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文学叙事与空间表征:以中国现代主义小说为例

2022年02月17日08:15

辽宁大学谢纳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学叙事与空间表征:以中国现代主义小说为例》(项目批准号为:11BZW099),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课题组成员有:宋伟、孙佳、胡哲、赵凌河、侯登登、窦芳芳、王庆全、林静怡。

作为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时间与空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如果说时间与空间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那么,时间与空间也势必规定着文学艺术的存在方式。对于文学叙事而言,时间与空间同样也规定着文学作品的叙事方式,而且是一种最为内在的规定。这是因为,所有的文学叙事都必须或只能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正如人类必须或只能在特定的时空中生存一样。但是在特定时空之中,人类思考时空问题总会有所侧重,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时空意识,而这种对时间与空间的不同侧重及理解,也势必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及理论观点。对于文学创作来说,对时间与空间的不同侧重及理解将形成完全不同的文学叙事策略或叙事风格,而这种叙事策略或叙事风格一旦改变也势必导致整体文学创作风格和样貌发生根本性的转换。文学创作以及文学研究始终存在注重时间维度而轻视空间维度的倾向,时间性、历史性、故事性等历时性因素成为文学叙事和文学表征的主导模式。在基本理念层面,以历时性分析为主导模式的文学理论研究,注重探究文学的起源、文学发展规律、文艺思潮流变等;在作家研究层面,以历时性分析为主导模式的文学理论研究,注重研究作家生平历史、创作历程、风格演进等;在文学文本层面,注重分析情节发展、性格形成、叙事时间等。总而言之,人们对时间与空间的关注出现了不平衡的现象,致使文学研究的历史时间维度不断强化,因而导致空间维度的逐渐弱化,关于文学与时间的思考逐渐占据主要位置,而对于文学与空间问题的思考则逐渐远离了文学研究的视线。因此,如何在时间维度的基础上,将空间性思考引入文学研究领域;如何在注重时间叙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空间叙事的问题,以建构起一种关于文学的空间理论或“空间批评”,实现空间化(spatialization)与时间化的辩证统一,成为当代文学研究转型创新的生长点。

从文学领域看,文学叙事与空间表征问题之所以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乃是在文学艺术创作从传统的时间叙事向现代的空间叙事转向的整体大背景下形成的。与传统小说相比,现代主义小说颠覆了传统的以单一直线的历史时间为主导的叙事模式,积极运用时空交错、时空并置、时空分延等手段,不断探寻“去时间化”的空间叙事,使传统的时间化叙事转向现代的空间化叙事。新的叙事方式不仅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也促使理论与批评发生了转向。在传统叙事模式面临危机的背景下,新的叙事方式及其理论探讨也在不断地尝试。在空间转向的带动下,关于空间与文学、空间与叙事、空间与文学表征、都市空间与都市文学等诸多问题成为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热点题域。

该成果以空间生产论为理论基础,以当代西方“空间转向”为学术资源,以现代主义小说为重点文本分析对象,运用跨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方法,在文学与空间的互动阐释中建构文学空间叙事理论,探寻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生产方式,如何建构表征空间,并赋予空间以特定的生命意蕴和社会历史文化内涵,揭橥空间生产与文学叙事之间的内在关联。该成果试图对文学叙事、文学空间以及文学表征等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梳理,为建构独具特色的“空间化”文学叙事研究进行创新性的尝试,并在此基础上对具体文本进行“空间叙事”或“空间批评”的解读分析,为文学叙事空间理论的探索提供具有开拓性意义的理论视角。

作为当代文化思想范式的转型,“空间转向”是提问方式、言说方式和解释方式的转换变革,因此,它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影响不是局部性的,而是整体学术研究范式的重大改变。随着空间转向对当代文艺理论、文化研究,尤其是文学叙事学影响的不断增强,空间或空间性越来越多地进入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视野,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空间转向颠覆了传统叙事学时间性一直占据的权威垄断地位,将空间性提升到高于时间性的地位,为文学叙事研究开启了更为广阔的理论空间。在空间转向的影响下,社会理论、美学理论、文学理论、叙事学与空间理论相互交叉渗透,促使文学的空间性思考在文学与空间的互动阐释过程中得以不断展开。空间转向不但改变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方式,而且促成了文艺理论和文化研究走向一种空间化的理论思考方式。在其影响下,美学理论和社会理论、文学理论和空间理论呈现相互交叉渗透的态势,文学的空间性思考在文学与空间的互动阐释过程中得以不断展开。通过文学与空间的互动阐释,我们可以获得一种关于文学的空间性思考,并建构起一种关于文学的空间理论,即文学空间理论。文学空间理论以生存———实践论美学为基点,探讨生存体验、空间体验与审美体验的内在关联,及其对审美主体创造的影响。文学作为精神生产的主要形式之一,必然构成文化空间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文化表征空间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所参与的表征性空间建构是指文学以语言文字符号为媒介,以现实景观世界为对象,以思想情感为内容,以再现、表现、想象、虚构、隐喻、象征等为手段,所生产出的符号化的表征空间。因此,社会空间的文化内涵,正是文学艺术活动所赋予的、所缔造的,文学实践的过程也就是赋予空间以意义的过程。

