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中国现当代图书馆学史专题研究

2024年10月10日15:39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中山大学程焕文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图书馆学史专题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3AZD066),最终成果为专著《中国现当代图书馆学史专题研究》《中国图书馆学史著名人物与经典著作》。课题组成员有:潘燕桃、王蕾、肖鹏、张琦、冯云、刘喜球、高雅、蒋啸南、林梦笑、周余姣、王静芬、彭嗣禹、文琴、苏日娜、陈润好、唐艳、张靖、周旖、唐琼、何韵、罗惠敏、杨新涯、廖柏成、潘雅茵、王梅玲、谢宝暖、庄道明、蔡明月。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中国图书馆学史是中国图书馆学的基础理论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在图书馆学史的研究中,中国现当代图书馆学占据关键的位置,与当下中国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的联系最为密切。

在本项目立项之前,尽管有部分研究已经展开相关史料的搜集和整理,考察现当代图书馆学的重要著作和学人思想,但总体来说,还未有相对全面、系统的研究著作。该成果以专题的形式,逐一梳理中国现当代图书馆学史中的关键议题,不仅有助于填补中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学术空白,更可以史为鉴,继承和弘扬中国图书馆学术,促进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和繁荣。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

《中国现当代图书馆学史专题研究》共包括十章,每章为一个专题。

专题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图书馆学的恢复和建立”。该专题主要探讨1949~1957年新中国图书馆学思想的形成。这一时期,在外有苏联图书馆思想的传播,在内有我国“为工农兵服务”、为科学研究服务的政策影响,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图书馆学开启了一个有别于民国图书馆学术思想脉络的新时期。

专题二是“大跃进时期到‘文革’时期图书馆学的发展和停滞”。从1958年“大跃进”运动开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这是中国历史上政治运动连续不断、波澜迭起的动荡时期,也是图书馆思想的异化时期。但在“文革”末期,随着以MARC目录思想为代表的国外图书馆学新思想的初步引入,图书馆学研究开始发生转折,为改革开放初期图书馆学学术体系的重新崛起奠定了基础。

专题三是“改革开放初期图书馆学研究的重新兴起”。改革开放初期,图书馆学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中国图书馆学的学术体系逐步重新确立、专业学会和管理机构相继成立、图书馆学教育开始复兴,学术出版、书刊交流和教材建设等工作也逐步展开。这一时期的图书馆学研究尤其注重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探讨,学界围绕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体系结构、研究方法、理论基础以及新技术革命等议题展开争鸣。此外,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重要议题还包括有偿服务、资源共享、信息组织、开架阅览和图书馆自动化等。

专题四是“学术与实践深度整合时期:近30年图书馆学研究回顾”。1996年国际图联大会在北京召开之后,中国现当代图书馆学研究进入了兴盛时期,学术与实践开始发生深度整合。近30年来,图书馆学研究受到信息技术的深刻影响,随着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变化,学术研究的内涵出现了巨大的改变;与此同时,图书馆权利、公共图书馆立法等极具现实意义的研究工作逐步展开,深刻影响了图书馆事业的实践进程。这一时期,中国图书馆界在图书馆学研究的支撑下,取得了以“图书馆之城”“免费服务”等为代表的十大成就。

专题五和专题六分别为“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与思想史研究”和“香港特区信息资源共享理念与实践:以JULAC为中心”。这两个专题关注了中国少数民族群体和香港特区的图书馆学发展状况。

专题五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历史分期和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爬梳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学研究的七个关键议题,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公共图书馆发展、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公共图书馆服务、信息化建设、馆员培训与交流、案例研究等。课题组发现,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研究被严重忽视,应当着力发掘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为社会转型期的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专题六则以香港特区的大学图书馆长联席会(Joint University Librarians Advisory Committee, JULAC)为中心,探讨香港特区信息资源共享理论与实践。JULAC是1967年成立的香港高校图书馆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机构,主要功能是讨论、协调各种馆际合作事宜,并提供共享图书馆信息资源和服务的合作平台。通过梳理JULAC五十余年的区域合作和国际合作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该香港特区的信息资源共享理念可概括为三点:强化内部机构的信息资源共享、巩固以地缘为基础的区域合作、面向国际展开跨区域合作。

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不能脱离世界图书馆学术的宏观图景。而在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进程中,对本土影响最大的便是苏联和美国的图书馆学。因此,专题七为“苏联图书馆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专题八为“美国图书馆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分别考察这两个国家图书馆学与中国图书馆学的交流与互动。

