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桐城派与清代书院研究

2022年01月20日08:37

安徽大学江小角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桐城派与清代书院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1BZW071),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课题组成员有:方宁胜、朱杨、张秀玉。

一 成果的主要内容

桐城派随着清代书院的兴盛而兴起,随着书院教育的废止而衰微。该成果以桐城派开创、兴盛、衰落三个阶段代表作家的书院讲学经历为主要考察对象,揭示书院教育与桐城派传衍兴衰的内在联系。具体而言,一是以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为据,系统梳理各时期桐城派作家的书院讲学活动,探讨他们从事书院教育的动因以及与其文学创作、治学路径之间的关系;二是全面展示桐城派代表作家从事书院教育活动的历史情境,如书院创建、课程选择、教学组织、教育模式、教学成就、深远影响等;三是通过对桐城派作家的地理分布及其背景因素分析,揭示桐城派文风、学风流布所及与各地接纳或排拒之历史轨迹;四是深入分析书院教育在桐城派文统建构、桐城派传衍兴衰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五是探讨桐城派末期作家在晚清教育转型、西学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

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概述清代书院发展演变和桐城派发展脉络;简述桐城派传衍与书院教育的关系。一方面桐城派以各地书院为平台,培养生徒,选编古文、时文读本,传播文论思想和创作方法,与地方文士交游,扩大影响。可见,书院教育是桐城派承传有序、持续发展、影响深远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桐城派名家讲席书院,促进地方文教发展、人才培养和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特别是姚鼐主讲的钟山书院,张裕钊、吴汝纶主讲的莲池书院等,成为具有区域乃至全国影响的学术文化中心。

第二章,阐述桐城派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等人的讲学与主讲书院的成就及影响。方苞的主要教学形式是私塾授徒,而至刘大櫆讲席徽州书院时,桐城派作家培养生徒的形式与平台,完成了由私塾授徒向书院讲学的重要转变。姚鼐中年辞官任教,主讲书院四十年,是他个人最重要、最精彩、最辉煌、最富有成就的时期,也是桐城派正式树旗立派、影响力迅速上升、学派群体形成壮大的关键时期。方、刘、姚被后世尊称为“桐城派三祖”,他们在清代教育与书院发展史上也留下了辉煌的篇章。

第三章,通过对姚鼐弟子梅曾亮、方东树、姚椿、姚莹等姚门弟子主讲书院的考察,揭示他们在不同的人生际遇中,都秉持兴教情怀。京城为官近二十年的梅曾亮,台海抗英的姚莹,科场失意、奔波各地的方东树,辞官从教的姚椿等,他们或讲学书院,或主持书院,或兴修书院,体现不忘教育的初衷。这一时期,桐城派书院教育活动地域范围扩大,持续时间较长,成为桐城派鼎盛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一些名家书院活动出现多层化趋向,除那些全国性影响的书院外,省、府、州、县级书院,都有桐城派作家主讲、讲学的足迹。也正是伴随书院活动的扩展,桐城派的传衍、发展,在嘉庆、道光时期,走向了辉煌与鼎盛。

第四章,通过对朱仕琇主讲书院的个案分析,总结朱仕琇的古文理念、创作实践及在福州鳌峰书院的讲学之功,探讨他对闽赣区域古文创作之风的形成以及桐城派流衍所起的作用。通过这一个案研究,展现桐城派鼎盛阶段在各地传衍的路径、方法与特点。

第五章,考察吕璜在广西的书院讲学,揭示桐城派在西南地区形成岭西五大家的主要原因。吕璜通过主讲广西各地书院来培养生徒,传播文论,创作古文,并形成声势———岭西五大家的出现。正因为岭西书院教育的成功,才有此后人才辈涌、科举鼎盛的宏大景象。

第六章,重点考察桐城派中兴时期,两位代表作家主讲书院的成就与影响。一是简述戴钧衡创办桐乡书院的历程,分析桐乡书院在道光年间对当时全国书院教育产生的积极影响;二是考察方宗诚书院讲学及枣强兴教的经历,探究他在咸丰、光绪年间培养人才以及在北方传播桐城派文论的积极贡献。戴钧衡、方宗诚创办书院、支持书院发展的实践,同样体现出这一时期桐城派名家的兴教情怀。

