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当代英美关于马克思主义与道德关系的论争研究

2024年01月18日09:50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辽宁大学吕梁山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英美关于马克思主义与道德关系的论争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4BKS071),最终成果为论文集《当代英美关于马克思主义与道德关系论争研究》及译著《马克思与道德》。课题组成员有:郝淑华、田世锭、刘立东、王延辉、姜庆丹、董凡铭。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该成果通过深入研究和剖析尼尔森、伍德、佩弗等人对马克思主义与道德关系的探讨以及对马克思道德理论所涉及的道德相对主义、非道德论、意识形态等问题的澄清和辩护,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逻辑内涵,为我们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和方法,更为我们广大学者研究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出发点和研究课题。与此同时,研究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能够使我们注意到与道德哲学相关联的社会正义、平等、自由以及自我实现等问题并且对其进行研究,这就更加扩展和丰富了我们的研究领域。

该成果为实现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提供了方法论的借鉴,同时也对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解决一些社会现实问题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面对当今社会,我们所面临的许多棘手问题,例如由道德价值本体的丧失而引发的社会伦理的失衡越发严重,道德失范和道德相对主义泛滥;诚信、公平的缺失也让道德底线失存等,都使得全社会面临着严峻的道德危机。该成果为解决这些由道德丧失引发的社会失衡问题提供了积极的方法论指导和支持。通过对国外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深入研究,挖掘出一种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的具有普遍必然性的道德标准,并且能够经得起社会现实考验的普遍真理,把这个作为我们社会实践的准则。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

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英美等传统上的英语国家围绕马克思主义与道德关系上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展开了一场争论,这场争论主要是通过澄清马克思主义道德的许多核心问题而展开的。本课题针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争论中的代表性观点予以梳理,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问题做出全面的澄清和辩护,从而深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道德,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总体上,本课题所梳理、澄清并论述的争论论题主要有以下几项。

1.关于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的基础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围绕以科学还是以道德作为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的立论基础的争论长期持续。这一论题亦是哲学界长期以来针对事实性描述与价值性评价,即实然与应然关系问题争论的延续。一些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接受这种以“事实与价值二元论”为出发点来阐述事实与价值的关系以及道德的自主性,认为真正的科学必须是价值无涉的,即我们永远无法从陈述语气的前提下得出祈使语气所得出的结论。有学者认为,一些社会主义者过于抬高价值观问题而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社会主义政治理论提升为科学的努力,社会主义运动的成败与否也取决于工人阶级对社会的客观理解。而马克思坚决反对任何把社会主义建立在道德价值基础上,因此,没有必要且实际上不应该试图申明一套独有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或者试图构建一种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而是应该发展一种内在一致的基于科学的社会理论。本项目研究认为,从马克思主义立场看,实然和应然不存在任何明确的、一成不变的界限,把社会科学看作价值无涉的来思考是一种对社会科学的扭曲,完全没有理解马克思著作中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马克思作为一位伟大的批判者,其科学性和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必须用辩证法来理解和把握。换言之,科学揭示与价值评价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是辩证统一的。

2.关于马克思主义道德与意识形态问题

过去一个世纪,关于马克思主义、道德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常常引起探讨和激烈的争论。争论双方的关键在于:马克思把道德看作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意识形态是产生于阶级社会的特有现象,特定的阶级尤其是统治阶级通过提出并灌输一种虚假的或歪曲的思想观念,通过以一种误导的方式改变或掩盖某种事实来服务于自己特定的阶级利益,却把这种思想观念说成是服务于所有人的利益。而道德是一种意识形态,所以马克思反对一切道德。然而,我们同样发现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充满着对资本主义的道德批判。这似乎存在逻辑矛盾。因此,马克思主义道德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题。对于这个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探讨,彻底澄清马克思主义道德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从而确立马克思主义与道德之间的融贯性乃至确立一种特定的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对于我国社会坚定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针对这种基于意识形态论的马克思主义非道德论,有多位学者提出见解。如罗德尼·佩弗以区分意识形态的总体性概念和非总体性概念来为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辩护;道格拉斯·凯尔纳认为,学界围绕马克思主义道德与意识形态关系争论的原因是学者们忽视了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一个整体,它是“事实”与“价值”、道德与科学的辩证结合。

