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点建议
中央国家机关的党外知识分子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担负着贯彻执行中央方针路线、制定国家宏观政策和进行国家事务管理等重要工作。他们的价值取向、思想方法和工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央国家机关必须团结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努力为他们提供优良服务,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第一,加强党的领导
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关键取决于党的领导。各部门党组织应加强对机关服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指导,各部门机关党委应加强对本单位服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领导。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和改善对机关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服务,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在中央国家机关建设和任务完成中的作用。要把这项工作纳入党委的议事日程,建立健全组织体系,设置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干部或明确人员负责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的服务工作。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照顾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利益、物质利益、精神利益和社会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做到包容。党的理想和目标包括了党外知识分子的需求和愿望,例如党外知识分子的事业愿望和政治愿望;党的奋斗和建设包括了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和贡献,例如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知识优势和专业特长;单位对利益的分配要惠及党外知识分子,例如岗位安排、职务晋升、培训机会、事业条件等都要兼顾到党外知识分子;单位对分配标准和规则的制定要融入党外知识分子的特点,例如关照相对特殊的需求和诉求等。
第三,搭建工作平台
中央国家机关服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重要组织形式和实现方式是搭建凝聚人心的平台,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最大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党外知识分子通过建言献策,贡献自己的才智,发挥自己的作用。鉴于机关党外知识分子的构成相对复杂、分散的特点,建议搭建长效的富有吸引力的平台,如通过举办高级论坛、峰会等形式,吸引党外知识分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机关事务建功立业。为了增强机关党外知识分子的归属感,各个部门应创新机制,构建和谐的人才发展环境,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第四,坚持分类指导
在行政机关,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提供优良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以平等原则照顾党外知识分子的利益。人事管理关系到党外知识分子在机关的最大利益。《公务员法》规定了人事管理的基本规则,中央组织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了国家行政机关人事管理的基本制度,应保证这些法律法规的正确执行。要保证专业职称评定和课题立项的公平合理。在党外知识分子数量较多的单位的学术委员会、专业职称评定委员会、所长办公会中,应有通过正常程序产生的一定比例的党外知识分子代表参加。
第五,加强制度建设
建议依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根据中央国家机关的特殊情况,制订《中央国家机关统一战线工作条例》。通过《条例》的制订和实施,让党外知识分子工作走上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提供切实、有效的制度保障。《条例》应对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各类沟通平台的运作规则、运作程序做出明确规定。应该为党外知识分子联系会和党外知识分子活动提供较为充分的设施保障和经费保障。
(执笔人:谈宜彦、孙柏瑜)
![]() |
(责编:秦华)
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