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全面深化改革 進一步彰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3】

鄧純東2018年05月31日08:14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全面深化改革 進一步彰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

  3.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 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不斷完善發展不斷彰顯優越性

  在改革發展實踐中彰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有一個正確確立改革的重點並發揮其重大牽引作用問題,以便使改革不斷向縱深挺進,使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不斷取得進展,優越性更加得到彰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探索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獲得的一個重要經驗,就是從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后促進生產力發展的根本任務出發,把改革的重點確定為從根本上改變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建立起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並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不斷完善和發展。這一重要經驗不僅使我國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也使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彰顯了舉世矚目的巨大優越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民族團結,經濟總量實現躍居世界第二的歷史性飛躍,7億人民擺脫貧困,人民生活實現從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黨和國家生機活力不斷增強,這些無不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彰顯巨大優越性的明証。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需要珍視寶貴的歷史經驗,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推動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上層建筑同經濟基礎相適應,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完善發展,不斷彰顯優越性。而且,現在制約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充分發揮的體制機制障礙不少集中在經濟領域,如市場體系不完善,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利益固化的藩籬還存在等,這表明,經濟體制改革的潛力還沒有充分釋放出來。這也要求我們必須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

  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彰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最根本的,就是要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因為,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根本表現,就是能夠允許社會生產力以舊社會所沒有的速度迅速發展,使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能夠逐步得到滿足。在這裡,我們有必要重溫鄧小平同志的這一深刻論斷,即“如果在一個很長的歷史時期內,社會主義國家生產力發展的速度比資本主義國家慢,還談什麼優越性?”事實上,也隻有通過經濟體制改革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其他各方面的體制機制改革,或者說,其他各方面的體制機制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才會有一個堅實的經濟基礎。經濟基礎不堅實,作為上層建筑的制度,其改革發展就難以順利推進。

  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主軸,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以此牽引和帶動其他領域的體制機制改革,使各方面制度改革協同推進、形成合力,而不是各自為政、分散用力﹔就是要使各方面體制機制改革朝著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一方向協同推進,同時也使各方面自身相關環節更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提出的新要求,進而使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從而激發全社會創造力和發展活力,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責編:孫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