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路径的探索与抉策

——《中国西部地区城镇化道路及小城镇发展研究》成果简介

2011年05月15日16:28

  西南民族大学刘晓鹰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西部地区城镇化道路及小城镇发展研究》(批准号为03BJL037,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课题组成员有:郑长德、戴宾、江世银、王涵、杨建翠。

  一、西部地区城镇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后,西部城镇化得到快速发展。2003年底,西部地区共有城市170个,其中超大城市有4座,特大城市有28个,大城市有46个,中等城市有63个,小城市有29个,建制镇有7088个。

  从西部地区的城市体系等级结构比例来看,中小城市占54.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而作为区域经济中心或二级中心的特大城市、大城市比例偏小。2003年底,全国城市总量为660个,城市密度是1∶1.45万平方公里,西部地区的城市总量是170个,城市密度是1∶4.05万平方公里,大约是全国平均城市密度的1/3。在西部地区的城市总量中,大中城市比例更小,因此,和东中部相比,西部地区无论在城镇数量、密度、体系、布局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总体看来西部地区的城市分布特点是,东部密集,西部稀少,北线和南线密集而中线稀少。从南到北西部地区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两大区域,即成(都)渝(重庆)—贵(州)昆(明)地区和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区。而在青藏高原、新疆沙漠地区,城市十分稀少。

  西部地区城市竞争力总体十分低下,西部大部分城市远远落后于东部的许多新兴城市。在中国200个城市竞争力排名中,西部只有重庆、成都、西安和昆明四城市排名前五十位,其他包括若干省会在内的城市的排名,均十分靠后,如乌鲁木齐排在69位,呼和浩特排在74位,兰州排在75位,贵阳排在87位,包头排在100位,而银川排在135名,西宁排在140名,西部地区的许多大中城市的城市竞争力不断下降。

  二、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

  加快推进西部城镇化进程,应当采取空间集中化战略,重点发展产业空间集聚与城镇区域集聚程度高的地域内的城市与城镇。西部城镇化道路的基本思路应当是:实施空间集中化和重点推进战略,大力促进乡村人口与社会生产要素向区位条件优越、空间可达性强、产业集聚程度与城镇聚合程度较高的重点区域集中,优先发展重点区域内的城市,扩大其城市规模,强化城市之间、城市与城镇之间的分工协作和经济一体化程度,提高城市的空间聚合能力,促使其向都市圈、城市带、城市群等新的城市空间形态发展,在新的城市空间形态中形成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的有机结合,扩展城镇化地区,使西部若干重点区域的城镇化率先达到全国先进水平,进而带动整个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其具体构想是:

  1.优先发展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长江上游成渝经济带、南贵昆经济区、呼包—包兰—兰青线经济带四大重点区域内的大中城市。进一步强化重庆、成都、西安作为西部地区最大的、具有跨省区影响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更好地发挥其经济、金融、信息、贸易、科教和文化中心的作用,发挥其在西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服务、辐射和带动作用,使重庆、成都、西安成为西部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的核心和战略支撑点;加速重点区域内大中城市的发展,使其率先跨入特大、大城市的行列,使其成为西部现代产业与人口的主要集聚地。

  2.促进城市的集群化发展,提高城市的空间聚合度,促进都市圈、城市带、城市群等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态的形成,使城镇化由传统的以单个城市为核心的“点”的集聚模式向以都市圈、城市带、城市群等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态为中心的“面”或“群”的集聚模式转化,形成更为广阔的城镇化地区。强化重点区域内大中城市与小城市、小城镇的经济一体化,促进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的协调发展,扩展城镇化地域。在提高强势地域内大中城市集聚能力的同时,通过其产生的外部需求以及产业、资本、技术的向外辐射扩散,加速大中城市与周边城镇的经济一体化程度,将工业化、城镇化的影响传递到周边小城镇,使周边小城镇以组团式布局形态与中心城市、大城市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工,形成一体化的城市空间结构体系,扩展城镇化地区。

