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日元国际化模式的教训及启示

殷剑峰2012年04月11日08:47来源:光明日报


  在日元国际化的过程中,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比例过低,我们要吸取这个教训。资料图片
  从日元国际化的历史进程来看,其“贸易结算+离岸中心”模式并不成功,其国际贸易结算地位依然较低,离岸金融市场“倒逼”资本项目过早开放并带来资产泡沫。人民币国际化应吸取日元教训,可选择“资本输出+跨国企业”模式,关键是建立以本国企业为核心的全球产业链。
  日元国际化
  “贸易结算+离岸市场”模式及其教训
  日元国际化正式启动于1984年,主要背景有两个:一是“威逼”,即美国促压日本开放资本项目和国内市场;二是“利诱”,即日本经济崛起带来了挑战美国经济地位和美元地位的诱惑。相比之下,“利诱”的成分更大。无论从国际储备货币,还是从国际计价结算货币角度来看,日元国际化都不算成功。例如,日元在全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份额由1995年的6.78%下降到2009年的3.01%,不仅低于英镑(4.29%),更是远低于美元(62.17%)和欧元(27.3%)。连日本学者也承认,国际化后的日元至多是一种“载体货币”,其主要功能是用于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套利交易。
  日元国际化“贸易结算+离岸市场”模式的大致轨迹为:1960年为应对汇率风险而推行日元在进出口贸易中结算;1984年为推动日元离岸市场发展而开放资本项目;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着力加强亚洲区域货币合作。实际上,由于各种结构性因素的制约,这种模式很难成功,表现为日元的贸易结算地位依然较低,离岸市场“倒逼”资本账户在金融改革之前过早开放。
  人民币国际化
  “贸易结算+离岸市场”模式面临问题
  “跛足”的跨境贸易结算势必增加我国外汇储备。2010年,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中80%是进口贸易。进口贸易采用人民币结算意味着对美元需求减少,在出口依然主要使用美元的情况下,外汇储备必然增加。
  推行人民币贸易结算存在现实障碍:一是我国主要贸易伙伴拥有强势货币;二是大宗商品多以美元定价;三是我国对外贸易中外商投资企业居于主导地位,掌握了货币结算的选择权。
  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使我国面临资本账户开放压力。一般来说,实体部门改革应摆在所有经济改革的最前面,其后是金融部门改革,最后才是放开资本项目。即使是资本项目放开,也需要结合国内实体经济部门和金融部门改革的进展,采取“先直接投资项目、后证券金融项目”,“先长期项目、后短期项目”的原则。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放开资本项目,而这须以国内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为前提。从日本教训看,离岸金融市场往往“倒逼”资本项目开放,而非国内金融市场改革。实际上,离岸市场并不是本国货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而仅仅是结果。以美元离岸市场为例,其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发展于70年代,而美元早在1945年就取代英镑成为世界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模式选择:
  “资本输出+跨国企业”
  从货币国际化的历史看,除了特殊的欧元模式(若干主权国家采用同一货币)之外,在英镑和美元成为国际关键货币的过程中,特别是国内金融市场尚未充分发展的初始阶段,都采用“资本输出+国际卡特尔/跨国企业”模式。“资本输出”在金融形态上输出的是以本币或者比本币更可靠的黄金定值的信用,在物质形态上输出的是资本货物和技术。“资本输出”必然带来随后的“回流”,这样的“回流”在物质形态上是原材料、中间品和低端最终品,在金融形态上是以本币或黄金定值的债务本息。在“资本输出”和随后的“回流”中,本国货币自然实现了国际化。
  “资本输出”过程是以跨国公司为载体来实现的,其中,建立以本国企业为核心的全球产业链是关键步骤。在国际市场中,谁掌握了从资源采集到中间品分包,再到最终品销售的产业链条,谁控制了销售品牌、销售渠道和核心技术,谁就拥有了资源配置、利润分配以及使用何种货币结算的权力。
  在日元国际化的过程中,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比例过低,难以建立以本国企业为核心的生产链条,而间接投资大量用于购买美国金融资产和房地产,我们要吸取这个教训。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负责人、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

(责编: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