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虚拟社会治理与社会协同问题研究

2024年04月18日17:48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广州大学谢俊贵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虚拟社会治理与社会协同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4ASH011),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及论文集。课题组成员有:陈潭、王琳、孙元、罗萍、祝长华、刘付杰晴、张秋君、谭敏茵。

一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网络虚拟社会是在网络时代从相应现实社会中分化出来的一种特定社会类型。网络虚拟社会与相应现实社会一样,也存在或衍生出诸多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在“虚实二元结构”社会状态中,由于“虚实共振”等的作用,不仅影响网络虚拟社会本身的良性运行与和谐发展,而且影响相应现实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和谐发展。该成果目的在于建立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科学构架和运行体系,以使网络虚拟社会治理的能力不断提升、功能不断增大。该成果对于深入认识和切实做到在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下,充分调动包括网管机构、网络媒体、网营单位、网民群体、涉网组织等在内的多个部类的组织机构、广大网民和社会公众的积极因素,有效发挥多元主体的功能互补作用,构建网络虚拟社会高阶协同治理体系,加强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实现网络虚拟社会安全稳定、风清气正、良性运行、和谐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并可为党政部门加强网络虚拟社会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

该成果从社会协同学的角度,对我国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及其体系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建立了一套基于社会协同目标的网络虚拟社会治理理论,构建了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科学构架和运行体系。项目研究成果包括专著和论文集。项目同名专著分为6章,其总体框架、基本内容和重要观点如下。

(1)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研究设想。在当今的人类社会中,网络虚拟社会确实已经形成,并已成为一个要素具备、功能齐全的社会形态。网络虚拟社会并非一个洁净天地,其间也存在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为:网络社会区隔表现突出、网络信息环境令人担忧、网络失范现象相当严重、网络欺诈犯罪日益猖獗、网络群体事件时有发生、借网制造社会动乱、网上网瘾群体非常庞大等。同时,网络人口迅猛增加、网络技术不断创新、网络治理择向不一等又引致了网络虚拟社会治理的艰难。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和研究文献、总结我国网络虚拟社会治理经验,发现在网络虚拟社会治理中,治理主体的组织结构与治理方式创新及功能整合乃是网络虚拟社会治理的关键问题。据此,本研究基于我国网络虚拟社会治理的迫切需要,确立了研究问题与研究目标。本研究的基本研究问题是:在网络虚拟社会问题多发、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二元分割、社会空间分割叠加的状态下,如何从社会协同学角度,通过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体制机制的建立,实现网络虚拟社会治理主体的组织结构及治理方式的创新和功能整合,来提高网络虚拟社会治理的能力、水平和效益,以确保我国网络虚拟社会与相应现实社会的和谐稳定与良性运行的问题。

(2)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基本问题。我国有8亿以上的网络人口,这些网络人口多需借由网络进行工作和生活。然而网络是一柄“双刃剑”,网络虚拟社会存在诸多风险。深入分析这些风险可揭示五大风险规律:一是信息分化规律,二是信息污染规律,三是空间分割规律,四是身份隐匿规律,五是虚实共振规律。开展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是网络虚拟社会风险防范的必要,网络虚拟社会问题化解的必要,网络虚拟社会建设提质的必要。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是在以往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的基础上,运用协同合作的理论与方法,通过治理体制改革和治理方式创新,对网络虚拟社会进行有多元社会主体自觉参与的,旨在增强整体社会治理功能、提升整体社会治理效益的网络虚拟社会治理先进方式。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具有广泛的社会动员功能、有力的社会整序功能、积极的社会团结功能和可靠的社会互动功能。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的目标在于:培养和激发社会主体的治理参与,统筹和协调社会主体的治理行动,引导和规范社会主体的治理行为,发挥和提升社会主体的治理功能。

