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沿海与内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测度、趋势及关联机制

——《沿海与内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测度、趋势及关联机制研究》简介

2011年05月15日16:29

  湖南省政府经济研究信息中心唐宇文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沿海与内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测度、趋势及关联机制研究”,于1998年立项,2003年7月结项。课题组成员有:蔡建河、周国华、曾万涛、彭鹏、唐承丽、唐文玉、蒋洪亮、李银霞、易玲。现将该项目成果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摘编如下:

  该成果综述了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性研究的进展与问题,提出了测度区域发展不平衡性的方法、指标体系及数量模型,从多个角度、采用多个指标和方法,对1990~2000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进行了测度,系统考察了平衡性的成因,全面分析了沿海与内地区域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宏观环境,展望了21世纪初期区域发展不平衡性的趋势,深入研究了沿海与内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机制,探讨提出了缩小区域发展不平衡性的思路与对策。

一、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



  1.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测度的研究进展。对区域发展不平衡性进行测度研究,国际上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截止目前,有关不平衡性测度研究的进展表现在:一是测度指标由单一指标向多指标方向发展;二是测度的空间单位向多层次方向发展;三是测度的技术手段向先进化方向发展;四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可利用数据的开发,不仅测度总体发展的不平衡性,而且尝试对这种不平衡性的构成和来源进行分解。

  2.测度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方法、指标体系及数量模型。

  ①

  多指标组合法。选择人均GDP、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消费品零售额等多个指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进行多空间层次(省、市、区—三大地带—沿海与内地)、多角度(生产水平、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的分析与研究,从多个层面揭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动态变化。在具体指标的不平衡性测度中,该成果既采用离差、标准差研究绝对差异,又采用变异系数、大小值比率指标研究相对差异。

  ②

  多指标合成法。一是建立由9个因素共25个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二是准确地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三是选择科学的合成模型,计算各测度单元的综合评价值;四是根据综合评价值,计算测度单元之间的差异大小及动态变化特征。

  3.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测度。

  ①

  采用多指标组合法和多指标合成法可较全面地揭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提高了多指标合成法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在省际排序中,西藏的序位相对靠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增长率等指标的影响。2000年西藏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426.32元、人均GDP增长率为9.4%,分别列全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第7和第12位。

  ②

  2000年与1996年比较,除中部与西部地区的综合差异(绝对差异)有所缩小外,我国东部与中部、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地之间的差异均成扩大之势。综合差异对宏观区域发展政策调整的敏感性较单项指标为差,在时间响应上有一定的滞后性,其调控的任务更为艰巨。今后应更加关注对区域经济整体不平衡性的调控。

  ③90年代我国宏观区域发展政策经历了两次大的调整,在区域差异的变化上得到一定反映。多项经济指标的相对差异在1994年前后呈现递减趋势即与1992年的第一次调整相关;人均GDP和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省际差异在1998年后呈递减趋势,其地带差异、沿海与内地的差异在90年代后期减缓了递增趋势,中西部地区的综合差异在90年代后期呈递减趋势则体现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影响。

  4.沿海与内地区际发展不平衡的成因分析。区际不平衡性的形成以及地区差距的演进,是自然、历史、政治、社会和文化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国沿海与内地发展差距的形成及变化,既有同于世界各国区域发展过程中的共性原因(如资源、技术、产业等结构因素对差距的影响),又具有本国独特的制度和政策因素。该成果主要从自然地理条件、历史发展基础、国家区域政策、市场化改革、产业结构差异、社会文化差异等方面,多视角审视了我国沿海与内地区际不平衡性的主要成因。

