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社科要闻

李长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4)

——在中国文联第九届全国委员会、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11月25日)  2011年11月28日11:1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四、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推动文艺事业全面繁荣发展

  改革创新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不竭动力。全会《决定》强调,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这就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充分认识改革创新对于繁荣发展文艺事业的极端重要性,不断增强改革创新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自觉把思想认识从不符合文化改革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和思维定势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不符合文化改革发展要求的做法和规定的限制中解放出来,从不符合文化改革发展要求的传统体制机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牢固树立遵循科学发展观要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相符合、与文化发展规律相一致的新的文化发展理念,热情支持改革,积极投身改革,勇于破解改革难题,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潮中激发创作热情,成就艺术辉煌。要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人民群众审美需求的新变化、文艺创作生产传播手段的新变革,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形式创新、传播手段创新、业态创新、科技创新,使创新始终成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强劲动力,形成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成果充分涌现的生动局面。要善于把继承和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学习借鉴国外文化创新有益成果,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不断增强文化产品的时代感和吸引力。要积极鼓励原创和现实题材创作,推出更多具有民族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富有中国气派的文艺精品,展示中国文艺的创新品格和创新风范,引领中国文艺不断推陈出新、蓬勃发展。要高度重视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在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和新业态发展中的作用,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文化创造和传播,推进文化科技创新。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总结提炼来自群众、生动鲜活的文化创新经验,推广大众文化优秀成果,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

  五、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任务。要按照全会《决定》关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部署,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姿多彩和博大精深,充分展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最新成果,充分展示中国人民改革创新、和平发展、文明进步的精神风貌和良好形象,努力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要把政府交流和民间交流结合起来,在继续推动政府主导的文化交流同时,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和文化企业在推动文化走出去中经常性、持久性的优势和作用,着力打造一批有世界影响的知名文化品牌,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努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化运作为主要方式的文化“走出去”新格局。

  广大文艺工作者是文化走出去的中坚力量。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政府主导的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努力开拓文化产业、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新渠道新途径。要遵循国际文化交流规律,适应国际文化市场需求,既充分展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内涵、体现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国外受众的思维方式、审美特点和接受习惯,努力做到“中国内涵、国际表达”,使中华文化越来越多地为国外受众所接受和喜爱。要积极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在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的过程中增强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

【1】 【2】 【3】 【4】 【5】 

   
 

(责编:秦华)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