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質量維度認識現代產業體系
作為現代化經濟體系主要內容的現代產業體系,不是由各類企業、各類產業組合構成的簡單集合,而是高質量的產業體系。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建設現代產業體系,需要我們在技術水平、生產效率、經濟效益、綠色發展等方面做到全面提升,從而推動經濟實現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
在技術水平上,現代產業體系意味著創新能力要世界領先,在研發投入強度、科技論文發表量、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專利轉讓收入以及產業整體技術水平等方面居於世界前列,不僅具有強大的模仿創新、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而且具有強大的原始創新能力,在高科技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方面具有較強的國際話語權,是國際產業技術標准和規則的主要制定者,創新和科技進步而不是要素的投入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在生產效率上,現代產業體系意味著通過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產業的深度融合、提升技術水平、優化工藝流程、創新商業模式、改進企業管理等方式,達到產品質量高、投入—產出效率高,全要素生產率和勞動生產率均居於世界前列。
在經濟效益上,現代產業體系意味著通過提高技術水平、降低能耗物耗、加快資金流轉、提升品牌價值等方式,實現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攀升,顯著提高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價值,提高企業的利潤率和資本回報率。目前,我國整體上仍處於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環節,要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創新投入,不斷提高附加價值和經濟效益,從而讓人民群眾分享到更多經濟發展的成果。
在綠色發展上,現代產業體系要求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同時產業的能耗、污染、水耗以及各種污染物、溫室氣體排放強度等都處於世界領先水平。需要注意的是,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發展理念的進步和技術升級,現代產業體系對綠色發展的要求也將不斷提高。因此,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要不斷利用各種先進技術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能源轉型,促進消耗與排放指標持續下降,從而有力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從協同維度認識現代產業體系
“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意味著現代產業體系不僅具有結構和質量維度的要求,協同維度亦十分重要。現代產業體系是包含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在內的有機整體,四個方面相互影響、相互促進。
一方面,實體經濟的發展需要科技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同時實體經濟的發展壯大、轉型升級也為科技創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使科技創新能夠在產業化的過程中不斷完善。另一方面,實體經濟特別是初創企業的發展需要現代金融通過多元化的融資方式給予資金支持,而現代金融的發展也需要實體經濟為它源源不斷地造血,並依賴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的產品、裝備、服務等手段不斷創新業務和商業模式,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此外,還需要認識到,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都需要人力資源的有力支撐。建設現代產業體系要使產業與人力資源高度協同,既要充分利用人力資源優勢,又要使產業規模、水平和結構與人力資源狀況相適應,實現更充分的就業。
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世界科技創新正在引發新一輪產業變革,加速重構全球產業版圖,國際環境也出現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外部發展環境趨緊等不利因素,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尤顯緊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關鍵在於增強創新能力、提升技術水平,這就需要瞄准我國產業短板和世界科技前沿,充分利用全球資源、優化人才供給、加大研發投入、完善金融制度、激發市場活力,形成政產學研用合力,從而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