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性別失衡的社會風險研究:基於社會轉型背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8月第1版)
性別失衡問題已對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巨大挑戰。該書在性別失衡與社會轉型的雙重背景下,系統地研究了中國人口性別結構與社會公共安全系統之間的深層交互關系﹔在辨識性別結構失衡與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的因果關系的基礎上,系統梳理了人口性別結構失衡所可能引發的社會風險和失范﹔分析和闡釋了性別失衡下各種風險與社會轉型風險如何在互動、傳導中實現風險放大的機制﹔探討了性別失衡下社會風險及其放大的治理對策,這將對政府清晰的認定性別失衡引發的各種潛在社會風險,尋求積極的風險預防和治理提供借鑒。
作者劉慧君,西安交通大學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人口轉型與危機管理、健康風險與公共政策分析。已出版《中國農村艾滋病性傳播:性別角色與風險行為》等專著。
6.《不忘過去 著眼未來——蘇聯1932-1933年飢荒問題與當代烏俄兩國關系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
烏克蘭和俄羅斯兩國有著300多年的合並歷史,兩國之間存在著緊密而又復雜的關系。該書以1932-1933年的蘇聯大飢荒為切入點,詳細闡述了其發生的原因、范圍,造成的社會后果和歷史教訓,並以此為視角對當代烏俄兩國關系的影響做了系統的論述和梳理,從而清晰、完整、立體、真實地勾勒出了這一事件的全貌及圍繞這一事件所展開的各種政治博弈,既讓人對烏俄間的歷史舊賬和現實糾葛一目了然,又有助於人們對西方與俄羅斯在烏克蘭未來發展中所起的作用作出客觀的判斷。
作者李燕,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馬克思主義世界政治經濟理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