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同志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年來,馬克思主義在世界上得到廣泛傳播。在人類思想史上,沒有一種思想理論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人類產生了如此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共產黨宣言》(以下簡稱《宣言》)作為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在世界上產生了深遠影響,對推動人類歷史進程作出了巨大貢獻。
《宣言》是當今世界傳播最廣的人文社會科學著作
《宣言》1848年2月在英國倫敦用德文發表,是馬克思、恩格斯為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共產主義者同盟撰寫的宣言書,也是全世界第一個共產黨人的綱領性文件。《宣言》雖然篇幅不長,正文僅兩萬多字,加上后來陸續發表的7篇序言約3萬字,但它在國際上的傳播極其廣泛,對人類的影響和貢獻無與倫比。
《宣言》傳遍世界各地,成為170年來傳播最廣、影響最大的人文社會科學著作。從1848年開始,《宣言》先后用德文、瑞典文、英文、俄文、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等出版。到19世紀90年代,《宣言》已經有20多種文字的譯本,130多個版本。進入20世紀后,《宣言》傳播范圍更廣,迄今已經有200多種文字的譯本,2000多個版本,傳遍世界各個國家。中國自1920年8月陳望道譯本問世以來,迄今已有至少12個獨立完整的《宣言》漢語譯本。此外,還出版了藏、維吾爾、蒙古、哈薩克、朝鮮等少數民族文字譯本以及盲文版。
近百年來,《宣言》的各種注釋讀本和研究讀本越來越多。在社會主義國家,影響較大的是1922年出版的俄文版《宣言》注釋讀本,由梁贊諾夫組織編譯。1952年出版的列昂節夫的《論〈共產黨宣言〉》是該書的研究讀本,影響也頗大。在英、美等資本主義國家,穆爾於1888年翻譯的《宣言》英文本多次再版。在意大利、日本等國家,出版了多種新版本,僅日本就有約100種版本。在英語國家,《宣言》的研究讀本很多,這些讀本中不僅有《宣言》的文本,也包括編者的評論文章或長篇導言或多篇研究文章。如1998年英文版中收入英國著名學者埃裡克·霍布斯鮑姆撰寫的導言——《論〈共產黨宣言〉》,2012年再版單行本。中國出版的《宣言》注釋讀本和研究讀本,均為世界之最。
今天,《宣言》不僅是世界各國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必讀的經典,也成為全人類最重要的精神財富。2013年,《宣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名錄》。這與《宣言》的巨大影響及其給世界人民帶來的福祉密切相關。
《宣言》深刻影響人類歷史進程
以《宣言》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深入推動國際工人運動,極大地改變了人類命運。《宣言》自問世之日起,就顯示出強大威力。它直接指導了當時的國際工人運動,后來又指導了由馬克思親自領導的世界性工人組織“第一國際”和恩格斯領導的“第二國際”﹔深刻影響了嘗試建立無產階級新型國家政權的“巴黎公社”革命﹔推動產生了世界上一大批工人政黨。正是在《宣言》的指導和影響下,國際工人運動風起雲涌,迫使資本主義國家不得不進行一定程度的社會改革。由此,西方發達國家從19世紀晚期開始逐步建立社會福利制度,包括工人的醫療保障、失業保險、退休金制度等,使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例如,8小時工作制和“五一”國際勞動節的確立,就是“第一國際”和“第二國際”斗爭的重要成果。今天,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福利體系越來越完善,社會主義因素越來越多。這不是資本主義制度的產物,也不是資本家發善心的結果,而是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成果,是人類文明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積極爭取自己權利的社會成果。
以《宣言》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推動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開創了人類歷史發展的新紀元。習近平同志指出:“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取得勝利,社會主義從理論變為現實,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世界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一大批社會主義國家誕生,進一步改變了世界格局。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使得幾千年來佔統治地位的剝削制度第一次在部分國家被消滅,勞動人民第一次成為國家的主人,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社會主義制度的出現,使得人類在歷史上第一次能夠自覺推動社會歷史前進,自覺規劃和建設自己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克服了以往人類社會自發演進的弊病,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