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社科文库>>人文

身体美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

[美]理查德·舒斯特曼   2011年10月11日09:30  来源:光明日报

  2作为实践哲学的身体美学

  身体美学以感觉要素和艺术化的生活重新引导美学研究,除此之外,它还在更广的意义上改变了哲学:身体美学通过规范化的身体训练使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相结合,以实用性的社会改良主义方向引导哲学的新发展,乃至要重新唤回哲学的古老传统,即哲学在于生活方式的真正实践,而不在于抽象理论的空泛探讨。

  笔者的身体美学理论提出:身体是每个人的世界中心,统领着每个人的视域;身体还是充满感觉和智慧的主体。然而,为了和现象学的理论相区别,我需要强调一些关键之处:首先,身体美学所追求的不是揭示原初的、基本的和普遍的身体意识,即梅洛—庞蒂所说的“一旦给予即永远存在的不变之物”和在所有的时代和文化之中“都为人所知”(的真理)。在我看来,身体意识总是由文化所塑造,故而在不同的文化之中,乃至在同一文化但不同的身份角色中,身体意识会表达出不同的形式。其次,身体美学的兴趣不仅在于描述文化是如何塑造了身体意识的表达形式,并且还在于探讨如何改善这些表达形式。最后,为了更好地改善身体意识的表达形式,在哲学性的探讨之外,身体美学的内容还包括关于身体训练的实际练习。

  孔子很清楚地表达了身体训练是哲学教育中的重要一面。在《论语·阳货》一文中,孔子曾向他的学生们表示,正如“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他也可以停止以语言的形式讲述众多的道理,而用具体的身体力行来表达他的哲学思考。此外,他还指出,君子应当重视行事为人的合适方式,正所谓:“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论语·泰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整部《论语》所论述的实质是:个人的身体风度、面部表情和衣着方式都可以展示其德行修养。所以,孔子强调道德的修行绝不能停留于口头的谈论和字面表达,而必须落到行动之中:“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这也就是说,真正的哲学应该是以其活泼的生活方式使人信服。哲学由此成为了可以领会的生活艺术。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思想家们也曾经提出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理念,他们把那些身体力行履行理论的学者称为真正的哲学家,而那些仅仅是在写作哲学的学者称为“修辞家”。不幸的是,作为开启哲学传统的最重要的思想家,柏拉图如此谈论哲学:哲思的生活就是一种“死亡练习”,学习哲学就是要练习分离心灵和身体,如此人们才能认识到纯粹的精神性的真理。柏拉图对于身体的贬责随后又被基督教神学所采纳,用以解释禁欲主义的意义,以及彼岸的永生对于此世的生活的超越之处。这种思路极深地影响了西方哲学中的人生观:贬低文化中的身体层面(尼采和蒙田是重要的例外),仅仅把身体视为生活的必要工具;忽视了身体是应被教化的对象,及其在表现个人素质和品德中的作用。完全不同的是,中国的传统哲学,无论是儒家思想还是道家思想,都十分强调身体的重要价值,他们没有把人的身体从自我认识中剥离出去,中国的“身体”观念更为准确地表现出身体和自我的统一性。

  早期的美国学者比如爱默森和梭罗,复兴了哲学作为生活艺术的彻底实践这一理念。这两位美国学者的观点进一步激发了实用主义和身体美学,他们提出了“哲学教授”和“实践或者活出思想的真正的哲学家”之间的区别。受到中国传统哲学的启发,他们也强调身体在生活艺术化的哲学中的积极作用,并且指出身体训练是精神成长中的重要层面和源泉。实用主义哲学家威廉·詹姆斯和约翰·杜威都认为哲学不应局限于理论性的观点,而是要在这些抽象观点和实际行动及具体生活之间建立明确的互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心理学研究,詹姆斯和杜威认真地论证身体在所有的感觉、思想、情感和行为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此,他们就为那个古老的观点奠定了现代科学的基础:哲学是生活艺术的实践,哲学的目的在于改善个人、改善社会。

  身体(soma,希腊词汇)这一术语清晰地表达了身体实践的意思,同时又避开了关于“肉体”或者“肉身”的含混的联想。那么,我选择这个术语,也是为了强调身体美学的对象是一个感觉灵敏、有情感、有动力、有生气的身体,而不是一堆肉、骨、血、淋巴和其他物质的混合物而已。所以,身体包括了身体的主体性层面和感觉层面,而这两个层面无论是对审美实践(艺术创造)抑或是一般的审美经验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只要谈到经验,身体就必须被涉及。“身体美学”(清晰地显示了身体和美学联合)对我所设想的研究而言就是一个合适的名称,因为我想给身体以更审慎的审美关注:不仅仅把身体作为一个外在展示美丽、雄伟、优雅和其他审美品质的对象,更是以身体为主体性存在去感觉这些品质,去经历这些身体品质所带来的审美快感。

【1】 【2】 【3】 

   
 

(责编:秦华)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