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发言摘编(二)

2012年06月08日08:22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发挥首都优势 助推工程深入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

  八年来,在中央的领导下,北京市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

  一是学科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北京市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目前,北京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共有8大门类、28个一级学科,69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148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8个,硕士授权点15个。在市重点学科评审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实行政策倾斜,截至目前,共建有12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市级重点学科,市级财政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同时,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建设,建成了300多门市级精品课,占全市精品课程总数的30%以上。在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评选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类获奖成果共有11项。

  二是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实施“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者文库”出版计划,3年共出版科研专著18本,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推动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并提供专项经费支持。截止到2011年底,全市共建立了39个研究基地,其中中央在京高校22个,市属高校17个,进一步夯实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基础。

  三是教学科研工作队伍茁壮成长。实施“铸魂工程”,每年组织数百名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到革命老区和红色基地学习考察。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术诚信等师德师风教育,大力宣传表彰师德典型。高度重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研修工作和工程教材任课教师培训,每年组织1800名教师参加市级研修班培训;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创新团队工程,充分发挥北京市专家资源优势,通过拜师结对形式,大力推进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

  当前,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向前发展,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基本观点研究,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为主攻方向,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研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大力推动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继续按照巩固、调整、发展的原则,努力在首都高校中建设一批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推进首都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发挥更大作用。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以推进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试点为契机,制定并下发北京市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意见,召开全市专题工作会,举办专题培训班,确保高质量地开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果为重点,不断完善名师工作室、网络教学资源库、实践教学三大平台,推进落实专家学者参与一线教学相关要求,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不断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三是要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人才队伍建设。要充分利用首都人才聚集的优势,创新工作思路,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配置机制。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工作。以讲学、访学、培训、进修为载体,努力培养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青年理论骨干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集聚资源 发挥优势 创新发展

  上海市教卫工委、上海市教委

  近年来,上海教育系统坚持把工程建设纳入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充分发挥学科、人才和平台优势,有力推进了工程的深入实施。

  首先,依托阵地优势,促进思政课堂和网络课堂的相互配合。上海针对青年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充分运用工程已经取得的重要成果,紧紧依托思政课课堂主渠道,拓展网络虚拟课堂,促进党的思想理论创新成果与学生思想的“同频共振”,赢得了学生的“共鸣共识”。

  我们依托工程重点教材,结合教学实际,积极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试点。通过举办全市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月”,集中开展教学比赛、教学论坛、教学观摩、教学培训等全市性教学交流和研讨活动,形成了全市高校关注教学、钻研教学的良好氛围。

  上海还积极拓展网络理论教育“新阵地”。2007年,上海率先建成了以高校师生为主要使用对象的大学生网络互动社区——“易班”,迄今注册用户达到50万人,每天用户动态数超过1500万,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我们引导教师进驻易班,建立网络教学班,将课堂共性教学与网络个性指导相融合。许多教师还开通了思政课教师博客、微博,设立网上工作室,与学生直接对话,为学生解疑释惑,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喜爱。

  其次,发挥学科优势,促进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紧密结合。搭建协同创新平台,以重大项目为纽带,开展“集群式研究”,进一步凝聚了学术队伍,凝炼了学科方向。我们组织6所高校专家学者进行集体攻关,编写“六个为什么”学习宣传系列丛书,为教师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教学参考资料。吸收大中小学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参与教育部“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课题研究和试点工作,突破了学段之间、学科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界限,形成了协同创新优势。

  第三,集聚人才优势,促进教学水平和师德素养的有效提升。我们着力构建立体培养培训体系,引导教师不仅研究理论,更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学、研究实际。

  思政课05课程新方案实施以后,上海对全市思政课教师进行了轮训,同时建立了各门课程的教学协作组,定期开展教学研讨。积极推荐优秀思政课教师参加中宣部、教育部举办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和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示范培训班。同时组织完成本市硕士研究生教学大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任课教师的全员培训。同时还增设新教师岗前培训,使年轻教师能够接受系统的教学基本功培训。

  深入开展国情教育,促进教书和育人的紧密结合。为提高青年教师对国情的深入了解,上海每年投入近千万元,组织近800名骨干教师参加为期1个月的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骨干研修班,除邀请全国知名专家作学术报告外,还组织学员开展实地调研,引导教师深入了解社情国情,推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探索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配置机制,吸引、鼓励专家参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形成育人合力。例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整合校内外学科资源,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创造了多学科专家参与思政课教学的“项链模式”,使更多的名家大师走上了思政课讲台。同时,为一批教学特色鲜明、教学效果突出的思政课教师设立了名师工作室,依托工作室开展教师培训、组织教学研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从2009年开始,专门推出了针对中青年理论骨干的人才培养项目——“阳光计划”,每年遴选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由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研究兴趣选定研究课题,通过持续性的课题资助跟踪培养。

  

  锻炼人才 繁荣学术

  中国人民大学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坚持把完成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任务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为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工程创造良好条件。我校共有151位教师参与工程重点教材编写,59位教师担任了工程重点教材编写课题组的首席专家,众多学者承担了工程重点教材的审改工作。此外,还有多位教师主持和参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等多项课题的调查研究,10名教师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工程,20多名教师参加了中宣部、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举办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参与工程的不仅有德高望重的老一代学者,也有大批新生力量,中青年学者担任首席专家和主要撰稿人的比例已达47%。

