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好文献是党史研究的基础
2012年04月13日14:52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4月6—8日,由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刘少奇思想生平研究分会、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大学刘少奇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的研究利用”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会议集中研讨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刘少奇的思想理论。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陈晋指出,座谈需要思考两个问题:如何认识“党书”研究及其利用价值,如何正确客观地看待党的文献的利用作用。陈晋强调,掌握好党的文献是做好刘少奇研究工作的基础。首先,文献是推进党的理论研究和理论利用的基础。其次,文献是深化党史和共和国史研究的基础,概括地讲,就是“揭开原貌、总结规律、重视经验”。最后,文献是科学总结党治国理政的经验基础,即“总结经验,统一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章百家认为,党史资料在党的历史研究中非常重要。随着历史的变化,党史资料已经从过去的单一化发展为现在的多元化,涵盖了各类档案、重要回忆录以及文稿等。从文稿中,我们不仅可以读出党的重大决策,还能读出领导人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作为研究者,要善于从历史研究中吸取经验教训,析出智慧;要掌握研究的方法和技巧,以及足够的史料,独立思考,不断反思。
据了解,本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50余篇,涉及新中国初期刘少奇关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理论实践。其中,“80后”的年轻学者走进刘少奇研究领域成为一大亮点。
(记者 张肖雯)
(责编: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