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唐忠毛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佛教中国化的民间民俗向度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3BZJ008),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及论文集。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重新审视中国佛教民间与民俗向度,拓展“佛教中国化”的研究维度
长期以来,中国佛教学术界对“佛教中国化”的研究兴趣主要停留在佛教义理、思想观念及戒律、丛林制度层面的中国化转变,尤其是对佛教思想与中国本土儒道思想的碰撞与会通方面用力甚多,但对于佛教在中国广大底层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层面则不够重视,相对忽略了佛教中国化在日常生活中信仰实践方式上的中国化转变及其丰富形态。然而事实上,中国佛教信仰实践传承的90%来自民间信众及与之相关的民间化、民俗化、生活化和仪式化的日常生活形式。本研究旨在佛教中国化背景下,重新审视中国佛教民间与民俗向度,探讨制度性佛教在进入民间社会与民众日常生活时所产生的民俗化转变,拓展“佛教中国化”的研究维度。
(二)多重探讨制度性宗教与中国民间社会的双向互动
该成果所探讨的是作为“制度性的佛教”进入到民间社会以及民众日常生活之中的信仰方式及其类型与形式。一方面,关注制度性宗教神祇与民间祀神的交往关系,深入理解“佛教民俗化”与“民俗佛教化”的潜在转换;另一方面,借鉴宗教学、民俗学及历史文献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通过调查民俗佛教的写经、神祇祀奉、放生、宣卷、节俗、香会及因寺城镇等事项,分析佛教在进入民众信仰实践后的地方性叙事以及民间社会如何基于自身的经验文化和伦理秩序去接纳、选择性及改造吸收制度性宗教的双向互动关系。
(三)解读佛教信仰的“生态结构”,呈现立体化的佛教信仰生活世界
该成果提出了佛教信仰“多元生态结构”设想,试图分析不同信仰类型之间的互动,从“多元生态关系”上去了解民俗化佛教并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与其他类型的佛教,如精英义理型佛教、居士佛教及其他宗教构成一种互生、互动的“生态关系”,给予民俗化佛教一个“合法”的宗教学地位,呈现立体化的佛教信仰生活世界。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
中国佛教民间民俗向度,体现了中国民间文化、中国民间政治伦理秩序对外来宗教的抉择与取舍,这种互动关系是理解佛教民间民俗化的重要线索。本研究依托宗教学、民俗学、历史学、文献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从历史与当代两个维度来探讨作为外来的制度性佛教在其进入中国民间社会与民众日常生活时所产生的自身转变,以及民间大众如何基于自身的政治文化伦理来抉择、取舍、接纳、改造一个外来的制度性宗教。
首先,梳理了关于“民俗佛教”与“佛教民俗”、“民间民俗化”等相关概念,指出“佛教民俗化”与“民俗佛教化”这一对概念,还潜在是指一种转化倾向。所谓“佛教民俗化”主要是指作为信仰形态的佛教转变为一种淡化信仰或者非信仰的民俗活动;而“民俗佛教化”则是指一些民俗活动在民众的传承过程中逐渐被“佛教化”,甚至被当成是一种佛教信仰。
其次,该成果从历史与当代两个维度进行,在中国佛教史的视野下,以佛教中国化为研究背景,来理解、分析佛教中国化的民间走向与民俗化向度,从而较为清晰的揭示佛教中国化的民间化与民俗化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作为制度性宗教的佛教与民间文化秩序间的互动关系。佛教的民间民俗化实践向度仍是中国佛教在当代传播的主要渠道与主要方式,也是佛教进入日常生活、扎根现实社会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梳理历史文献和分析专题个案的基础上,总结中国佛教民间民俗化的主要向度、中国民间民俗化佛教的主要特征、佛教神祇与本土祀神互动的特点等;此外,在不断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佛教信仰“多元生态结构”等设想,在“佛教中国化”研究平台与学术界形成理论对话。
最后,将宏观的综合论述与“专题式”的研究相结合。对佛教中国化的民间民俗向度进行分章论述时,概括出最具代表性的、最有典型意义的专题个案,从历时态与共时态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本研究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工作,地域上涉及西藏、台湾、东南沿海及内地多省市,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这为佛教的民间民俗化提供了丰富的当代样本,也为进一步的理论深化研究,以及问题的发现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例如,以常熟“支塘”当代佛教宝卷和宣卷为个案,探讨民间佛教写经;以佛教护法神“关公”和佛光山世界神明大会为专题个案,分析佛教神祇与中国民间祀神的互动;以上海真如寺的当代田野考察为个案,解读佛教民俗化与百姓日常空间联结等,这种“专题”式的论述,打破了面面俱到的平面式描述,增强了项目的问题意识。
