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学院彭振坤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土家族文化资源开发保护与文化产业构建研究》(批准号为03BMZ012),最终成果为《土家族文化资源开发保护研究》。课题组成员有:黄柏权、胡源、田万掁、谭志满、刘伦文、彭林绪、朱祥贵、司马俊莲、曹毅。
一、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 该成果分为三大部分:
上篇“土家族文化资源”,包括“土家族文化资源概述”、“土家语概况”、“土家族物质文化资源”、“土家族非物质文化资源”四章,这四章内容是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并参阅已有的研究成果后写成的。第一章不仅简单扼要地介绍了土家族文化资源,还对土家族文化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概括,指出土家族传统文化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还具有原生态性、兼容性、多元性、内部差异性等多重特征。第二章对土家语的基本情况,它的特点、不同历史时期的使用情况、土家语的现状作了介绍。第三章从“文化遗址和文物”、“名胜古迹”、“古镇”、“传统民居”、“生产生活工具”、“传统工艺美术”、“传统饮食”等几个方面对土家族的物质文化进行了梳理。第四章从“民间文学”、“民间表演艺术”、“民间音乐”、“民间体育游艺”、“民间医药”、“民间礼俗”、“民间禁忌”、“民间信仰”、“乡规民约”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土家族的非物质文化资源。
中篇“土家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分为“土家族文化资源保护的理念和基本原则”、“土家族文化资源保护对象”、“土家族文化资源保护的模式选择”、“ 土家族文化资源保护的政策措施”四章。第一章提出对土家族文化资源保护应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遵循文化生态主体平等、生态利益公平、生态权利公正、生态秩序安全等原则,改变以人类利益为本位的保护模式,保护土家族文化整体性。第二章在对中外有关保护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的保护内容和对象进行研究后提出,要对土家族的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自然文化遗产、宗教文化遗产等十二类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第三章在对国内外保护模式和保护经验进行研究后指出:就土家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来说,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应有区别,物质文化遗产应以移植性保护和开发性保护为主,同时与博物馆保护相结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可采取研究型保护、建民族风情园和生态博物馆等方式,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采用确立传承人的办法。第四章提出了保护土族文化资源的措施,即是造成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舆论氛围,在全民族中形成共识;开展民族文化普查清理工作和科学研究;制定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地方性法规和实施细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在有效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利用民族文化,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发挥民族传统文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重视文化传统教育,把民族民间文化纳入学校教育的内容;把保护民族文化与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
下篇“土家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构建”,是该成果的核心部分,分为“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资源的价值实现”、“土家族文化资源开发的战略意义”、“土家族文化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土家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构建战略”、“土家族文化产业构建”、“土家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等六章。第一章论述了土家族文化资源开发的价值实现问题,认为无论是物质形态的资源,还是非物质形态的资源,只有通过开发利用,才能实现其价值;不同的资源的价值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方式展示出来的。因此,根据不同的价值实现方式,应该采取不同的开发方式。第二章分析了土家族文化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其意义在于:民族文化资源是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资源,土家族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文化资源的组成部分,对土家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需要,还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第三章指出:在土家族文化资源开发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土家族自治地方与土家族聚居区的实际,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全面开发土家族的文化资源,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创造出能够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民族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推进土家族文化的发展与整个土家族地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其总体目标是:通过10—15年的努力,建立起一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土家族文化园区;打造一批土家族的文化品牌与文化精品;培育一批以土家族文化资源为重点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企业家;培育一批土家族的文化人才;创造一个促进土家族自治地方与土家族聚居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软硬环境。第四章提出了土家族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产业构建的八大战略:即统一规划,分区域实施战略;优态点率先发展战略;品牌战略;产业链发展战略;节庆推动战略;人才资源开发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多元化投资战略。第五章分析了土家族地区文化产业的现状和土家族地区文化产业构建的背景、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土家族地区构建文化产业的门类选择和构建的领域。第六章提出了土家族地区文化资源开发和构建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即进行文化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现代行政管理体制;对文化单位实行分类指导、分类改革;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科学的人才机制,选拔培训文化人才;培育当地市场,开拓外地市场;改变投资方式;完善法规政策,强化宏观调控。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观点 土家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土家族文化具有原生态性、兼容性、多元性、内部差异性等多重特征;保护民族文化资源必须有科学的理念和合理有效的保护模式;在全球化和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土家族文化资源将面临强大的冲击和破坏,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必须通过保护、开发、利用才能实现其价值;保护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民族文化资源只有在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形成文化品牌,才能构建民族文化大产业。
(责编:陈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