第七章,探析桐城派中兴盟主曾国藩的书院实践与思想。我们从曾国藩与湖南、安徽、江苏以及直隶莲池书院的关系出发,梳理曾国藩在书院教育、书院建设与管理、经费筹措、山长选聘等方面的举措与理念,分析在晚清变局时代,身为封疆大吏的曾国藩对书院及清代教育的思考与重视,彰显桐城派对晚清教育转型、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第八章,主要探讨晚期桐城派发展的重要基地———莲池书院。张裕钊、吴汝纶两位名家在莲池书院前后主讲长达二十年之久,对莲池书院发展及北方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吴汝纶意识到向西方学习的重要性,极力传播西学,宣传进化论思想,强调教育革新,成为近代教育转型的弄潮儿。

第九章,阐述传统书院教育随着科举废止而骤然转型的历史过程,分析晚期桐城派名家在这一转型中的态度与作用。面对近代学堂的建立和教育的转型,晚期桐城派名家如姚永朴、姚永概、马其昶、林纾等也在学堂任教,并见证北京大学的变革与发展。桐城派作家离开北京大学,导致传衍阵地丧失,但他们提倡国学、坚守传统的精神与追求,值得后世思考。总而言之,桐城派重视书院教育、编纂古文选本、传承古文法则、极力培养人才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然而,晚期桐城派思想趋于保守,加之书院教育与学校育才的不兼容性,古文对“高雅”的追求与学堂对“普及”的要求之间形成内在矛盾性,晚期桐城派名家看到面向大众普及教育的必要性,古文从内容到境界的深奥性都与普及教育的通俗性相矛盾。这种矛盾共生于桐城派晚期发展之中,始终难以解决,桐城派式微也成为必然。这也给后世留下了诸多思考。

二 成果的突出特色与主要建树

第一,全景式展现桐城派在二百余年发展历程中,文派发展与书院教育的互动关系。该成果从课题研究需要出发,不局限于有清一代及书院,将视野进一步延伸至民国与近代学堂,旨在揭示桐城派与传统教育、桐城派与近代教育的关系,堪称是新的突破与发展。第二,全面阐述桐城派发展与人才培养之间的互动关系。该成果认为桐城派重视文教事业、坚守教育阵地、编纂各种文选、鼓励奖掖生徒、思想与时俱进是其成功的重要法宝。在反思桐城派式微时,该成果认为思想趋于保守性、书院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兼容性、古文对“高雅”的追求与学堂对“普及”的要求之间形成的内在矛盾性等,是其衰微的重要因素。保守性、不兼容性与内在矛盾性,都是从教育自身发展的角度提出来的,从而修正“清代书院仅为应举之地”的已有观点。桐城派名家主讲的书院,虽然也以应举为主,但他们力图转变学风,拓展教学内容,并且以书院为中心广泛开展交游活动,这使书院不仅具有学术性,而且体现出文化上的普及作用。特别是晚期的桐城派代表作家张裕钊、吴汝纶主讲莲池书院,附设外文学堂,广搜译书,是传统书院教育转型的典型案例。第三,进一步拓宽利用文献史料的视野。课题组以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整理项目“桐城派名家文集”为依托,广泛搜集书院课艺、方志、名家未刊稿等资料,这些新资料的运用,为准确、科学地开展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文献基础。第四,增加了有关清代书院的附录材料。一是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搜集、汇编桐城派名家论书院教育的文章近百篇,拟将单独出版。二是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桐城派主讲书院情况用列表形式展现,使读者一目了然。在制作《桐城派名家主讲书院表》时,增补了名家的科名、著述,纠正前人研究成果中的讹误。

三 成果的价值

第一,有助于学界进一步深化认识“桐城派”;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清代书院史、近代教育史,特别是传统书院转型与废止、近代学堂兴起与发展等问题。第二,桐城派的“兴”与“亡”无疑是桐城派研究中的重大问题,学界从不同角度对此都有回答。该成果以书院教育为主线,从“兴”、“亡”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拓展了新的领域。第三,课题组运用大量名家文集、手稿、未刊稿和书院课艺、方志等史料,注重同时期其他学人对桐城派的评价,力求还原历史面貌。在史料的选择与使用上,审辨慎用,力求恰如其分地反映史实,为客观评价提供史料支撑。第四,通过对桐城派作家书院教育活动的考察,可为当代教育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或借鉴。

(责编:王小林、黄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