从章节安排来看,除绪论与结语进行的概念澄清与问题反思之外,该成果主要有五个核心章节。
第一章,佛教传播的“上层”与“民间”之分途。从传播史的视角来看,佛教的民间、民俗化并非始自近代,而是伴随着佛教入华的整个发展过程。佛教传入中土之际,它就在中国社会的宫廷、士大夫、知识阶层与民间社会中分别以不同的形式传播流行,并因此形成了佛教中国化丰富多彩的信仰实践形态。这一章从历史文献出发考察了佛教入华后在中国“上层”与“民间”的不同传播方式,以及不同阶层的佛教信仰主体接受佛教的进入方式之差异。其中重点说明佛教僧众传播的游化、唱导、俗讲,民间的兴福、功德思想,以及法会与香会活动对佛教民俗化传播的重要影响。
第二章,民俗佛教抉择传承佛经的态度与方式。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不同信众主体对佛教教义的选择与取舍差异明显,不同于教理知识精英,民间大众对待佛教经典的态度与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本章从文献与田野两个向度,揭示民俗佛教对待佛教经典的信仰性与功利性态度,民俗佛教对经典的神异性、信仰性、外化性是其与精英佛教知识分子对待经典方式迥然有别的地方。
第三章,佛教神祇与中国民间祀神的互动。佛教入华之前,中国已经形成了本土的神祇崇拜系统与祭祀制度,佛教传入中土后,佛、菩萨及其他佛教诸神形象被不断中国化与民间化,进而被纳入中国的神谱体系中。本章重点从佛教神祇与民间祀神的互动关系,揭示了佛教中国化与民俗化在神祇谱系方面的改造与重构。民间民俗化的佛教信仰淡化经典义理而重视神祇崇拜,佛教诸神走向民间的“人格化”,以及民间祀神进入佛寺、世俗人物“神格化”的互动,是理解中国佛教民俗化的重要观察视角。
第四章,灵验与叙事:民俗佛教信仰的建构方式。重点从“灵验与叙事”来揭示民俗佛教的信仰建构方式。灵验是立足中国本土信仰文化语境的宗教体验方式,也是民俗佛教重要的“人—神”关系核心内容;“叙事”是中国民间民俗佛教建构信仰的重要方式,这与“信解行证”的义理进入方式形成明显的差异。民俗叙事的方法论对中国式宗教信仰的诠释与重构,可以打开一个理解中国佛教民间信仰的另一扇窗户。
第五章,佛教节俗与民众日常生活空间。民俗佛教的简易化与习俗化使得信佛从一种高深神秘的境界变成了一种非常实际的生活方式。在民俗佛教调查场域之中,信仰空间不仅是一种宗教体验的心理空间,同时它也真实地连接了民众日常生活的公共空间。本章重点从佛教节俗与民众日常生活空间入手,揭示佛教节俗活动在佛教寺院、家庭与社区之间的互动实态与连接功能,这一物理与文化空间的立体连接,既从日常生活中落实了佛教的民俗化信仰实践,也从另一角度加速了佛教的民俗化发展。使得佛教信仰生活呈现出其本身本来的真实立体形态。
三 成果的主要价值
该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在研究方法上,以宗教学的研究方法为主导,并借鉴民俗学、社会学、历史文献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挖掘佛教的民间民俗化向度,突破传统宗教学研究对文本与文献的过度依赖,消解了单纯理论研究的局限;通过参与访谈等田野调查方法进行实地考察,在中国东南沿海及西藏等内地多省市收集了大量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为佛教的民间民俗化提供了丰富的当代样本和个案,使得研究成果具有学术价值与理论品质,可以在佛教中国化与民俗化等方面与国内学术前沿形成对话。
二是在研究内容上,宏观与微观结合,历史性与共时性并重,着力于历史与现代民间社会“信仰逻辑”与“生活逻辑”之间的互动关系,从民俗学的角度探讨人们如何在传统宗教的规整(Enactment)中使用宗教文化,并在日常生活中依此进行实践活动,是传统宗教学研究不能很好回应的——同时也是民俗学研究的空白。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为佛教民俗化现象的阐释提供恰当的工具,构设较为全面的观察和认知角度,同时可以为封闭的结构性宗教学系统找到一个突破口,使宗教义学和宗教史学从静态的文献研究中解放出来,进入到一个动态的、开放的文化视野之中。
三是从社会影响方面,挖掘佛教传统参与日常生活的方式,推动佛教文化研究与和谐社区文化建设的同构。佛教的民间民俗化向度是中国佛教在当代传播的主要渠道与主要方式,也是佛教进入日常生活、扎根现实社会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民俗民间化的佛教更加注重宗教信仰空间与日常公共生活空间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丰富民众的日常文化生活、建构传统文化自信,以及在维护和谐的家庭伦理、维系社区与村落的伦理秩序、辅助社区村落的自组织、传承优良道德传统及促进不同民族间的信仰连接与价值认同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现实社会价值与意义。通过对这方面的深入研究,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佛教中国化的多元向度,也可以挖掘佛教传统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方式,从而在新时代城乡建设中塑造佛教传统文化元素参与其中的地方特色与区域文化特色,建构底蕴深厚的和谐社区文化与乡村文化,发挥佛教文化的当代文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