专题七发现,苏联图书馆学术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历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高峰期在1950~1964年,主要通过国内的专家学者翻译、研究,专业人员的交流与教育,文献资源的交换与共享,宣传推广苏联文化等途径实现广泛传播。中国对苏联图书馆学的引介和研究,以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图书馆管理思想、图书馆服务理念、图书分类学、目录学、儿童图书馆、图书馆学教育等领域最为活跃。苏联图书馆学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是双面的,从正面来讲,它促进了中国新政权下全新图书馆理论体系的构建,从反面来讲,“苏联化”的中国图书馆学在理论深度和技术创新上仍有所欠缺。

专题八发现,中美正式建交后,两国图书馆界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这些活动为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美图书馆学交流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形式是论著和人员的交流:一方面,对美国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的翻译与介绍研究,为中国图书馆学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给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另一方面,美国华人图书馆员是中美交流中的重要媒介,长期以来,在增进两国图书馆界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7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相继出台。在某种程度上,这两个法律是中国图书馆现当代学史中最重要的文本。它们凝练并系统反映了中国图书馆学人的思想精华和学术成就,并将直接作用于未来中国的图书馆事业。因此,专题九“《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解读与研究”和专题十“公共图书馆立法研究回顾”尝试深入研究并解读这两个学术文本的内涵与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是我国第一部有关公共文化服务的国家法律,也是我国第一部与公共图书馆有关的国家法律。这部公共文化服务最高法律规定了国家和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责任,其立法的基本精神源于国际公认的公共文化服务责任主体,更是改革开放以后、进入21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政策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结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发布不仅是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分水岭,也将成为世界近现代图书馆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节点之一。这一法律文本从“制度保障”、“实践探索”与“文化认同”三个方面回答了如何建立现代公共图书馆体系的问题,体现了“中国图书馆路径”的重要特征,即在推进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关注图书馆塑造民众本土文化认同感、实现民族文化传承的功能。

《中国图书馆学史著名人物与经典著作》尝试以一种崭新的学术体例,回顾中国图书馆学史的发展脉络,系统梳理中国图书馆学发展历程中各个研究领域的重要人物、经典著作和里程碑式作品。

《中国图书馆学史著名人物与经典著作》收录人物和著作的时间大致涵盖1840~2015年,核心时间段为1909~2009年的一百年之间。该成果划分为世纪大师,图书馆学概论,图书馆学理论,图书馆学术史,图书馆史,图书馆管理,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描述,信息组织,信息检索,图书馆服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与数字图书馆,图书史,目录学,图书馆古籍整理,文献保护等十六章。

“世纪大师”对韦棣华、沈祖荣、杜定友、刘国钧四位宗师的生平、事业和学术成就进行了介绍,位列篇首,以示不忘根本、饮水思源。余下的十五个章节覆盖图书馆学主要的研究领域,包含图书馆学发展过程中的两条学术脉络。第一条以近代“图书馆制度”的组织和形成为中心,包括图书馆学概论、图书馆学理论、图书馆学术史、图书馆史、图书馆管理、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描述、信息组织、信息检索、图书馆服务、数字图书馆等研究领域;第二条以“图书”的研究和保存为中心,包括图书史、目录学、图书馆古籍整理、文献保护等四个章节。

后续每章之前有“小序”,目的在于界分类目,同时简述每个研究领域的基本脉络,澄清不同领域的交叉或重叠情况。通过这种方式,“小序”实际上提供了一个特定领域的学术史概要。各章之下,又划分为“重要人物”“经典著作”“里程碑”三个部分:“重要人物”收录对本研究领域做出较大贡献的学者,以学者的生辰先后进行排序;“经典著作”收录本研究领域内有较大影响力的著作,以出版先后列序;“里程碑”以时间轴的形式,列出了相应研究领域发展过程中有一定影响力或时代价值之著述,包括正式出版的规范、标准、论文集、教材,等等,是对“经典著作”的重要补充。

三  成果的主要价值

该成果通过专题研究的形式,较为全面地梳理了现当代中国图书馆学史中的关键议题,同时以《中国图书馆学史著名人物与经典著作》的创新体例,系统地呈现了现当代中国图书馆学史的发展脉络,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现当代图书馆学史研究的空白、完善了中国图书馆学的学科体系,补充和丰富了中国图书馆学史教材和参考著作,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域和思路,有力地推动了图书馆学研究的发展,同时,为当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与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责编:金一、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