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打造公益开放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数据库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负责人答记者问

2013年07月17日08:19来源:光明日报

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国家社科基金于2012年资助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建设(以下简称“学术期刊数据库建设”),受到社科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7月16日,数据库已正式上线运行,本报记者就学术期刊数据库建设的有关情况专门采访了全国社科规划办负责人(以下简称“负责人”)。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上线仪式在京举行。图为大会现场。

>>进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记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建设作为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社科界期刊界对此非常感兴趣,但了解不够,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学术期刊数据库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负责人:数据库是支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是促进学术资源共享的重要平台,社科界对数据库建设充满期待。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信息化建设、十八大关于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精神,我们创新资助模式,把事关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的基础建设作为重要资助方向,立项资助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建设。建设学术期刊数据库,就是要整合全国社科研究学术期刊数据资源,提高学术期刊使用效益,推进学术资源的公益使用、开放共享,提升哲学社会科学信息化水平,更好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切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中国社科院在组织领导、机构设置、技术力量和经费保障等方面有较大优势,具有建设类似数据平台的前期经验,具备较好的数据库建设基础条件。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我办委托中国社科院作为学术期刊数据库建设的责任单位,具体工作由该院调查与数据信息中心承担。

记者:资助学术期刊数据库建设的确是一项意义重大的举措。那么,学术期刊数据库建设的目标是什么?有什么总体思路?

负责人:学术期刊数据库建设的基本目标,分为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短期目标是,用两年时间,完成学术期刊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并启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数据库建设的其他工程;长远目标是,在“十二五”规划末期,初步建成一个国家级、开放型、公益性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数据平台(包含期刊在内的学术资源数据),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学术期刊数据库建设的总体思路是,着眼于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础建设,有效整合哲学社会科学精品期刊数据资源,实现资源公益使用、开放共享;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地实施项目,确保取得高质量成果;不断完善数据库的功能和服务,切实加强数据库的更新维护、安全管理和信息分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高端、准确、便利的学术数据资源,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记者:学术期刊数据库建设自立项以来都做了哪些工作,目前进展情况如何?

负责人:2012年3月立项以来,数据库承建单位做了大量扎实深入、艰苦细致的工作。一是认真开展数据库建设的总体规划与顶层设计;二是积极推动数据库的标准化建设;三是扎实推进数据资源整合与加工;四是加快进行数据库信息系统建设;五是深入开展数据库需求调研和对比分析;六是建立健全数据库建设的规章制度。

数据库建设过程中,我们得到了社科界和期刊界的大力协助和积极配合,截至7月10日,与425家学术期刊社签署了合作协议,并与数十家科研机构进行了深入交流。经过各方面一年多的共同努力,学术期刊数据库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已于7月16日正式上线运行。

记者:下一阶段,对学术期刊数据库建设有什么设想?

负责人:根据目前的工作进展,接下来,我们将按照既定工作目标和思路,始终坚持高水平管理,坚持数据库的公益性和开放性,坚持勤俭节约,把责任意识、精品意识贯穿于工作始终,为社科界期刊界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继续强化数据库的功能和服务,提高学术期刊和学术成果入库率,为建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数据库打好基础,积极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二是切实加强数据库的运维管理,提高运维工作的水平和效率,确保数据库安全运行、万无一失。三是不断拓展与国内外学术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宣传推广数据库,把数据库打造成社科界期刊界专家学者的成果展示平台,打造成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强劲助推器,推动优秀学术成果更快走向世界。(记者 张 雁)

 

7月16日,中国社科院调查与数据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在对学术资料进行整理录入。杨光 摄

7月16日,中国社科院调查与数据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在对古籍资料进行扫描。杨光 摄

(责编:张湘忆、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