  5.区域发展不平衡性的未来走势预测。区域之间发展差距的演变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从人均GDP演变趋势看:①2000—2010年,沿海与内地人均GDP差距继续扩大,相对差距基本稳定或略有上升。具体来看,按2000年价格,到2005年东部与中部相对差距系数保持45%左右,绝对差距达到6800元左右;东部与西部相对差距系数58.5%左右,绝对差距9200元左右。到2010年东部与中部相对差距系数略有下降,绝对差距达到9700元左右;东部与西部相对差距系数仍在58.5%左右,绝对差距达到13600元左右。②2010—2030年左右,沿海与内地人均GDP绝对差距仍会有所扩大,但相对差距趋于平缓下降;③2030年到本世纪中叶,沿海与内地人均GDP绝对差距逐步停止增长,相对差距缩小势头进一步加强。预计到本世纪中叶,东部与中部人均GDP相对差距降至15--20%,东部与西部降至30%左右。从结构不平衡发展趋势看,预计到2005年,沿海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比重将降到10%以下,第三产业比重将增加到40%以上,城市化水平达到40%以上,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口的60%左右;内地第一产业比重降到20%以下,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45%以上,城市化水平达到35%左右,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口的45%左右。到2010年沿海第一产业比重降到6%左右,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到45%,城市化水平达到50%,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口70%左右;内地第一产业比重降到14%,第二产业比重48%左右,城市化水平上升到40%以上,非农就业人口占从业人员55%左右。

  6.沿海与内地区域经济发展关联机制研究。①沿海与内地经济增长周期步调基本一致,沿海经济波动的均值高于内地,沿海与内地经济波动系数分布基本相近。②区际价格关联机制的形成,推动了价格改革和区域经济竞争,形成了沿海与内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传递效应;区际供求关联机制的形成,促进了区域间互通有无,改善了区域供给质量,提高了消费者效用,但也可能产生市场失衡传递效应;区际竞争关联机制的形成,有利于推动国内市场的充分竞争,促进资源在不同区域的优化配置,从整体上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但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落后地区发展的困难。③沿海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比内地高得多;“八五”以来沿海各行业产品市场占有率普遍提高,内地则普遍下降;在13个行业中,沿海经济效益总体上也明显优于内地。

  ④沿海与内地经济技术合作模式主要包括直接投资模式、跨地区资本经营模式、“输出市场”模式、人才和劳务交流合作模式、对口支援模式等;而沿海与内地在资金、人才与劳动力、技术与信息等方面正在形成要素互动格局;今后,要通过创造良好市场环境,进一步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合作平台,来加强沿海与内地经济联合与协作。

  7.缩小沿海与内地区际发展不平衡的思路与对策。进入新世纪,我国开始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促进沿海与内地协调联动发展的重大意义。要立足于保持沿海与内地良好增长态势、不断提高增长质量,以协调联动发展的方法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在充分发挥内地能动性基础上,国家、沿海与内地要形成三方合力,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分工、相互支援、共同发展的原则,促进沿海与内地的协调联动发展。要充分认识解决区域不平衡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脚踏实地,坚持不懈,使沿海与内地的差距在发展中逐步趋向缩小。同时,应遵循效率与公平兼顾、循序渐进和跨越式发展相结合、市场牵引与政府作用相结合、先富带动后富联动发展、制度创新与科技进步相结合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促进沿海与内地区域经济联动协调发展,还应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强对区域发展差距的宏观调控,从战略上构建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体系。二是建立和完善国内统一市场,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三是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支持力度,为内地经济起飞创造良好条件。四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中西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五是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为目标,加强区域经济技术合作。六是适应入世的新形势,扩大和深化内地对外开放,为经济发展增加动力。七是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为重点,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构建协调发展的大经济带。

  二、学术价值、实践意义和社会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及建立区际经济关联机制,既是创建中国区域经济学需要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也是新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重大实践问题。本项目通过系统研究中国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及相互关联机制,体现了如下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一是从计量和实证角度,提出了一套测度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方法、指标体系和数量模型,弥补了传统的定性分析与单一指标定量分析方法之不足,在分析方法上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二是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对区际经济关联机制这一区域学研究中的新内容进行了认真探讨,对于尽快创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亦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三是通过一系列科学的分析,所提出的促进沿海与内地区域经济联动协调发展和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思路和措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为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中的区际关系提供咨询意见,因而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项目成果虽然完成的时间还不长,但有关阶段成果和专题报告在完成后,已逐渐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例如,据初步统计,子课题成果完成后,课题组成员陆续在《中国软科学》、《经济地理》、《求索》、《决策咨询》、《经济研究与评论》、《湖南经济》、《桂林旅游高专学报》、《常德师院学报》、《湖南经济报》、《经济环境论》等报刊或出版物上发表了12篇学术论文。
(责编:陈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