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紀念真理標准討論40周年

改革開放無止境 解放思想無止境

鐘哲2018年05月14日09:20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原標題:改革開放無止境 解放思想無止境

1978年5月11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在《光明日報》以特約評論員名義公開發表,在全黨全國范圍內引發了一場關於真理標准問題的大討論,帶來了我們黨和民族的新的偉大覺醒,孕育了實踐和理論的偉大創造。40年來,解放思想和改革開放相互激蕩,觀念創新和實踐探索相互促進,書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壯麗篇章。

在紀念真理標准問題討論40周年之際,我們更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其歷史意義和現實啟示。站在新時代的歷史方位,我們需要更加自覺地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定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信心和決心,以更加昂揚的姿態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康庄大道。

偉大歷史轉折的思想先導

40年前的中國正處在一個重大的歷史關頭。經歷過曲折和挫折之后,人心思變、百業待舉。一個歷史課題擺在人們面前:中國究竟該向何處去?

找到正確的發展道路,首先必須實現思想路線上的撥亂反正。恢復和發揚黨的實事求是的優良作風,正確認識與把握理論和實踐關系的呼聲在黨內外日益高漲。《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一文,重新闡明了檢驗真理的標准隻能是社會實踐,理論和實踐的統一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原則。

一石激起千層浪。文章一經發表,在廣大干部群眾中引發強烈反響,一時間真理標准討論成為人們日常的熱門話題。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景源回憶到,當時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組織編寫的普及性手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印數多達2000多萬冊,集中刊發真理標准討論文章的《哲學研究》訂閱數也達到破紀錄的230多萬份。“不僅是學者,普通哲學愛好者和群眾也紛紛訂閱,這充分說明廣大人民群眾對真理標准討論的關注,對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贊同。”

解放思想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勢。中共中央黨校教授韓慶祥盡管當時還是一名在校大學生,也被真理標准討論的社會氛圍所感染,積極撰寫文章參與其中。他預感到,這場轟轟烈烈的大討論必將產生深遠的歷史影響。“真理標准討論打破了教條主義和狹隘經驗主義的束縛,為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奠定了理論基礎”。

正是在這場大討論中,黨內外思想日益活躍,出現了努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的生動景象。以此為基礎,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當代中國發展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征程。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教授賀來認為,真理標准討論以現實的、活生生的實踐活動為切入點,消解了抽象教條對現實生活的桎梏,使人們回到現實生活的根基,立足於中國人的現實生活,去尋求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道路。“真理標准討論以一種哲學的方式掀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大幕,成為影響和改變社會進程的經典范例”。

(責編:孫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