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践模式与内在逻辑

——《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践模式与内在逻辑》成果简介

2011年05月15日16:28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张建君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践模式与内在逻辑》(项目批准号为08XJL001),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课题组成员有:聂正彦、谢洪波、赵峰、刘斌等。

  一、中国经济转型的学术价值及实践意义

  中国经济转型(Economic Transformation)是指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总过程。这项研究,既是总结过去30年经济改革和转型发展的道路与经验,更是立足现有的转型成就,提出进一步的改革方向和发展思路。转型过程为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制度特征及向其转变的一般规律、体制转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制度建构和创新提供了活生生的经验观察过程,具有社会经济体制创造性转变的实践价值与经济理论开拓性创新的可能性。研究表明,中国经济转型通过微观先行、中观突破、宏观完善的转型实践,完整地体现了市场经济制度层次性的理论逻辑,形成了生动、系统的市场经济制度生成论,是转型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发现,将推动转型经济理论体系的重大创新。研究所揭示的市场经济制度层次性的理论假说,为阐释中国经济平稳转型的内在逻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深化了中外有关市场经济制度生成和变迁的一般理论认识,是具有原创意义的市场经济制度新观点和新学说。同时,“双主题阶段转换式”的模式概括,总结了中国经济转型实践模式的本质特征,为中国转型经济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概括和理论视角。

  目前,中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深化时期,通过对中国经济两次转型以及转型深化期不同改革主张的研究,形成了有关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些基本结论以及转型深化期改革的一些新共识,对中国转型深化期的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具有重大的实践参考价值。

  二、中国经济转型的主要内容及重要观点

  第一,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践特点。首先,中国经济的两次转型及历史选择。第一次是从旧中国落后的市场经济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转型,奠定了中国工业化发展的经济基础;第二次是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提升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两次转型经济,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脉络。汲取其中的经验教训,是增强改革合法性和创造性的历史前提。其次,中国经济转型绩效的国际比较。苏联经历了国家解体和转型衰退,中国则创造了转型奇迹。二者形成了如此鲜明的对比,成为全球学者普遍探讨的转型谜团。研究显示,中国务实地选择了可行的经济转型道路,才创造了“转型奇迹”,这就是中国模式的魅力所在。再次,中国经济转型道路的改革缘起、改革探索、体制突破、体制转轨和转型深化等五个发展阶段及改革特点,从改革缘起的经济增长主题,到改革探索和体制突破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引入,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确立及不断的转型深化,实践证明中国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成功的转型道路。最后,概括了中国经济两次转型的基本结论。

  第二,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践模式。首先,按照实践进程分三个时期回顾了中国经济转型研究的相关文献,认为如双轨制模式、体制外改革模式、增量改革模式、渐进模式,以及包括试验推广在内等模式概括,都存在一定的局限。其次,从转型主题、实质特征与过程描述相结合的角度来概括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践模式:“双主题阶段转换式”模式无疑是最为恰当的概括,“双主题”揭示了中国经济转型模式的实质性内容和改革主题,“阶段式转换”则描述了转型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目标、战略和改革重点阶段式推进的实践特征。再次,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践模式的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开创了一条转型经济发展的新道路,二是实现了市场经济体制认识的新突破,三是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内涵,四是开辟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崛起的新模式。最后,概括总结了中国经济转型的指导思想实践化、制度约束刚性化、改革目标阶段性演进、改革措施典型示范的实验特征、发展与改革双主题联动、地方政府率先改革、体制外改革或增量改革等模式特征。

  第三,中国经济转型的内在逻辑。首先,回顾和剖析了影响转型的各种理论观点,指出渐进模式忽略了中国经济转型的独特主题特征,不能揭示中国经济平稳转型的内在逻辑。其次,中国模式通过微观先行、中观突破、宏观完善的转型实践,完整地体现了市场经济制度层次性的理论逻辑;逻辑主线就是市场运行机制的培育,改革的重点则依次是微观层次价格机制的形成、中观层次企业制度的规范、宏观层次经济体制的完善这样三个层次,形成了生动、系统的市场经济制度生成论。再次,中国经济平稳转型的制度框架及基本层次,转型既是寻求基本制度的最佳实现形式,也是对它的改革和创新。中国的宪政架构,是中国转型经济实现平稳有序转型的基本框架。中国模式是尊重市场演进逻辑和坚持社会制度创新原则的完美结合。最后,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产权学派在产权理论方面的实质差异,认为围绕产权理论尽管形成了激烈对峙、甚至相互攻击的理论思潮。但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产权改革的确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政策调整通道,为多种所有制的发展确立了基本的理论环境。转型深化期的产权改革,要注意区分不同的产权理论及逻辑导向,要关注产权社会化发展的最新趋势,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

