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道教心性学研究

2024年07月04日17:20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北京大学郑开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道教心性学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2BZJ031),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道教和道教心性学研究逐渐深入,不仅有力推动了道家哲学和道教历史与理论研究的进展,还进一步认识到了中国哲学和中国宗教的形态与范式是心性论,从而与西方哲学与宗教传统区别开来。该成果集中体现了在这一关键领域上的前沿探索和最新进展。

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哲学传统尤其重视对知识真理的追寻和探讨,其理论范式(paradigm)主要体现为逻辑学、知识论和本体论(形而上学)的话;那么肇源于春秋末年、成熟于战国中期的中国哲学则发展出了多元化复杂理论形态,其理论范式(paradigm)则围绕心性论深化展开,旁涉实践智慧、精神哲学和境界形而上学等。中国宗教亦然。具言之,儒家思想虽然呈多样性丰富内容,但毫无疑问发端于孔子、集大成乎孟子的心性论却是其核心部分,因为心性论哲学奠定了整个儒家哲学思想的基础。宋明理学特别是北宋道学之所以被称为新儒家(NeoConfucianism),亦呈现为心性论的不断展开,其中包含了对孟子心性哲学思想的追本溯源和深度开掘。佛教经西域传入中国,解开了佛教中国化的序幕。中国佛教区别于印度佛教的地方何在?或者说中国化佛教推陈出新的创造是什么呢?简言之就是心性论,譬如慧能《坛经》“明心见性”。该成果明确揭示出:战国中期的道家亦发展出了另一种形态的心性论哲学,与儒家殊途同归、相互发明。比如说庄子哲学语境中的“逍遥”“齐物”“物化”“坐忘”同样只能从心性论层面予以理解和把握。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道教发展史也显示出一种趋向于心性论的思想动力,比如说重玄学。正如汤一介指出的那样,从玄学到重玄学的思想发展乃道家思想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同时也是道教义理之学的重要建树。更耐人寻味的是,道教重玄学不仅展现了融摄佛教般若学(尤其是中观、三论等)的包容力,还推进了渊源于道家哲学的心性论思想,更以道教传统的精神实践之方法点化了深邃玄理,而独树一帜。应该说道教重玄学和内丹学皆是道教心性学具体而微的理论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说,道教心性学岂容忽视?

该成果深入梳理、系统论述了自先秦时期的道家心性论到隋唐时期趋于成熟的道教心性学,跨越了超过1500年的历史区间,也跨越了从道家哲学到道教信仰的形态转换,涉及了非常复杂棘手的历史文献、思想分析和研究方法论等诸多方面的颇具挑战性的问题。从思想史研究角度说,哲学形式与宗教形态反差较大,那么如何通过科学研究贯通两者、打通两者之间的隔膜,就成为非常关键而且重要的问题了。凭借黄老学研究领域的突破以及魏晋南北朝道教研究的方法论创新,项目最终研究成果取得较为显著的进展。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

该成果包括十章以及附录征引文献目录,具体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道教心性学的历史渊源与理论基础,亦即先秦道家心性理论(详见第一章“先秦道家心性论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道家心性论是一个被长期忽视的重要问题,它的形态与特征也未曾得到过透彻的阐明。这里试图通过“性”、“心”、“复命”、“精神”和“境界”几个主题阐明道家心性论的主要形态和基本特征,且就它对于现代生活的价值与意见略做阐释与发挥。

第二,道家心性论和道教心性学之间的历史过渡和思想铺陈,亦即黄老学的实践智慧和精神哲学(包括第二章“试论黄老学的实践智慧:兼论道德与神明之间的张力”和第三章“试论黄老学之生命—精神哲学”);因为道家黄老学是老庄哲学与道教教义学之间的过渡与桥梁,而黄老学进一步发展的实践智慧和生命—精神哲学又是道教信仰与思想的较为直接的渊源。

第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心性学之酝酿和萌芽,这一部分的核心内容是围绕上清经卷,深入探讨实践性的宗教想象力及其后果(包括第四至六章“试论实践性的宗教想象力”以及第七章“道教心性学的发轫与道教世界的形成”、第八章“试论道教之为道教的尺度”等5章);主要内容是探讨上清经卷内蕴的道教信仰实践之“真实感”与“神圣性”,另外提出了宗教学研究论的起点在于同情了解道教实践层面的复杂精神经验。进而,研究成果有力揭示了,基于具有道教特色的实践智慧,道教建构了以心性学为核心的教义学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道教心性学奠定了道教世界的真正基础,使其脱胎换骨,蜕变为成熟形态的宗教,因而它(道教心性学)也是道教之为道教的重要尺度。