  3.培育和发展省(自治区)域区域中心城市。促进省(自治区)域区域中心城市的形成,有条件地分步发展为大中城市。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城市综合功能,提高城市的集聚能力以及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以充分发挥这些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使其成为省(自治区)域内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面向省际边界地区的经济中心。

  4.积极扶持发展小城市,有选择地重点发展一批小城镇。通过强化城市功能、扩大规模,加强与大中城市的社会经济联系,积极扶持现有小城市向中等城市迈进。小城镇发展应改变过度分散和低水平发展的状况,加快实现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高、从分散建设到集中建设的转变。提高产业与人口的集聚规模,逐步推进小城镇升级,使部分小城镇成长为小城市。重点发展三类小城镇:第一,大中城市影响力范围的小城镇,特别是大中城市周边的小城镇;第二,都市圈、城市带、城市群等新的城市空间组合形态内的小城镇;第三,县城所在地或达到一定规模和经济实力、具有区域增长点意义的小城镇。

  三、西部地区城市集群化发展与城镇化

  城市集群化发展能使整个区域内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成为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网络化构造的城市群体,因此说它是西部地区城市顺应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发展大趋势的迫切选择。我国西部地区城市经过多年的集聚发展,现在基本上形成了8大城市群体。

  1.西部地区城市群分类研究。

  根据区域—城市的发展规律、城市集群化发展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规律,我们通过西部城市群区域的城市数量、人口、城镇化率、GDP等多指标分析,对区域城市的综合实力的对比研究和聚类分析,将西部城市群分为三类: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三类。

  (1)初级发展阶段的城市群。西部地区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城市群有5个:内蒙古中部城市密集区、新疆天山北坡城市密集区、兰州—西宁城市密集区、贵州中部城市密集区、广西南—北—钦—防城市群和云南中部城市群。该类城市群的显著特点是城市建成区面积、地区和市区的人口总数、非农业人口总数、GDP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都明显低于关中平原城市带和成渝地区城市群。(虽然云南中部城市群的地区人口数量较多,GDP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较高,但其城镇化水平太低,城市的等级规模秩序严重呈现两极分化,因此也属于城市群发展的初级阶段。)

  (2)中级发展阶段的城市群。西部地区处于中级发展阶段的城市群有1个:关中平原城市带。该城市群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地区和市区的人口总数、非农业人口总数、GDP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都大大高于发展的处于初级阶段发展的6个城市群,但又明显小于成渝地区城市群。

  (3)高级发展阶段的城市群。西部地区处于高级发展阶段的城市群有1个:成渝城市集群。成渝城市集群由成都平原都市带(由成都都市圈和成德绵城市带组成)、重庆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和川中城市密集区四个城市群组成,因此说是一个城市集群,而且是西部地区唯一的城市集群。该城市集群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地区和市区的人口总数、非农业人口总数、GDP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极大地超过西部地区的其他任何城市群,其人口数量、城市个数、经济总量甚至可以与东部地区的四大城市群相比。

  2.西部地区城市群发展调控策略。

  (1)初级发展阶段的城市群发展调控策略。该类城市群有6个,即新疆天山北坡城市密集区、兰州—西宁城市密集区、内蒙古中部密集区、广西南—北—钦—防城市群、贵州中部城市集群和云南中部城市群。重点是加快城市之间、城市内部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迫切需要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的资金和政策倾斜的历史机遇,通过政府主导进行投资,给予重点扶持发展,为发挥政府推动作用,协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促进城市群成长创造优良的环境。扶持社会公共事业、扶持重点领域及优势领域产业,引导区域内的其他城市主动与首位城市或区域性中心城市,实现城镇化的集聚发展。

