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高校应勇担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重任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在京举行

2012年05月04日15:50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4月27—28日,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20周年庆典暨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在京举行。国内从事马克思主义教育和研究的专家学者及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出席了此次论坛,并围绕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研究展开了深入讨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时代要求

  与会专家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思想动力。面对当下新的历史条件和问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只有创新,才能指导人们新的实践,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秦宣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同时也面临贫富收入差距、地区发展差异等挑战,迫切需要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对此,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兰英持相同看法。她认为,除了进一步实现经济增长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外,最重要的是创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即创建一种新的文化和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亟待加强

  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扩大影响力、完善学科框架、拓展研究领域、提升解决实践的能力成为与会学者热议的话题。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向军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经过几年的努力,在“量”上已有相当规模,但在“质”上还需进一步提升,为此增强自觉、提高自信、实现自强,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需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必须探索和遵循学科发展规律”,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抗美从该视角出发,认为准确把握学科发展规律、特点、发展趋势和时代精神,确定学科发展基本思路、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保持活力和生命力的关键。

  高校要勇于担当责任

  高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院长钟明华提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有两条路径,一条是实践,即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现代化实践相结合的路径;另外一条是宣传、教育和理论研究,对此高等院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勇于担当。

  针对目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钟明华提出,在满足理论价值性与知识性有机统一的前提下,马克思主义教育应契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现实问题。

  (记者张凤娜)
(责编:秦华、陈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