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中國百年歷史變革中的辯証法【3】

陳先達2018年07月02日09:22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中國百年歷史變革中的辯証法

  歷史在解決老問題提出新問題中前進

  馬克思曾經說過:“世界史本身,除了通過提出新的問題來解答和處理老問題之外,沒有別的方法”。其實,中國近百年的歷史規律同樣如此。毛澤東同志在天安門正式宣布中國人民已經站起來了,解決了一個從維新變法到辛亥革命所沒有解決的老問題,解決了長期紛爭不休的中國向何處去、出路何在、是全盤西化還是中體西用的老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表明,解決中國出路問題不是維新、不是變法、不是改良,而是革命。隻有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從中國實際出發才能探求到中國的真正出路。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中國先進分子從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真理中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

  站起來后,解決了中國出路何在這個老問題,又須面對如何收拾國民黨丟下來的爛攤子,使中國很快擺脫一窮二白,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富起來,甚至強起來的新問題。這是涉及經濟、政治、文化多個領域建設的問題。這是中國站起來后的歷史發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也是全體中國人民的熱切期望。如果中國通過革命勝利只是在政治上站起來了,而不是對社會進行全面改造,開始朝富起來、強起來的方向前進,那何必革命呢?革命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經之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頭30年,是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並向社會主義建設邁進的歷史時期。從社會主義發展階段來說,它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的始初階段,必然具有任何事物在始初階段所具有的不完善性和不成熟性。“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這是規律性現象。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是在一窮二白基礎上,是在沒有自身建設經驗中摸索前行的。再加上曾經發生的“左”的錯誤,導致中國社會主義發展進入瓶頸期。其深層原因是社會主義建設實踐自身提出的新問題:人民生活貧窮是社會主義社會嗎?以階級斗爭為綱是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路線嗎?中國社會主義能在計劃經濟和單一的公有制的基礎上繼續獲得活力嗎?改革開放不是偶然的,它是在一個歷史轉折時期,對前30年存在的問題和體制性缺陷尋找新的答案,有著深刻的經濟、政治、社會和民意基礎,符合中國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邏輯。

  改革開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的偉大創舉,是中國近百年歷史的又一次重大轉折。它開辟了中國社會主義歷史發展的新局面,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和理論創新的新境界。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從政治上掃除了繼續前進的障礙,可思想往往落后於現實。從政治邏輯和思想邏輯辯証關系來說,政治格局的改變可以一夜之間實現,可思想解放更為困難。1978年關於真理標准問題的討論起到了思想大解放的作用。正是在思想解放和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恢復的基礎上,中國社會主義發展重新獲得了新動力和勃勃生機。

  從歷史邏輯來說,頭30年的成就為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前進的基礎,而其中存在的問題和體制性缺陷又成為繼續發展的障礙。這些障礙成為為什麼要改革、改革什麼,為什麼要開放、如何開放所需要解決的新問題。什麼是社會主義和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正是對前一階段存在的問題的總體性的提問,而這個提問中包含經濟、政治、思想和體制多方面豐富內涵的展開。放棄以階級斗爭為綱,轉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提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黨的基本路線﹔由計劃經濟體制逐步轉變到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由單一公有制轉變到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等等,中國經濟發展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新動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我們黨深刻認識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合乎時代潮流、順應人民意願,勇於改革開放,讓黨和人民事業始終充滿奮勇前進的強大動力。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破除阻礙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一切思想和體制障礙,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沒有改革開放,也就沒有現在的中國。我們熱烈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原因正在於此。歷史邏輯、政治邏輯、思想邏輯的統一在改革開放中得到呈現。

  富起來,是對40年改革開放成果的標志性概括。的確,改革開放使中國開始富起來,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成為世界貿易大國,成為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富起來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強起來的新階段提供了多方面的條件。如果沒有改革開放積累的財富,我們不可能在國防、教育、衛生、社會保障,以及扶貧脫困方面投入大量資金。民生是立國之本,人民生活的富裕既是社會主義的硬實力,也是軟實力,因為它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可以說,富起來使站起來站得更牢。富起來,也使強起來成為可能。經濟是基礎,是綜合國力最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改革開放成就是舉世矚目和公認的。我們用40年走過了西方主要發達國家上百年才達到的大體相當的發展水平。

  歷史發展是辯証的,隻要發展不要問題是不可能的。在站起來的階段,我們解決了民族獨立的問題,踏上了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的道路,但我們的人民生活還比較清苦,並且體制上也還存在諸多不完善之處和缺陷。這些問題,在富起來的階段通過改革開放得到較好解決。但富起來有富起來的問題,我們開始在總體上擺脫貧窮,原有體制的弊端得到調整、新體制逐步建立,社會充滿求富、奔富的活力。但在迅速發展中又積累了新的問題和新的矛盾,包括政治生態中貪污腐敗現象多發、自然生態中環境破壞嚴重、文化生態中理想和信仰的缺失、社會生態中貧富分化懸殊,等等。這些問題是埋伏在強起來之路上的隱患,必須在強國之路上得到解決。

(責編:李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