进入现代性历史以来,在殖民化、商业化、城市化、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的文化空间生产与重组始终面临着一系列错综复杂的问题。该成果以中国现代性空间重构与现代主义小说叙事为考察重点,梳理了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的传入和流变,以及现代主义叙事方式给中国文学叙事范式带来的根本性改变。作为异质传入的现代主义叙事同样也需要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也正是在这一本土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风格和叙事策略,其最为显要的特征是文学叙事的空间化,具体体现在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述人和叙事时空等方面的改变。在此基础上,该成果结合中国现代主义小说创作的文学实践,对文学叙事与都市景观空间、文学叙事与日常生活空间、文学叙事与身体空间、文学叙事与异度空间、文学叙事与乌托邦空间等所构成的错综复杂的内在关联,探究空间生产背后所隐匿的政治权力、意识形态、身体规训等文化政治关系,以及它对人类的行为方式、文化方式、生存方式及道德价值取向所产生的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我们认为,对文学叙事与空间生产之关系进行文化政治学的反思,不仅意味着对同质化权力空间统制所造成的异化现象的批判,同时也意味着抵抗压迫空间,进而改变空间,寻求自由解放的多样差异空间的可能性。

在文学叙事与空间表征之间展开互动阐释,需要跨学科的交叉融合。这种跨学科交叉互动的研究进路势必关涉到哲学、社会学、地理学、城市学、文化研究及文学理论等诸多学科。因此,广泛地涉猎国内外不同学科的相关学术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梳理整合,是文学空间叙事研究得以顺利展开与实施的前提基础。

该成果以中国现代主义小说为文本分析对象,从现代性视域出发,将空间生产理解为现代性工程得以具体实施的场域,探寻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生产方式,如何建构表征性空间并赋予空间以特定的生命意蕴与社会历史文化内涵,揭示现代性空间生产与文学表征之间的内在关联。该成果运用跨学科的文化研究方法,对文学空间生产进行分析研究,不同于传统的地域文学研究和都市文学研究,具有探索创新的理论意义。

首先,文学空间理论研究与传统的地域文学研究不同。传统地域文学研究,在空间环境决定论的影响下,侧重描述文学与空间环境的线性关系,分析文学作品如何再现特定地理区域中的地域形貌、场景环境、物像景观,始终难以深入空间生产的隐秘之处,文学空间生产的真实内容因而处于被遮蔽的状态。例如,在空间环境决定论的影响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对都市文学、乡土文学、京派、海派、东北作家群、山西作家群、荷花淀派等文学流派的分析,均侧重探讨地域环境对作家文学创作的影响,忽视了文学艺术作为文化表征性空间建构的重要作用,上述文学流派的命名方式都直接源于空间地缘的简单界划,缺少其表征空间建构的文化意义探究。

其次,文学空间理论研究与传统都市文学研究不同。传统都市文学研究缺少城市问题的批判反思意识,侧重城市题材内容的分析,过于关注城市空间对文学经验表达的决定作用,忽视文学在建构城市空间过程中———即赋予空间以政治文化意义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功能。文学空间理论侧重研究的是,文学在文化表征实践过程中如何运用表现、再现、意指、想象、隐喻、象征等表征方式对空间进行意义的编码重组,揭示现代性空间重组的文化政治内涵及其社会历史意义,从而揭示文学空间生产与社会空间生产之间的内在关联。

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加速度推进,文学叙事的空间性思考由此被提升到文学研究的议事日程。都市化进程使当代空间生产和文学叙事等问题日益复杂多变,传统的历史时间叙述不仅难以解释当代空间生产的复杂多变性,反而遮蔽了空间反思的视线。因此,建构一种空间化的文学叙事学理论,对于认识理解当代文学空间生产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该成果凸显空间研究的中国问题意识,重点考察中国进入现代性历史以来文学表征空间与社会历史空间之间的互动关系,阐释中国现代主义小说在现代性空间重组重构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为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学现代性问题提供一个崭新的理论视角,对于思考和解读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当代文学艺术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责编:王小林、黄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