  (2)中级发展阶段的城市群发展调控策略。该类城市群只有1个:陕西关中平原城市带。针对该类城市群的发展调控策略以发展为主要目的,即发挥市场主导作用,促进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发展。通过城市群区域内一体化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引导城乡建设、产业布局、要素流动;打破区域人为壁垒和行政界限壁垒,建立一体化的市场机制;推进城市群区域内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以及各种有形商品在区域内部的高效流动,建设城市群区域共同市场体系;联合发展产业集群、现代服务业,形成有竞争力和带动力的产业;协调区域内部及区际之间的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区域性公共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增强区域整体竞争优势。

  (3)高级发展阶段的城市群发展调控策略。该类城市集群只有1个:成渝城市集群(包括成都平原城市带、重庆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和川中城市密集区)。该城市集群与前两类城市群有很大的不同,表现在:城市数量众多,城市人口数量巨大;在城市集群里又包含若干个次级城市群;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城市网络体系;整个城市集群的经济实力十分强大,整个城市集群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集群内各城市有着较强的经济协作分工,同时在发展中又存在着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产业结构雷同、行政区经济分割等严重的矛盾问题。

  处于高级发展阶段的城市集群发展调控策略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建立完善权威的政府组织机构,建立完善城市—区域空间管治协调机制,实施共同政策措施推动城市集群区域与城市一体化发展;对整个区域空间范围的产业发展、城市空间组织、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协调区域内部产业空间、区域性及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区域性公共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整合区域整体优势,提升整个城市集群的发展质量和竞争力;促进城市—区域空间形成更加完善的城市网络结构。

  四、西部城镇化发展的分区研究

  胡焕庸线(爱辉—腾冲线,既中国人口分布线)是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上世纪30年代提出来的,它显示了中国东西部人口分布的巨大差异。同时东西部之间、西部地区内部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和这条标注的人口分布的直线也有着相似的稠密程度分布。昆仑山系(这里主要指昆仑山脉、祁连山和阿尔金山脉)以南的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长年霜冻,土地垦殖率低,自然条件恶劣,历史上均属于地广人稀的地区,不利于城镇化的形成和发展。通过对西部城市的聚类分析和对比研究,以城市化、人口、地缘格局为主线,参照GDP、城市数量、经济发展速度、民族人文风俗等多个指标和以上两个考虑,将西部分为三个经济区域。

  其中,“西三角”是一个地跨川、陕、渝三地的复合型经济区域,是中国西部最大的经济核心区,通过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较,可见“西三角”的提出和建立是西部大开发和西部地区城镇化推进的必然过程,建立起这种连片的区域城市经济合作的开发模式,对于我国西部全面性的资源开发、经济建设、民族团结、生态重建、东西一体和国家安全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

  从中国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三大增长极发展的经验来看,单个城市孤立发展十分困难都是区域间共同发展的结果,“西三角”正是要实现内部各自产业的优势互补,整合资源,共同发展,以“西三角”为纽带,沟通西南与西北,协手打造成为中国经济的第四增长极,西部发展的龙头。

  五、城镇型建制镇、中心镇是西部小城镇发展的重点

  广大西部地区,除城关镇和非农产业比较发达的建制镇,即城镇型建制镇外,还有一类小城镇能够有效地辐射带动区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这类小城镇在众多的乡镇型建制镇中,为数较少,除城关镇外,小县中有1—2个,大县中有3—4个镇,它们位于周围几个小城镇的中心,处于几条重要的交通线交汇处,地理区位优势突出,经济力量较强,存在较合理的产业结构,第三产业相对其他乡镇更为发达,具有发展成为区域经济中心的良好前景。

  城镇型建制镇和中心镇大多处于重要交通线的交汇处,区位优势突出,或为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或具有悠久的历史,或具有良好的区域发展空间。其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明显高于一般建制镇,第三产业有一定的基础,基础设施建设较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能够带动周围一大片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型建制镇和中心镇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处于非常特殊的地位,对带动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战略中,要摒弃“乡乡建镇”的均衡发展战略,而重点和优先发展城镇型建制镇、中心镇,将其建成集几个区域中心即生产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交通中心、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和管理服务中心于一体,使其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并通过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农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责编:陈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