本文通过深入研究,明确了并非阶级社会所有的思想观念都是代表特定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澄清颠倒性、蒙蔽性和欺骗性并非是意识形态的根本特征,只是那些用以掩盖社会矛盾的意识形态才是颠倒性、蒙蔽性和欺骗性的。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并非所有的意识形态都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还存在被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特别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无产阶级的观念能够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所造成的对世界的扭曲模糊予以澄清,揭示那些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看起来永恒的社会关系,本质上是历史的、暂时的,可以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来废除并建立新的生产方式。这一观点最终形成论文《马克思的道德与意识形态关系探考》。

3.关于马克思主义非道德论问题

我们可以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找到大量对道德观念加以蔑视的词句,一些学者据此认为马克思是非道德论者。例如,伍德认为马克思的非道德论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相符合的,一旦接受历史唯物主义,就会得出非道德论的结论。因为,历史唯物主义不是把社会秩序作为一种精神形式来构想而是作为一种交往或生产方式来构想。作为一位著名的马克思学家,伍德的观点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因此这种马克思主义非道德论的观点必须予以澄清,否则就会影响到人们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正确理解。本课题研究认为,对伍德的观点并不能简单地反对,澄清这个问题必须要放到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大背景中才能正确解决。马克思所揭露的资本主义的道德堕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本身的不合理性、与生产力发展存在根本矛盾对立的结果。因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不是建立在道德批判的基础上,而是基于唯物史观和劳动价值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科学分析。马克思固然对资本主义制度做了大量的道德谴责,但在他看来,重要的是使工人阶级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利益同资产阶级的利益的对立,而不是向工人阶级灌输那种直接针对资产阶级的道德谴责。任何思想观念的构建都受到现存社会阶级关系的影响,不可能完全在思想中超出一个人所处的时代。马克思正是在反对把抽象的道德原则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的指导原则的意义上是非道德论者。因此,马克思不是反对道德本身,而是反对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把道德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的基础。这一观点最终形成论文《辨析与辩护——马克思主义“非道德论”探考》并发表。

4.关于马克思的正义观问题

在关于马克思与道德的分析著述中,对正义的探讨毫无意外地占有很大的篇幅。1972年,艾伦·W伍德发表的《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在学界产生极大影响,他通过对马克思的《资本论》等文本的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在马克思看来,占有剩余价值是正义的,或者至少不是不正义的。这种观点后被称为伍德命题或塔克-伍德命题,即“马克思并不认为资本主义是不正义的”。这种观点在学界产生很大影响,进而围绕马克思的正义观展开探讨。例如,杰弗里·H莱曼力图将马克思的理论与罗尔斯的正义观“合作”来构建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正义理论。他认为,马克思和罗尔斯都致力于消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病状。马克思理论和罗尔斯正义论之间存在一种“合作”的可能性。他通过两个步骤来论证这种“合作”的可能性。第一个步骤是力图消除学界存在的对马克思正义思想和共产主义思想及罗尔斯正义论的误解。在此基础上勾勒出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基本形态。莱曼认为马克思正义思想必须包含三个特点:承载人类社会对正义要求的一种真正的物质性倾向;必须涉及生产结构;具有历史维度。而罗尔斯的方法都满足这三个特点,因此展现了与马克思正义思想结合的可能。

加里·杨对马克思使用正义概念所指代的不同内容做了区分。他强调,在马克思那里,资本主义的交换过程,特别是劳动力作为商品的买卖环节与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是两个不同的过程,马克思在上述段落中谈到工人时,只是谈论他们作为劳动力所有者和出卖者的角色,而不是作为生产过程中的一个要素。因为在劳动力卖者的角色中,工人是以法律上自由人的身份与资本家平等地讨价还价,以工资的形式得到了他们出卖劳动力的价值,所以工人受到了“公平的”对待。而在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生产阶段则完全是“资本本身的活的组成部分”,是资本家获取利润即剩余价值的工具,工人处于受剥削的从属地位,其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所无偿占有。这一过程被马克思称为“盗窃”或“剥取”,因此,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即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过程是不正义的。

该成果通过对上述基本内容的剖析来揭示马克思道德观的实质内涵,启发我们辩证地看待马克思主义的非道德论、意识形态和正义等问题,消除对马克思主义道德所产生的误解。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找到了新的理论视阈和突破口。本成果可以为深化马克思主义道德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范式和知识资源,并为揭示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研究的当代价值即对于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思路上和内容上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责编:皮博、黄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