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郭广银 贾雷:深刻把握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内在逻辑

郭广银 贾 雷2024年06月14日08:17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深刻把握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内在逻辑

作者:郭广银 贾雷,均系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坐落于凤凰山麓的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新华社发

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深刻把握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重大意义,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1.一国现代化发展样态与其文化传统息息相关

纵观世界各国发展历程,现代化的启动与推进既离不开技术的革新与经济的腾飞,也与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息息相关。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继承和创新本国本民族文化传统意义重大。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基于西方现代化实践所构建的现代化理论,虽流派众多,但其共性多是把现代与传统对立,将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视作唯一的标准模板,认为尽管后发国家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传统、历史条件,但终要走上市场化、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并实现与西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的全方位相似。基于此种理论,人类社会也终将沿着西方国家走过的发展轨迹、朝着西方国家构建的制度模式发展。

毫无疑问,现代化有其共性的一面,如对科技发展、经济发达的追求;但也有个性的一面,如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采取不同的发展方式。现代化进程从来都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总是在深层次上影响着这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其文化建设的路径和特点更是与现代化发展的效果和特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实践中,那些急于抹除自己文化的印迹,盲目引进西方工业文明而忽略自身文明赓续的国家,往往陷入动乱。稳步实现现代化,必须以自身的文化传统为主体,在与本国经济发展的协调适应和与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借鉴中,实现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探索和推进拓展,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其所呈现出的独立自主、和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特有的现代化发展样态,使世界愈加重视源远流长、举世无双的中华文明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愈加深识一国的民族文化传统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我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国家、一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和作用更加明显。也正是这些独有的文化传统,形塑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有品格,使其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老路,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崭新图景。

2.巩固文化主体性是百年来党领导文化建设形成的重要认识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以黄河—长江流域为中心形成的中华文明在人类诸文明中独树一帜。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致使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传统文化也一度被视为有碍于现代化兴起的糟粕,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

作为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勇于担当文化使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在领导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就提出,“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要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文化建设的方针原则,推动新中国文化事业取得极大繁荣和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西方社会思潮大量涌入,特别是冷战结束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强势扩张,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国家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愈益突出。由此,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成为党推进现代化事业中文化领域的重大战略安排,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稳步前行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等一系列新观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时代融会贯通、繁荣发展,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有利文化条件。迈上新征程,聚焦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置身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的时代洪流,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并进一步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进一步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大进程中加强文化建设、巩固文化主体性指明了前进方向。

纵观百年征程,我们党深刻把握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并不断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巩固文化主体性,着力以文化建设新成就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3.在现代化新征程上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

踏上新征程,文化在振奋民族精神、维系国家认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更加重要。如何进一步巩固文化主体性,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厚植文化根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文化支撑,是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重大任务。

巩固文化主体性要以对自身文化传统的清晰认知为基,推动文化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相辅相成。20世纪90年代,费孝通曾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比如,植根于农耕文明的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历史条件的局限,不可避免地与现代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社会治理等存在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因此,要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对传统文化进行取舍转化、推陈出新,将之创新发展为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文化形态。

巩固文化主体性要进一步强化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政治等的交融互动,而不能只是就文化谈文化,停留在一般泛泛的文化讨论,或是仅仅把文化视作经济社会发展的补充要素。特别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新形态”等重大命题的提出,为围绕文化与经济、政治等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共生共融指明了研究方向,亟待进行系统的横向比较和纵向的历史研究。比如,相比于西方主流经济学所呈现出的“工具理性主义”“数学形式主义”等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有着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精神。由此,以百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蓝本,进一步探讨我国经济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同时,所彰显出的对自然的敬畏、社会公平的普及、共同富裕的追求以及人类福祉的提升等人文关怀,这正是中国人文传统与经济发展相互赋能进而区别于西方经济学的鲜明印证,也是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有力体现。

巩固文化主体性要有效应对全球多元文化之间的交融与交锋,尤其是要在与世界诸文化的对话交流中保持自身文化独立性的同时,以独有的文化禀赋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作出新的贡献。一方面,保持清醒的文化独立自主意识,取长补短,汲取其他各种文明养分,以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另一方面,直面人类社会发展难题,在化解人类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彰显中华文化的突出特性。进一步挖掘和阐发中华文化所蕴含的“天人合一”“天下为公”等理念的当代价值,对当前人类社会发展困境背后的文化根源——西方文化所倡导的天人对立、利己主义等——进行纠正与超越,正是不断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题中应有之义。

(责编:蔡梦达、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