(3)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机理探析。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同现实社会协同治理相仿,具有三大机理:首先是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的社会关联机理。从客观上来看,社会关联是社会协同生发的客观基础。没有社会关联,就没有社会相关方面的广泛关顾,也就没有可能的社会协同。从主观上来讲,社会协同是社会关联促发的一致行动。只有存在社会关联,才有可能引发出社会协同的协调一致行动。其次是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的社会参与机理。没有社会参与甚至没有广泛的社会参与,不仅不能达到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的目的,甚至根本谈不上所谓的社会协同治理。最后是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的社会自组机理。社会自组也即社会自组织,社会自组既是社会协同的目的,也是社会协同的进路。社会自组的总体目标是要形成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一种新的善治结构。具体到网络虚拟社会治理或网络社会风险治理中,也就是要形成网络虚拟社会治理或网络社会风险治理的一种新的善治结构。

(4)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科学架构。首先是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的主体多元架构。就我国来讲,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主体要素的基本架构,就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具体从网络虚拟社会治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参与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党政部门的网管机构、网络媒体、网营单位、网民群体和涉网组织等。其次是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的功能互补架构。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也可看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系统,这个系统的功能是由各子系统的社会功能有机构成的,它形成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的功能系统。在我国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中,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党政部门及其网管机构的主导性协同功能,有效发挥网络媒体的宣导性协同功能,网营单位的支助性协同功能,网民群体的志愿性协同功能,涉网组织的联动性协同功能。最后是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的步调谐和架构。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的步调谐和也即要坚持网络虚拟社会的协同共建原则、协同共治原则和协同共享原则,以使协同治理的功效倍增。

(5)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运行体系。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运行体系是由三个重要的子系统构成的一个体系。首先是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目标体系,即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运行过程中的目标导向体系,实际上也就是一整套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重要目标的综合。其主要目标包括协力推动网络虚拟社会全面发展、齐心构建网络虚拟社会信息公平、合作维护网络虚拟社会公共安全、共同营造网络虚拟社会良好生态。其次是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实战体系,即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运行过程中的治理行为体系或治理行动体系,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整套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关键行为的综合。其主要内容包括精心编绘协同治理的运行图表、不断提升协同主体的协合能力、扎实构筑协同治理的支撑平台、有效确保协同主体的协同行动。最后是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制度体系,即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运行过程中的运行规范体系,事实上也就是一整套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运行规范的综合。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中的运行制度很多,重点在于科学建构协同治理的组织制度、全面重视协同治理的沟通制度、适度运用协同治理的激励制度、大力创新协同治理的法治制度。

(6)网络虚拟社会国际协同治理体系。网络虚拟社会国际协同治理是基于对网络空间国家主权和疆界的认识和共同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而提出的一个重要论题。网络虚拟社会国际协同治理是建设包容性信息社会的需要,是加强全球性经济合作的需要,是打击跨国性网络犯罪的需要,是保证入网国网络安全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的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建立网络虚拟社会国际协同治理体系的重要指导。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需要形成共建理念,需要形成共治规则。共建理念首先体现于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其次体现于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再次体现于推动网络信息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再次体现于切实保障网络虚拟空间安全,促进有序发展;最后体现于构建国际互联网络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共治规则包括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网络虚拟社会国际协同治理要加强体系建构,具体包括网络虚拟社会国际协同治理共识体系、组织体系和规则体系的建构。

三  成果的主要价值

“网络虚拟社会治理与社会协同问题研究”是国内外网络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大前沿课题。该成果是网络虚拟社会研究、网络虚拟社会治理研究以及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研究领域具有开拓创新意义之作,不仅从风险社会学的角度揭示出网络虚拟社会的五大风险规律,而且从社会协同学的角度系统地建立了网络虚拟社会治理的社会协同理论,揭示了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的三大机理;另外,该成果从我国网络强国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出发,结合我国网络虚拟社会治理的实际需要,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科学架构,探讨了网络虚拟社会治理的社会协同运行实务,并立足于网络空间主权的重要主张,致力于构建网络虚拟社会国际协同治理体系。

(责编:金一、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