  下一步,我们将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任务。对哲学社会科学来说,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是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在这个方面,工程系列重点教材和研究成果正在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下一步,我校将以工程成果为基础,加强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继续参与好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工作,进一步落实工程教材和成果的使用和推广,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专业人才和学术骨干的重点培养。

  第二,切实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教学与研究。近年来,我校在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教学研究方面进行一些探索,专门设立了一批“原著原典选读类”课程,组织“红船领航”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活动,鼓励学生以阅读原著、写读书笔记、参加读书会等形式研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我校率先在所有财经类专业的研究生中开设《资本论》课程,组建了全国高校唯一的《资本论》教学与研究中心,并将举办《资本论》暑期高级研修班。我们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落实中央和教育部的部署,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

  第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我校始终重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努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下一步,我们将在学科建设、课时安排、教育教学等工作中进一步贯彻落实做好工程教材的推广使用,积极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工作,大力加强任课教师的培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同时,更加支持参与工程工作的首席专家和主要成员的工作,鼓励广大教师尤其是中青年骨干教师参与工程、服务工程,作出更大的贡献。

  

  让学生爱上思想政治理论课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陈占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重要的教材保证、学科支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了正确导向和有力支持。

  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纳入工程,保证了教材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高质量的教材是保证高水平教学的前提。2005年,党中央专门研究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决定将原来的7门必修课调整为4门必修课,并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纳入工程,集中力量,统一组织教材编写工作。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每本教材都要经过一线教师专家学者的审议、教育部党组审定,然后经工程咨询委员会集中审议把关,并组织部分高校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进行反复集中修改并广泛征求意见修改后,报中央审定出版。这一系列严格的政治、学术把关和审议审改制度,确保教材达到了思想上、学术上的一流水准。因此教材投入使用后,受到了高校师生的广泛欢迎。教材出版后,还要进行多次修订,及时把中央最新精神吸收补充到教材中,保证了教材内容和形式的与时俱进。

  2010年,中央又批准了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方案,把5门新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工作纳入到工程,这是中央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出的新的重大部署。按照新方案编写的硕士研究生必修课教学大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和博士研究生必修课教学大纲《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已投入使用,其余三本选修课教材的教学大纲也将于今年秋季投入使用。在这几本教材的推动下,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必将会有一个新的发展。

  工程决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增设为一级学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科支撑。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没有直接依托的学科,学科建设和教学水平受到一定的影响。2005年,在工程的有力推动下,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的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建设的一个重大突破,它与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一起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科支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搭建了直接的学术平台。教学状况明显改善,教师队伍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明显增强。

  工程为培养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关键在教师。在工程的组织和推动下,广大教师积极参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培训、理论热点研讨和暑期国情调研等活动,学习由工程提供的参考资料和权威影像资料,开阔了理论视野,深化了对前沿重大问题的思考,增加了对基本国情的了解,这对于提高广大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大有益处。特别是,很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任了工程课题组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他们在积极做贡献的同时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在工程的指导和推动下,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逐渐认识到对重大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开始走上了以教育教学促进科学研究,以科学研究支撑教育教学的良性互动的新路子。他们努力把教育教学与学科建设结合起来,自觉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及其相互联系,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改革发展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大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赢得了青年学生的欢迎。

  

  推进学科和教材体系建设

  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 万俊人

  作为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的一项标志性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成功实施,对于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集中体现在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的重大推进上。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攻坚阶段、关键时期,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从逐步恢复、调整充实,到快速发展、全面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党中央站在时代和实践发展的高度作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战略决策,为整体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提供了充分资源和有力保障。 

  一方面,工程提供了各种资源和制度条件,广泛调动、汇聚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集中力量、全面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历史演变、学科演变的基本规律、学科知识系统的发展变化和前沿趋势,为完备各学科体系和知识创新铺垫了坚实的学术基础,提供了优越的保障。另一方面,工程的实施过程实际上也是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状况的一次全面评估,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我国哲学社会学科体系与当代国际前沿之间的差距,同时也更清晰地看到了我们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所在。这种全面评估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国际学术前沿的知识创新建立了坚实的学术平台。

  以我所参与的《伦理学》课题为例,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攻关,系统了解了国内外伦理学科近代百年来的总体发展情况,特别深入研究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实践和学科体系建构的新情况、新经验、新思想,不仅对我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学科的历史形成、现代发展、当代主题和未来前景有了较为全面的把握,而且也对工程伦理学课题研究的主要任务、基本理论问题或难题、研究目标等有了清醒科学的认识,从而有可能对《伦理学》教材的编写进行较高水平的理论整合和理论创新。比如,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准确地总结概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蕴含的道德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表述,以学理方式使它们较为充分地体现在工程《伦理学》的教材编写中。