  第四,中国转型经济的理论创新。一是突破了把市场经济看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即私有制+自由价格机制的理论教条;二是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市场经济制度层次性的理论假说,深化了中外有关市场经济制度生成和变迁的一般理论认识,是中国转型经济的杰出理论贡献;三是通过政府体制的改革,培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合法性,增强了民众对既定政治制度或政治秩序的认同、支持和拥护,有效地实现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完善协调发展的改革新局面;四是改革和完善了中国特色党政双重结构的政治体制,只有以社会主义的法治精神,恰当地解决好党政双重结构的激励与约束、民主和监督,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结合;五是推动了中国转型经济学的范式创新,形成了转型经济的中国模式创新,转型经济理论的范式创新,社会制度整体变迁范式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范式创新;六是创造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制度,形成了世界瞩目的中国模式。

  第五,中国转型经济发展的新阶段。首先,分析了中国转型经济的改革成就与理论困惑,认为转型深化期改革所面临的诸多体制性障碍与“市场化”改革目标存在矛盾和冲突。例如,在政府职能的界定与新国企改革方面所存在的激烈争论,探讨了“网络右派”与“网络左派”在上述问题方面的不同改革主张;在改革攻坚主张与新自由主义者转型理论的关系方面,探讨了中国宏观层次体制完善的改革底线;在改革攻坚和改革反思的两种主张方面,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创新,而不能搞新自由主义改革攻坚。其次,分析了中国经济转型新阶段的改革新共识,如规范与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双主题阶段式的转型模式,进一步推动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的有机融合,中国国企现代企业制度的自主创新,通过阶段性制度调整解决现实社会难题,用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收入分配制度创新,政府调控和自由市场相结合的市场经济框架,中国全球化进程的制度创新与制度竞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发展之路,中国模式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集大成者。最后,分析了中国转型经济模式全球化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六,中国经济转型模式和改革前途。一是探讨中国发展前途的四种代表性观点,即爱尔兰人赫德(R·Hart)的预言、“中国经济崩溃论”、 雅诺什·科尔奈(Janos Kornai)的“主要趋向论”,以及“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等预言,反映了中国所处的国际境遇、转型难题、时代背景和发展前途。二是对西方转型理论框架中的激进模式和渐进模式进行理论反省,具体分析“华盛顿共识”、“后华盛顿共识”以及“北京共识”等三种转型主张,提出要避免西方转型理论的范式操纵,使21世纪真正成为中国人的世纪。三是继续推动中国转型经济的“双主题”突破,即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进一步转型升级,推动体制改革与创新的进一步大胆突破。四是中国转型模式要通过四重转型来获得崭新的发展动力和制度保证,以推动持续的经济增长与平稳发展。五是中国转型模式的制度创新问题,以及市场经济宏观层次制度建构的四对矛盾。六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不同观点及改革前途。中国经济转型的道路,既不可能回到计划经济体制,也不能走完全市场化的路子,只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道路。

  第七,金融危机的冲击与中国模式的升级。首先,在全面分析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转型经济的整体冲击的基础上,提出了金融危机对中国转型经济发展的四个启示:一要坚持并体现发展模式的中国特色;二要积极推进人民币亚洲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三要郑重对待国际金融投资问题;四要参与国际市场游戏规则的制定。其次,中国模式应对金融危机的六个转型升级对策:一是坚持市场经济中国模式的改革方向,是中国能够自立于世界市场的根本立足点;二是要全力推动中国转型经济的平稳增长,以经济增长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倍增局面的形成;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格局,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四是增强实体经济的国内产业支持,推动中国转型经济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五是加强资源全球化配置的战略选择,形成中国战略性资源储备制度;六是实现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向内源式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这将是我国经济在未来30年继续快速增长的根本保证。
(责编:陈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