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如何認識和破解新時代職業教育的主要矛盾

應若平2018年05月10日09:01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如何認識和破解新時代職業教育的主要矛盾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職業教育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進入了新時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如何認識新時代職業教育的主要矛盾,進而不斷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做出新的貢獻,是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必須著力解決的根本問題。

  新時代職業教育矛盾轉化呈現新特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同樣,職業教育的主要矛盾也在發生變化,表現為人民群眾和經濟社會對優質職業教育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進入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對職業教育結構和質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經濟社會發展更加需要優質、多層、多樣的職業教育。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職業教育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十分突出。發展不平衡主要表現在,供需結構不平衡,教育供給結構與就業需求結構不匹配,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能力不足,就業市場技術技能人才供需結構性矛盾突出﹔區域發展不平衡,東部、中部、西部職業教育發展存在較大差距,城市職業教育與農村職業教育發展不平衡﹔院校發展不平衡,國家示范(骨干)高職院校、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等走在了發展的前列,仍有少數院校發展嚴重滯后。不充分主要表現在,產教融合不充分,校企合作育人仍然處於勞務訂單的初級階段,亟待提升到深度融合階段,職業院校技術創新能力不足,難以支撐產業升級﹔體系構建不充分,教育立交橋尚未完全建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尚不健全﹔保障不充分,職業教育在經費投入、教師隊伍和實習實訓等條件不能充分保障,與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相配套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健全,已有的政策尚未完全落實到位。

(責編:孫爽、任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