  教材是学科体系的科学概括和严格系统的知识表述。我国创立现代大学教育制度的时间相对较短,教材的自主编写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全面振兴,哲学社会科学曾经出现过一段教材编写的繁荣时期,产生了一批教材精品。但随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新教材的编写和老教材的修订都呈现滞后乃至阙如的状态,不仅教材体系不够完备系统、缺乏权威规范,而且知识更新和知识创新严重不足。工程的实施为改变这一状况注入了空前强大的动力。首先,它为我们全面检验和评估已有的文科教材体系提供了国家规范和国家标准的大平台;其次,它实际上是集全国学术精英,全面推进和完善我国文科教材体系,是我国教材编写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大协作、大创作。事实证明,它更是我国教材编写史上的一次大发展、大收获。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不仅极大地促进和提升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而且也以教材编写的学理方式,较为全面、系统、科学地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最新暨最优成果。

  以《伦理学》为例,课题组系统梳理了国内已有的40多部《伦理学》教材和欧美、前苏联东欧的十余部代表性《伦理学》教材,不仅使我们对伦理学教材体系的总体发展和知识状况有了明确而完整的了解,也增强了我们创新发展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伦理学新思想、新观点、新表述的学术信心和理论底气。

  

  扎根国情省情 勇于改革创新

  广东省教育厅

  积极投身于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高等教育战线责无旁贷、理应肩负的一项重要任务。

  目前,我省高校中共有9人担任工程重点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有20人成为重点教材编写课题组的主要成员。省教育厅和高校通过建设平台、组建团队、资金支持、减轻其他工作任务等具体措施,全力支持工程专家的工作,解决其后顾之忧;同时,多途径筹措经费,保障工程建设经费落实到位,仅2010年度工程重点教材师资培训经费就投入了100万元。

  我们深切感到,要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创新体制机制。坚持引导高校独立设置直属学校党委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建立专项经费投入机制,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工作体系,形成了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规律要求的工作格局。

  二是加强课程教学和教师队伍建设。组织实施“名教师骨干教师培养工程”、“优秀青年教师团队培养工程”、“优质课程建设工程”和“理论素质提升工程”,培养了一大批有影响的名师、骨干教师和模范教师;我省倡导的跨省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联赛,使得一批极具潜质的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优质课程建设覆盖了全省3/5的高校,有效促进了全省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促进了教学方式方法不断创新,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模式深受大学生的欢迎。

  三是强化实践教育。坚持将实践教学内容设计课程化、实践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化、实践教育活动基地固定化,把实践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落实课时、学分和经费,初步构建起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大课堂教学格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广东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及教学的满意率不断提高,从2007年的89.2%上升到2011年的93.2%。

  我们深切感到,要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就必须深入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我们坚持组织全省高校优势力量,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重大理论问题,深入研究国家和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服务于国家和广东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我们每年发放课题指南,组织骨干人员集体攻关重大问题。高校教师成为重大问题研究任务的承担主体。仅2011年我省高校教师就承担国家级课题11项,省部级课题158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等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54篇,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下一阶段,广东高等教育战线将紧紧围绕贯彻实施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紧紧围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力支持、深入推进工程工作。

  

  在参与工程中锻炼成长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工程首席专家 韩震

  多年来,工程始终把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特别是中青年理论人才作为核心任务。我作为一名长期参与工程工作的学者,多年来更是受益匪浅、获益良多。

  工程在培养、锤炼中青年专家学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工程成立了由一大批权威专家组成的咨询委员会帮助把关。目前为止,工程已组织召开了工程集中审议会88次,很多咨询委员以病躯、高龄,坚持平均每年审看文稿约1000万字,为党的事业付出了艰辛劳动。在参加审议过程中和平时垂询请教中,咨询委员们以无比坚定的政治信念,呕心沥血的奉献精神、博大深厚的学术造诣,严谨细致的治学态度,科学求实的民主作风,为我们树立了为人为学的楷模和榜样,无不深深地感染和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工程在课题组组建上强调老中青相结合,充分发挥资深专家传帮带作用,为中青年理论骨干的健康成长创造了条件、搭建了平台。在教材编写和重大问题研究过程中,老专家们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对中青年学者予以充分信任、大力扶持培养,在学术上高标准要求,在工作任务上赋予重担。在很多重大问题的集体攻关和激烈讨论中,平等对待,鼓励有加。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下,很多中青年学者在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和重大问题研究中发挥了骨干作用,同时也产生了良好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工程把宣传文化系统实施的“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和工程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创新了理论人才队伍建设的培养机制。据了解,目前,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中,列为重点培养对象的理论人才有70多人,其中40多位是直接参加工程工作的中青年学者。把“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和工程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中央领导同志对中青年理论工作者的关怀,使中青年学者得到极大的鼓舞。现在,参与工程组织的骨干培训,已经成为广大中青年学者引以为荣的事情。

  几年来,工程每年都组织工程专家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改革开放前沿地区进行专题调研、国情考察,使学者们更加深入了解中央精神,了解了基本国情,自觉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作为学术研究的主攻方向,自觉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不仅有助于我们提高学术素养,而且进一步增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坚定性。

  总之,通过参加工程工作,深切体会到深入推进这项工程意义重大,不仅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特别是中青年学者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锻炼提高的重要平台。

(责编:秦华、陈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