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论衡》语法特点研究

2011年05月15日16:51

  南京大学中文系柳士镇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论衡》语法特点研究”,于1996年立项,2003年11月结项。课题组主要成员有:高小方、杨建国、刘开骅、萧红、高育花、曹小云。现将该成果的主要结论摘编如下:

  《论衡》是东汉初期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公元27—约97)的著作。王充认为:“夫笔著者,欲其易晓而难为,不贵难知而易造;口论务解分而可听,不务深迂而难睹”(《论衡·自纪》)。在此思想指导下,该书的语言浅近平实,较为接近当时口语,是研究汉语史的重要材料。这项研究成果即以《论衡》为语料,在全面考察该书语法面貌的基础上,侧重于其语法特点的研究,即同上古汉语相比,观察此时发生了哪些重要的发展与变化,重点讨论一些前期萌芽此期发展、此期萌芽后期发展或者此期特有的语法现象,其间也对某些重要语法现象的发展脉络予以梳理。

  《〈论衡〉语法特点研究》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副词、构词法、语序、双宾语结构、被动式、疑问句等专题。其主要结论可以归纳为如下十一个方面:

  一、名词、动词、形容词主要继承了上古汉语的旧有形式,也有一些新的发展。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大量采用方位短语表示处所或范围;将部分具有完结义的动词“毕”、“已”等放在谓语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过去时态;产生了“堪”、“须”等单音节助动词和“当须”、“必须”等双音节助动词;形容词后缀多用“然”,一般不用“乎”、“尔”、“而”、“焉”等。

  二、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数词体系。由系数、位数组成的复合数词以及比较复杂的系位结构大量应用。出现了“第+数词+中心词”的序数表达法,“第”成为成熟的序数词前缀。概数出现了尾数用相邻两个数来表达的方式,在数词或数量短语的前后加表示约略义的词语“数”、“可”、“余”、“所”、“左右”等来表示概数的用例也较多。数词与名词直接结合的用法仍占多数,但也有“数词+量词+名词”与“量词+名词”的表达形式。

  三、人称代词未产生新的形式,但是,第一人称代词“我”处领格已逐渐成为多数;“其”作兼语的用例有所增加,还产生了充任宾语的新用法;否定句中人称代词作后置宾语已逐渐增多,其中用“不”的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后置宾语的近96%,而用“莫”的否定句代词宾语仍全部前置,用“未”的否定句也以前置为常。

  四、疑问代词“何”居各疑问代词出现频率之首,其次为“安”、“孰”、“谁”等,出现较少的为“焉”、“恶”、“胡”、“曷”、“奚”等。“何者”、“何等”、“何所”、“何许”、“安所”、“孰者”等凝固形式中,“何许”是《论衡》中新生的疑问代词,“何等”、“何所”作宾语也是新兴的用法。“何”、“谁”作宾语时后置的较多,可以看出,东汉时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规律已被进一步打破。

  五、前期的指示代词均有用例,但是,“兹”、“厥”等词不仅使用频率低,而且多出现于引文之中;“是”的指示功能逐渐变弱,而在充任定语时又发展出指示任何事物的任指用法;“或”除作主语外,还新生出充任定语的用法。

  六、既淘汰了部分副词,也继承了部分旧有副词,还新生了一批副词或者一些副词在保留原来意义和用法的基础上派生出新的意义和用法。后一类情况主要有:范围副词“都”、“合”、“徧”、“各别(别各)”、“各自”、“但”、“劣”、“不过”;程度副词“过”、“颇”;时间副词“寻”、“暂(暂卒)”、“纔”;情态副词“猥”、“忽(忽然)”、“竟”、“空”、“渐”、“稍”、“偶”、“通常”、“动”、“连”、“定”、“正”、“试”;语气副词“偏”、“可”、“审”、“还”、“岂”“宁”、“必须”等。

  七、语法造词占复音词总数的92.5%,语音造词占7.5%,与先秦汉语相比,呈语法造词比重上升、语音造词比重下降的趋势。语法造词方式中最主要的是联合式,其次为偏正式,再次为补充式、支配式、表述式。

  八、《论衡》的语序处于上古期向中古期发展的过渡阶段。从疑问代词宾语的位置看,前置的较《史记》略少,常用的疑问代词“谁”充任宾语已基本后置,疑问代词宾语的语法位置已经越来越接近魏晋南北朝的情况。从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的位置看,除“之”而外的其他代词均不前置,且“之”前置宾语只占“之”作否定句宾语总数的20%,可见否定句代词宾语后置较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后置发展得快,已成为主要形式。从数量短语的位置看,数词与名词结合时,数词在前比在后更为普遍;数量短语修饰名词时置于名词之后的用法虽占主流,但较此前已呈下降之势。

  九、双宾语结构有九种基本形式。在分别描写这九种形式在《论衡》中的分布状况的基础上,比较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情况,探索其产生与演变的内在机制与规律,同时还对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商榷意见。

  十、共有具备结构特点的被动句14式163例,虽然结构形式与先秦没有显著差别,但在出现频率上,传统的“于(於)”字式呈明显的消亡趋势,“为······所······”、“被”字式则有增多的趋势,特别是2例“被所”式的出现,似可视为“被······所”式被动句产生的前奏。

  十一、各类疑问句基本上没有超出上古汉语疑问句的范围,但也有一些反映东汉特色及《论衡》自身特点的用法。从选择问句看,并列的两个分句句末使用不同疑问语气词的要比使用相同疑问语气词的多,还出现了句末只出现一个疑问语气词的形式,这说明选择问句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使用选择连词的选择问句较少,但出现了两个新的选择连词“亡将”、“而将”。从反复问句看,表示否定方面的否定副词有“不”、“否”、“未”三个。此外,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充任后置宾语逐渐增多以及疑问句内部进一步复杂化等现象,也是值得关注的现象。

  《〈论衡〉语法特点研究》属于专书语法研究。学术界早在十几年前就已达成共识,即历史语法的研究应在不同的历史断面上选取若干部专书进行研究,在若干部专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断代语法史,再在若干断代语法史的基础上最终汇成详尽系统的汉语语法通史。这项成果所完成的就是这一基础性工作中的一个部分。长期以来,上古汉语研究成果丰硕,近二十年来近代汉语研究也正迎头赶上,相对而言中古汉语研究则显得较为薄弱,特别是上古汉语与中古汉语结合部的研究尤为欠缺。王充所处的时代正是上古汉语向中古汉语发展的过渡时期,《〈论衡〉语法特点研究》恰可弥补这一不足,将为建立中古汉语语法史乃至详尽系统的汉语语法通史提供一份可靠的资料。
(责编:陈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