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進一步打造社會治理新格局的關鍵環節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是一個復雜系統工程,需要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發力,並且形成合力。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關鍵要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加強社會治理制度建設。最根本的,是要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通過健全相關制度體系,使黨的領導真正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體系的鮮明特征和根本保証。要充分發揮各級黨委在社會治理中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作用,強化各級政府抓好社會治理的責任制,發揮好各級政府公共服務、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等職責。同時,要引導和推動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治理,努力形成社會治理人人參與、人人盡責的良好局面。進一步創新社會治理思路,鼓勵和引導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社會治理。還要強化法治,充分發揮法治對社會治理的引領、規范和保障作用。總之,要通過不斷加強制度建設,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
加強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機制建設。目前,我國改革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和諧因素,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相互交織疊加。在這種情況下,要完善社會矛盾排查預警機制,努力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處置。特別要運用大數據技術、信息化手段,建立社會矛盾排查預警指標體系,匯聚整合各領域矛盾信息,運用數據分析模型,關聯發掘重大熱點難點問題和矛盾隱患,提高對各類社會矛盾的發現預警能力,形成集信息共享、部門聯動、綜合研判、跟蹤督辦、應急處置於一體的工作體系,及時排除、預警、化解、處置各類矛盾風險。還要完善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矛盾。
加強公共安全體系建設。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公共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某種意義上講,公共安全是最大的民生。這就要求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改革完善安全生產管理、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要健全公共安全體系,加強預測預警預防,建立生產安全事故風險防控體系。要加大投入,不斷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要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要健全國家安全體系,推動全社會形成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合力。
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隨著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的持續推進,我國社會治安形勢出現了新情況新特點。必須深入推進平安中國建設,嚴密防范和堅決打擊暴力恐怖活動,依法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懲治盜搶騙黃賭毒等違法犯罪活動,整治電信網絡詐騙、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網絡傳銷等突出問題,切實保護人民的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
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加強社會心理服務,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是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任務,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方面。針對現代社會容易產生的各種情感、心理、精神性疾患,必須高度重視開展心理疏導、心理干預等手段,培訓心理知識,指導心理健康,調節社會情緒,構筑社會心理防線,有效維護社會穩定。同時,要切實找准解決我國現實存在的社會心理問題之突破口,依托專業團體和專業人士,搭建社會心理綜治工作平台,建設和完善社會心理服務、疏導、危機干預機制,不斷提高社會心理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要不斷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特別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企業、農村、機關、學校、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要發揮社區社會組織的能動作用,不斷健全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大力推進誠信建設和志願服務制度化。努力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要深化拓展網格化管理,盡可能把資源、服務、管理放到基層,使基層有能力更好地為群眾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務和管理,夯實社會治理的基石。
加強和改善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才能夠為打造新時代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提供根本保証。要加強黨的政治領導,確保社會治理沿著正確方向前進﹔要加強黨的思想領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社會共識,夯實社會治理的思想基礎﹔要加強黨的組織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要加強黨的干部隊伍建設,提高群眾工作水平﹔要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持之以恆正風肅紀,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創造良好的政治環境和社會環境。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全面增強執政本領”“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完全可以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國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一定會不斷取得新成效,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必將不斷完善並發揮更大的作用。
(作者:魏禮群,系國務院研究室原主任、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社會管理研究院院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