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发展研究》成果简介

2011年05月15日16:28

  淮海工学院晏维龙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发展研究》(批准号为04BJL003),最终成果为专著《马克思流通理论的当代视界与发展》。课题组成员有韩耀、张春法、庄尚文、何广前。

  一、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的形成历程

  从理论上看,马克思在研究社会经济运行并力图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秘密的过程中,对流通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形成流通理论。1857年8月,马克思在写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时,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角度,阐明了流通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马克思认为,“流通本身只是交换的一定要素,或者也是从交换总体上看的交换”。在最广泛的意义上,马克思将交换总体分为四种形式: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活动和能力的交换;生产过程中的产品交换;不同生产单位之间的交换;直接为消费而进行的交换。这种划分,不仅指明了广义的流通和狭义的流通的区别,而且指明了流通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特殊地位。马克思对流通的研究,实质上是对商品经济条件下流通一般的研究。在对流通的一般规定性理解的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考察了资本主义流通的特殊规定性。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初到50年代初写作的《伦敦笔记》对资本流通机制问题作了初步探讨。19世纪50年代末期,马克思首先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对资本周转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包括资本周转的本质规定性、资本周转时间、资本周转的影响、流通费用形式及其补偿、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以及资本的价值转移和补偿问题。在19世纪60年代初写作《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的深入研究,为科学的资本流通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19世纪60年代中期的《资本论》第2卷第2稿的完成标志着科学的资本流通理论的形成。

  二、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的评价与创新思路

  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19世纪到20世纪30年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社会再生产分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要素的方法,并把社会再生产分为互为媒介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马克思运用动态分析的方法,克服了四要素分析法静态分析所带来的弊病,全面把握了社会再生产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及其实现形式,揭示了生产关系发展的历史性。马克思流通理论服务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再生产理论等,其科学内核需要继承。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分工不断深化、流通发展实践日益丰富,原有的马克思流通理论相对说来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需要加以创新。

  1.流通概念创新:流通概念的层次性。

  马克思的流通概念更侧重于商流过程的分析而没有深入分析商品的实体运动即物流。与此同时,马克思的流通概念无法揭示出流通与市场的区别和联系,我们必须借助交换关系的层次,通过一定的解析方法来洞察出两者的关系。在马克思所处的历史时期,资源还没有真正构成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约束。可是,人类经济发展到今天,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影响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不再是从生产到消费的社会再生产过程,而应该是从自然到社会再到自然的闭合循环过程。马克思的流通概念更侧重于从自然到社会的正向流通过程,而忽视了废弃消费品从社会到自然的反向流通过程,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当我们考虑到反向流通过程,事实上是从“流通”的视角来看社会经济的运行。

  2.流通机制创新:流通力量的先导性。

  马克思认识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都受流通、商业制约。货币资本的循环不仅是商品生产,这种循环本身只有通过流通才能进行,它是以流通为前提的”,“资本作为建立在雇佣劳动基础上的生产,它的前提是把流通当作整个运动的必要条件和要素”。可见,马克思认识到了流通发展到一定时期必然会制约生产,但其仅仅在抽象的层次上揭示了生产和流通的关系以及商品流通的本质规定性,而没有具体研究企业以及社会的商品流通的组织方式。从当今的经济现实看,流通的先导性力量不但体现在流通在引导生产、引导消费、引导经济运行的功能,还反映在流通渠道的主导权逐渐向流通商转移。

  3.城市化与流通创新:流通产业的协调性。

  马克思说:“某一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然而,马克思流通理论没有分析城乡二元结构下商品交换和流通的复杂性。经研究发现,高效的商品流通网络所带动的城市化进程可以加速二元结构的转化。因此,从理论上探讨城市发展与流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揭示流通产业的协调性,是创新马克思流通理论必不可少的内容。

  4.信息化与流通创新:流通组织的效率性。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流通领域的技术革命。在原来机械化的基础上,商品流通的过程进一步实现了自动化,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则将流通业带入一个信息化时代。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不是信息化时代,因而他不可能全面认识到信息化条件下的流通问题,也不可能分析诸如电子商务下的流通问题和供应链联盟组织等问题。因此,信息化条件下的商品流通问题研究也构成了马克思流通理论研究的一个盲点。信息化条件下的流通创新,实质上要求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用信息技术改造商品流通过程,创新流通组织,提高整个经济的运行节奏。

  5.国际化与流通创新:流通范围的世界性。

  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就是流通国际化,分工的发展使得社会的发展向一体化方向发展,社会成员的相互依赖性逐渐强化。本来,马克思在其“六册计划”中准备研究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即流通国际化问题。遗憾的是,马克思没有完成其宏伟的计划。马克思流通理论也自然缺少对流通国际化问题的深入研究,而在国际化条件下流通企业的国际资本构成、零售业态变革、流通产业的结构调整等问题又是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不得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国际化背景下流通的相关问题,以丰富和创新马克思流通理论。

  三、新时期流通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创新性观点

  该成果在继承和梳理马克思流通理论的基本范畴和分析逻辑的基础上,运用西方经济学的有用成果,结合新时期流通发展面临的具体环境,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对流通基本理论、流通发展实践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提出了如下创新性观点:

  其一,流通概念具有多层次性。应从商品经济发展、交换关系解构与社会经济运行等角度,深化对流通概念的理解和认识。流通及其网络不仅是联系生产与消费的载体,而且是联系自然与人、个人与社会,从而自然与社会的载体,是人、社会与自然能量交换的体系。流通应该是一个闭合循环,每一个环节的交换关系的协调应该构成经济发展的目标,这一点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体现得更为明显。

  其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演化,流通的地位发生重要的变化,流通对社会经济的作用增强,社会经济由生产主导型逐渐向流通主导型转变,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趋势。流通渠道主导权逐渐向流通商转移。流通的功能不仅仅是媒介交换、分工协调、时空调节、强制均衡,而且是产品实现、效率实现和利益实现。

  其三,流通组织的演化变迁从本质上讲是为了协调分工深化条件下生产的单一性和消费需求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流通组织演化具有密度周期性以及流通组织演化的动力机制在于自然选择机制和学习机制。流通组织创新的机理在于通过流通组织变革实现最小流通费用和最大流通规模。

  其四,技术进步推动了流通的发展,促使了流通革命的发生,流通产业仅仅是“劳动密集性”产业而没有“技术密集型”特征的说法,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立足。现代商业技术的应用已经极大地促进了流通产业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则引发了一场新的流通革命,不仅带来了流通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同时也带来了流通结构、流通渠道及流通组织的根本性变革。

  其五,经济的全球化带来流通的国际化,由此带来流通的新变化:一方面出于对本国利益的考虑,政府对流通的干预增强;另一方面由于流通本身的要求,必须突破贸易保护对流通的障碍。这些变化对世界贸易和流通将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流通领域的全面开放引发的跨国零售巨头进入带来的经济安全问题应得到高度重视。
(责编:陈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