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紀念真理標准討論40周年

改革開放無止境 解放思想無止境【2】

鐘哲2018年05月14日09:20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原標題:改革開放無止境 解放思想無止境

內容摘要:1978年 5月 11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在《光明日報》以特約評論員名義公開發表,在全黨全國范圍內引發了一場關於真理標准問題的大討論,帶來了我們黨和民族的新的偉大覺醒,孕育了實踐和理論的偉大創造。40年來,解放思想和改革開放相互激蕩,觀念創新和實踐探索相互促進,書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壯麗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一文,重新闡明了檢驗真理的標准隻能是社會實踐,理論和實踐的統一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原則。賀來認為,真理標准討論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提供了最重要的切入點,那就是不應該教條地理解馬克思主義,而應該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社會實踐結合起來,使馬克思主義成為內在於中國人的現實生活並推動中國現實生活躍遷的價值理想和思想力量。

關鍵詞:實踐;改革開放;解放思想;馬克思主義;真理標准討論

作者簡介:

催生實踐和理論的偉大創造

在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的進程中,真理標准討論不斷激蕩起歷史的悠遠回響。40年來,實踐上的每一次創造、理論上的每一次突破、事業上的每一次進步,無不閃耀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的光輝。

真理標准討論的深遠意義,在於為我們黨在改革開放中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崔唯航認為,改革開放是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循,也不能從書本上找到現成答案,隻能在實踐探索中開拓前進。如果不解放思想、不實事求是,必將故步自封、舉步維艱,打不開思路、找不到出路。改革開放40年的歷史進程,就是不斷以實踐標准檢驗真理的過程。正是由於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於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於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才不斷開創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

真理標准討論的深遠意義,在於使中國共產黨在改革開放40年中堅持解放思想,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寶貴經驗。韓慶祥舉例說,不能犯落后或超越歷史階段的錯誤,必須始終立足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必須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自覺用黨的創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真理標准討論的深遠意義,在於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在李景源看來,真理標准討論實際上是與如何樹立科學的馬克思主義觀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當時的歷史條件與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時代相比,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變化了的條件下如何認識、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在此前的一段時期內沒有得到清晰回答。有關按勞分配、物質利益、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等一系列問題的認識,一度背離了真正的馬克思主義。真理標准討論把人們的思想從以往人為設置的精神枷鎖中解放出來,推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向前發展。

賀來認為,真理標准討論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提供了最重要的切入點,那就是不應該教條地理解馬克思主義,而應該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社會實踐結合起來,使馬克思主義成為內在於中國人的現實生活並推動中國現實生活躍遷的價值理想和思想力量。

(責編:孫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