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信息化指标构建理论及测度分析研究

——《信息化指标构建理论及测度分析研究》成果简介

2011年05月15日16:54

  南京大学郑建明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信息化指标构建理论及测度分析研究》(项目批准号为05BTQ013),最终成果为同名研究报告。课题组成员有:陈雅、万里鹏、侯三军、陈小磊、张少锋、焦微玲、宋海艳、翁佳、颜世伟等。

  信息化,是一个相对的动态概念,又是一个渐进的动态过程概念。其中蕴涵着信息化进程的内核要素:信息技术水平、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产业、信息资源的分布与开发程度、社会的信息需求及信息意识、信息政策及信息法规的完善程度、社会信息服务业状况、信息人才的配置等等,成为该项目探索信息化进程测度指标构建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信息化的社会进程具有“可测度”的基本特性,社会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如何有效地测度信息化水平,如何构建社会信息化测度理论体系,这是管理层、企业界、理论界等方面目前所关注的重要问题。这项成果突破国内信息化测度子要素局部测度和个案分析的藩篱,主攻社会信息化测度理论体系的构建研究,致力于社会信息化测度理论体系研究,探索社会信息化发展进程测度的运行机制、运行模式,以新的社会测度思想、测度分析理念指导社会信息化测度在社会相关部门、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社会信息化测度理论的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

  1.社会信息化基础理论、测度理论和测度方法研究。(1)社会信息化基础理论。信息化就是指在国家宏观信息政策指导下,通过信息技术开发、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人才的配置,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以满足全社会的信息需求,从而加速社会各个领域的共同发展以推进到信息社会的过程。社会信息化与信息化社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社会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及设备、信息应用系统等来装备社会各个领域,使信息资源得以充分开发并畅行无阻,从而使全社会过渡到信息化社会的过程。信息化社会则将社会作为实体,是相对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物质资源而言的。社会信息化是一种手段,这种手段的目的就是要使社会进入到信息化社会。(2)社会信息化测度理论。社会信息化测度构建的理论框架分为纵向逻辑构造和横向逻辑结构两个部分,纵向逻辑构造沿着“信息化概念-维度-变量-指标-数据取值-社会信息化现象”这一概念抽象的逻辑过程展开,主要贡献涉及对信息经济、信息技术(ICT)、信息社会等不同社会信息化范式的辨析——分化的由来及其在其理论框架下的整合;横向结构方面,以整体性思想为基础,以指标之间的合理逻辑关系为指导,将经济、制度、人才、生活、技术、装备以及资源等更多的信息化相关要素整合到指标体系之中。提出包括信息资源指标、人力资源指标(与教育和信息素质相关的指标)、信息产业相关指标、信息基础设施及信息技术指标等维度指标体系的横向结构并进行纵向逻辑的建构研究。(3)社会信息化测度方法。基于RITE测度的数据变换研究,对现有社会信息化测度案例中出现的几种不同的数据变换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不同的数据变换方法可以对测度的结果产生显著影响,进而可能影响我们对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正确判断和评估。通过对数据变换本质深入研究,以及对数据变换所引起问题的成因分析,提出选择恰当的数据变换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由数据变换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分析社会信息化指标体系中不同指标的增长特征及其在测算中的表现,提出基于指标增长特征的降维方法并进行实证研究,操作简便、易于理解并且实用。从实用性和适用性的角度来说,成果为社会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构建中指标的选取提供理论支持;利用成果方法可以实现对既定测度框架下社会信息化指数的快速测算。

  2.社会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实证分析研究。(1)信息化中信息资源相关指标测度。信息资源与创新能力、知识共同构成了当代国际经济竞争的新要素。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竞争力的焦点。该项目在构建信息资源测度指标体系的过程中提出了“驱动力——响应——影响——状态表征”逻辑结构,并据此构建了包含9 项指标的信息资源测度体系;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2000-2005年的信息资源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数据表明测度结果基本反映我国信息化建设的现状。(2)信息化测度中信息设施(硬件)指标的理论探讨。对信息化指数模型、国际电联指标体系等9个指标模型进行了深度分析,指出当前信息设施测度指标的最大缺陷,在于将信息设施(硬件)与信息设施(硬件)的使用率“混为一谈”。既涉及到信息设施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指标的“掺杂”,也涉及到信息设施与教育指标的“掺杂”,其结果必然会影响指标体系反映信息化现状的准确性。成果初步提出了信息设施指标构建的4项基本原则和3大类基本构成要素并进行了实证研究。(3)信息社会中的信息主体素质及其测度。成果在社会信息化测度的整体框架之下,提出了信息主体素质测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知识创新素质测度和信息应用素质测度,其相应的指标结构可根据“投入-状态-影响”的逻辑构造加以实现。实证方面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2000-2004年全国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的信息主体素质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取得成果。(4)信息化测度中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研究。成果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详细阐述了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重要关系,参见国内外对信息产业的界定和分类,提出了信息产业是指信息设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及信息内容业等相关产业并进而细分;以1985年-2006年我国信息产业细分要素投入、产出和国内生产总值等数据资料为基础,用修正的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定量论证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率;借鉴菲德模型,以国内信息产业与非信息产业两大部门的生产函数为基础,推导出最终的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论证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综合边际产出的高贡献。

  3.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研究。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五化并举”和“两化融合”,深刻地阐明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辩证关系。成果对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努力研究“两化”融合度测度理论,初步形成融合度测度理论模型。

  该成果的学术和应用价值:第一,分纵向逻辑构造和横向逻辑结构两个部分研究社会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或概念框架;指标的相关性及其体系结构;指标构建的逻辑解释等,都具有理论上的开创性;第二,对指标的横向结构分信息资源指标、人力资源指标(与教育和信息素质相关的指标)、信息产业相关指标、信息基础设施及信息技术指标等维度指标体系纵向逻辑的建构,具有理论学术意义;第三,测度算法中恰当的数据变换方法,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由数据变换带来的不利影响;而基于指标增长特征的降维方法,排除了参数确定受较多主观因素影响的弊病,具有较强的客观性;第四,我国电子政务公众满意度评估的包括7个基本要素,即公众期望、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公众满意、公众信任、政府形象和公众参与的测评模型及其实证,在政务信息测度模型构建方面有借鉴意义。
(责编:陈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