问题的落实和天津作为北方经济中心的蓬勃发展,不久的将来,津派文化必然会从京派和海派之间脱颖而出,步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
(责编: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