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西北道教历史与现状研究

——《西北地区道教历史与现状研究》成果简介

2011年05月15日16:39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樊光春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北地区道教历史与现状研究》(项目批准号为04BZJ013),最终成果为专著《西北道教史》。课题组成员有:李育华、张应超、王京阳、刘文。

  该成果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如下:  一、主要内容

  全书设置绪论和8卷29章110节。

  绪论部分,记述西北道教的历史轨迹及其特点,主要从4个方面予以论述:第一,西北道教的人类地理学渊源;第二,道教创立年代及其与佛教传入的关系;第三、西北道教的4个发展阶段;第四、西北道教的现代走向。

  卷一 ,西北道教地理。通过本卷,反映西北道教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地理环境。既包括原始道教形成的人文地理因素,也包括西北政区变动和民族迁徙对道教传播的影响,还包括古代神话传说尤其是西王母-黄帝神话对道教神仙信仰结构的决定性意义。

  卷二 ,西北早期道教。本卷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文献检索,论证道教在西北地区产生的前提条件、思想渊源、体制因素,把西北道教放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大背景下,以事实来展开论述。重点在于,汉代形成的黄老道是道教最早的组织形式,汉武帝时期形成的若干宗教祭祀制度实际上成为道教科仪的源头。东汉末期出现在巴蜀汉中地区的五斗米道上承黄老道派,下传楼观道派,是道教组织正规化的开端。

  卷三,隋唐西北道教。本卷从时间和空间两维,分别对西北道教做出立体的描述。从纵向的时间方面,记述了隋唐两代国家宗教政策对道教发展的推动作用;从横向的空间角度,涵盖包括西域在内的西北全部领土,对中央政权控制区所有地区的道教活动都予以记录,藉此反映华夏宗教传统的辐射过程。就道教自身的教义和教派传播方面,重点记述了楼观道的历史沿革、南方上清派传入西北、道教经典的汇集、炼丹术的成败等重大事件。为了系统说明隋唐王朝崇道政策对道教发展的影响,详细考证论述了长安道观的分布和发生在长安的重大事件。

  卷四,宋-西夏道教。宋代西北道教有两大特点:一是宋王朝效仿唐代通过制造道教神话来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崇道政策的形成与西北道教关系密切,因此促进了道教宫观的兴建;二是道教徒对实现长生不老的神仙信仰的途径出现重大改变,教义解释发生重大转折,由重在追求肉体长生转变为强调“积精成神”。本卷以内丹术在西北的兴起为主线,全面记述了两宋西北道教的传播和道观的分布情况;同时对西夏境内的道教活动和相关信息给予了概略记述。

  卷五,金元西北道教。本卷是全书的重点。金元时期的西北道教从组织形态来讲可谓达到顶峰,教团规模和正规道观数量都为历代最盛。由西北兴起的全真道,带动了道教的全面发展,其关键人物为王重阳、马丹阳和丘处机。为了深层次反映西北全真道的昌盛局面,从3个方面予以突出论述:一是全真道在西北活动的主要人物事迹;二是全真道宫观在西北各地的分布;三是全真七子的杰出代表丘处机一系在金元时期的传承。

  卷六,明代以后的西北道教。明代以后,西北道教教团呈散乱状态,虽然大部分为全真道传承,但很难整合为清晰的派系,只有龙门派和华山派广泛分布并延续至今。由于明王朝的推动,明清两代的多神祭祀场所急剧增加。加之中央政权实际控制的版图日益扩大和定型,道教信仰和祭祀场所扩展至更广大的地域,因此从整体上看,明清两代西北道教传播的范围超过历代。民国以来的近百年间,西北道教逐渐衰落,至上世纪60年代达于谷底,近20年有所恢复,某些方面有新的发展。

  卷七,西北道教著述。本卷4部分:一、道经汇集;二、敦煌道经;三、西北道教著述存目;四、西北道教金石文献概述。

  卷八,附录。包括3个部分:一、西北道教碑(金)石目录,收录西北历代碑石、铭文共计1181篇,其中未著录190篇;二、西北道教研究文献总目,收录自1962年至2007年出版的各类道教专著55部、论文533篇;三、西北道教大事年表。  二、重要观点

  第一,关于道教创立的年代,本成果采用国内外可靠的最新研究成果,否定张陵创立道教的陈说,以西北的历史事实来说明:张陵所创五斗米道,只是两汉黄老道的一个分支,就西北具体情形而言,黄老道的形成当以西汉成帝时甘忠可造作《天官历包元太平经》为标志。