第四,隋唐时期已呈成熟形态的道教心性学,主要涉及以成玄英为集大成的道教重玄学以及司马承祯《坐忘论》研究(包括第九章“道教重玄学与心性学”和第十章“《坐忘论》研究:司马承祯的道教心性学”);这部分研究内容涉及了玄学、佛教和道教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同时也进一步发展了从历史文献学和古典语文学视野分析道教文献的研究方法,聚焦于“重玄”、“道性”和“无心”诸问题,比较深入地阐述了交涉纠缠于有无、自然、三一、境智等复杂理论脉络之中的道教心性论,并指出道教心性论的归宿在于“坐忘”“中道”提示出来的精神境界为,因而区别于佛教的涅槃解脱。

三  成果的主要价值

该成果比较系统论述了道教心性学的历史来源、发轫发展及其理论特色,深化了早期道教历史、文献与理论研究的诸多方面,开掘了历史上的道教有独特价值、独特意义的思想内容,推进了对道教乃至中国宗教的理论认知。具体说就是:第一,深入开掘并系统阐释了道家心性论,揭示了道家心性论的核心内容和理论特征,以及与儒家、佛教心性论之间的异同。这一努力在中国哲学思想史研究中开拓了新生面,也深化了对中国哲学范式的探讨,具有主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第二,作为宗教信仰,道教思想及其理论形态殊异于道家哲学,也就是说道家哲学与道教哲学或教义学间的反差较大,或者说,从道家哲学思考到道教宗教信仰之间的历史跨度、思想跨度都很大,那么它们二者之间的历史路径和思想津梁就很值得探讨了。研究成果表明:黄老学正是道家哲学和道教信仰之间的桥梁与过渡,具言之,就是黄老道家依据老庄“道德之意”进一步拓展了“神明”“精神魂魄”为核心语词的实践智慧、生命—精神哲学,从而为道教教义学的建构提供了直接理论资源。研究成果广泛涉猎战国中期以来的黄老学派的思想文献,同时又把“黄帝书”(如《黄帝内经》等)纳入思想史研究范围,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实践智慧的意义,有力推进了之前学术界较少关注和深入的黄老与道教之间的理论对话,因此这部分内容具有比较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第三,该成果用了5章(第4~8章)的篇幅,另辟蹊径,较深入地讨论了一个特别棘手的问题:道教心性学的发轫及其区别于道家心性论的特征。这部分研究有几个重要的学术理论创获。(1)在研究方法论上第一次尝试了把宗教基本精神经验确立为宗教学研究的起点,以同情了解为旨趣,展开对上清经卷的宗教学研究,简单说就是要把上清经卷记载的内容视为宗教信仰语境中的“真实性”与“神圣感”。这也是本成果在研究方法论上的一个较大突破。另外,课题组也特别强调从历史文献学和古典语文学的内在脉络展开思想史、宗教学层面的研究,比如说从上清《内传》入手分析上清经卷以及道教经典的形成,从语词特征、文体形式、著述体例、文献分类等角度加深对上清经和重玄学的探索等,都出于自觉的方法论意识。(2)围绕“实践性宗教想象力”展开对存思冥想等道教实践的多方研究,既开拓了从宗教学理论层面分析和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精神信仰—思想理论形态的新途径,也澄清了笼罩于其上的神秘主义迷雾,而把这一时期道教实践方法的核心要素归结为“作为精神现象的宗教想象力”,“内神”“内景”等观念乃是使道教脱胎换骨的重要基础。(3)进一步论证了道教心性学的发轫与道教世界形成之间的内在联系,而道教之为道教的判据也在于此。(4)梳理和分析了道教实践层面的心性论要素、萌芽或端倪,揭示了道教作为“心学”“内教”的特质,旁涉了传统礼教祭祀仪式(主要见于《礼记》等史料)以及道教科仪(主要见于灵宝经)语境中“降神”的意义。(5)回应和探讨了道教之为道教的研究方法和判别标准,指出道教斋醮科仪和精神信仰两个方面是最重要的判据和尺度,而精神信仰则诉诸道教神学(心性学和教义学)得以确立。第四,隋唐是道教历史上的重要发展时期,这既表现为道教深入社会政治生活的力度,同时又体现于道教教义学的成型和成熟,尤其体现于道教重玄学的兴盛和道教心性学的成熟。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围绕重玄学集大成者成玄英展开的从六朝到隋唐的重玄学研究和聚焦《坐忘论》的司马承祯心性学研究。实际上,重玄学包含了心性学,或者说重玄学乃是道教心性学的某种形式。重玄学研究的既有成果较多,本研究成果主要梳理和分析了重玄学与道家哲学、玄学和佛学之间的复杂关系,重点讨论成玄英如何在重玄学理论系统之内阐释“性”(置于“有无”“道性”之理论语境)和“心”(置于“重玄”“无心”“中和”理论语境)的概念及其理论,并最终指向超越性的精神境界(圣人、重玄、中和等)。

(责编:金一、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