  第二,西北道教发展可划分为4个阶段:原始道教阶段,起始于战国至秦代的方仙道;民间宗教阶段,起始于西汉黄老道;义理道教阶段,起始于北朝楼观道;宫观道教阶段,起始于金代全真道。

  第三,汉武帝是促成道教组织产生的关键人物。在武帝之前,道教信仰渗透于宫廷上层;武帝时系统形成至上神概念、偶像崇拜、固定祭祀场所、专业神职人员,均为国家制度;武帝以后,出现西王母信仰、道士称呼和民间教团。

  第四,五斗米道在汉中实行政教合一达30年,与汉水上游地区早期道教传承关系密切:一是王君在西城山传授《三皇天文大字》和《五岳真形图》,二是李八百—唐公房在城固修道成仙的传说,三是张修在今汉中—安康一带长期传播五斗米道。至于汉中的五斗米政权,应当是张修与张鲁二人共同创建的。张修攻占汉中9年后被张鲁袭杀,其原因在于二人与刘璋的关系方面意见不合,因此不能否定张修在建立汉中五斗米政权中的作用。

  第五,五斗米道北迁之后不久,即出现楼观道,楼观道派中的个别人物事迹也表明楼观道与五斗米道有传承关系。一方面,在秦陇地区出现大量信奉五斗米道的世家,另一方面,原先为五斗米道重要群众基础的秦陇氐、羌等民族大量迁入关中地区,雕凿了许多道教造像碑和佛道合一造像碑,反映出北朝西北道教的昌盛势态,为北魏、北周灭佛崇道政策的执行提供了适宜的社会环境。

  第六,《老子化胡经》是佛道关系中一个难舍难分的症结。本书通过对《老子化胡经》产生和流传过程的分析认为:《老子化胡经》是在秦汉时期老子神化的基础上,首先由佛教方面“出口转内销”式传播于中国,而后为道教所演绎,最终发展为两教大论战,并以道教的惨败为终结。本书还以梳理《老子化胡经》为主线,分析了西北地区佛道两教的关系,在否定道教形成于佛教传入之后的前提下,认为在魏晋时期西北佛道两教尚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而盛唐时佛道两教在寺观和僧道的数量方面,也并非学界过去所认定之20:1,历代两教比例大约在3:1左右。

  第七,对于王重阳创立全真道的动机,过去学界的主流意见是王重阳怀有北宋遗民心态,出于抗金意识而隐居终南并进而创教以保存汉民族固有宗教文化传统。本书通过史料排列认为:王重阳由咸阳南迁终南刘蒋村并非出于隐居需要,其刘蒋别业乃家族所置房产;王重阳在“遇仙”之时,尚在酒监任上,说明他与金政权持合作态度。至于他创立全真道的真实动机,则应是直接继承宋代陈抟和张伯端两个道教学系。

  第八,对明代以后西北五省区的道教分布做出了历史地理学的解析,以史实比较否定了明清以后道教衰落的观点。

  第九,通过大量史料的排列分析,对敦煌藏经洞经卷外流之事进行了系统梳理,认为敦煌经卷外流并非道士王圆箓之过,其责任应由政府承担;王圆箓并非历史罪人,而是守护敦煌石窟和发现藏经洞的功臣,应当予以正确评价并恢复被余秋雨损害的名誉。

  第十,金元以后,全真道在西北地区占主流地位,但正一道自明代以后仍有少量分布。除散居民间外,其固定道场主要为各地城隍庙。近现代,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的正一道教徒数量远远超过全真道,并且拥有相当数量的道观。

  第十一,近现代,民间道教信仰与全真道教事活动相交织,是西北大部分地区道教活动的基本面貌。本书用个案分析的方法,以陕北白云观为例,论述了宫观道教与民间道教的密切关系。

  三,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西北地区是中华民族早期主要的发祥地,因此也是中国原始宗教的主要起源地区。在原始宗教土壤中生长出来的道教因素,在许多方面首先出现于西北地区。在道教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西北地区提供了它生存和活跃的基本条件,因而在西北地区上演过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在当代道教界,西北地区保存的全真道原始风范对全国道教仍具有重大影响力。对这一地区的道教历史与现状展开深入研究,对于展示道教在西北地区的发展轨迹和地方特色,从而充实和完善中国道教史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该成果以翔实的文献考证和深入的田野调查为基础,全面论述了道教在西北地区的起源的发展脉络,披露了许多新材料,并据此提出了若干新的看法,对同行的学术研究和加深社会层面对道教的正确认识,都具有参考价值。
(责编:陈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