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文学史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文学期刊研究

2022年02月15日08:56

南京大学黄发有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学史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文学期刊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0BZW098),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课题组成员有:王秀涛、邢丽凤、刘莹、巫洪亮。

一 成果的主要内容

中国当代文学期刊的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共同生长,因贴近文学现场而充满活力。但总体来说,当代文学期刊的研究成果多为个案分析与印象式文字,对相关史料的发掘、整理与甄别是较为薄弱的环节,缺乏全面的梳理与整体的把握,急需更加系统而深入的学术推进,在文学史的整体视野中考察文学期刊的发展轨迹与文学史地位。该成果通过考察文学期刊与当代文学发展之间的交互影响,探寻文学的传播接受对文学的外部环境的重塑以及对文学的内部规律的渗透,这是深化文学史研究的重要环节。该成果寻求文学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融通,在此基础上拓展当代文学的研究视野,修正文学史研究中的偏失,摆脱一些历史盲点和思维惯性的负面影响。当代文学的批评与研究一直偏重对思潮演变的审视和对作家作品的解读,忽略了文学的功能史与传播接受史,忽略了读者(包括批评家、学者、翻译家、编辑、文艺记者、文艺官员等专业读者)在文学史上的功绩。该成果采取多学科交叉透视与综合分析的基本方法,通过拓展学术视野,力图突破学科壁垒,通过扎实的边缘性研究探寻新的学术生长点。

《文学史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文学期刊研究》包括“导言”、“上编”和“下编”。“导言”考察了中国当代文学期刊的发展轨迹、文学期刊与文学发展的互动模式。“上编”包括九章,重点关注文学期刊与文学生态、文学思潮的相互影响,从宏观的角度研究文学史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文学期刊,将中国当代文学期刊置放在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之中,考察外部环境对当代文学期刊的影响,并对当代文学期刊在当代文学制度建设中的角色类型、文化功能、历史命运、传播方式进行多角度的立体透视。文学期刊作为文学作品的载体,其办刊方针、编辑理念和经营模式,对创作队伍的构成、文学生产的流程、文学潮流的动向以及社团流派的孕育,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学期刊不断影响文学阅读的风尚、文学市场的趣味和文学传播的格局,而外部的文学制度与文学环境也会制约文学期刊的生存、发展与运作。第一章《〈文艺报〉试刊与第一次文代会》首次对《文艺报》试刊进行系统研究。《文艺报》试刊作为第一次文代会的会刊,具有特殊的文献价值和文学史意义。《文艺报》试刊是当代文学史上机关刊物的历史起点,为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学体制和文学期刊的办刊模式勾勒出基本框架。第二章《“十七年”文学的计划体制———以〈作家通信〉的稀见史料为依据》以“十七年”时期《作家通信》的稀见史料为依据,从“创作规划”“深入生活”“又红又专”三个关键词入手,考察“十七年”文学计划体制的基本框架与运行模式。计划体制是“十七年”文学制度的枢纽,对计划体制的深入考察和深刻反思,是深化“十七年”文学研究的重要环节,作为历史镜鉴,具有推动和优化当代文学制度建设的现实意义。该成果通过对“‘百花时代’的文学期刊改革”“文学的‘早春天气’———以《文艺情况》为窗口”“市场化转型与文学期刊改制”“文学期刊与文学评奖”“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态势”“跨媒体风尚与文学期刊的转型”“文学史视野中的文学编辑”等专题的研究,深入考察了当代文学体制对于文学期刊的生存、发展的规约,描述文学期刊在当代中国的生存环境与基本格局,揭示文学期刊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生产本位到消费本位的时空转换与艰难选择。

“下编”从《文艺报》《长江文艺》《人民文学》《西北文艺》《收获》《当代》《小说月报》《钟山》《诗刊》等具有代表性的个案入手,考察文学期刊在当代文学传播接受中的功能与模式,考察其辐射全局的历史影响,既研究文学传播与文学接受的总体特性,又对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在不同时空、不同语境和不同读者群中的传播接受进行具体分析。该成果以代表性个案作为重点分析对象,进而剖析同类型期刊的普遍特性;从最主要的期刊的导向性方略,审视期刊格局与文学思潮的深层关联;以代表性期刊的文体趣味为对象,探讨编辑方针对于文体兴衰的制约;从个别到现象,考察当代文学期刊的生存环境与文化逻辑的体制性转型。从“十七年”和“文革”时期文学为政治服务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向消费文化靠拢,文学创作和文学期刊的独立性不断地经受考验,其中不乏推波助澜、随波逐流的迎合,这种办刊宗旨往往只能催生速效而速朽的文学泡沫。但是,那些坚守独立艺术信念的作家、批评家与期刊编辑特立独行的精神探索,不断突破腐朽的文学观念的束缚,为中国文学带来新的可能性。文学期刊作为发表原创作品的主要阵地,不仅是展示文学发展最新动向的文化窗口,而且是培养新作家、孕育新思维的精神土壤。该成果通过以点带面的专题分析,分析文学期刊的编辑理念、策划运作在当代文学思潮演进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并对其艺术贡献和精神缺失进行批判性反思。

文学期刊与当代文学的审美观念、文体规范的深层互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文学创作的主题选择、语言风格与价值立场,也必然对作者的构成和读者的趣味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方面,作为载体的文学期刊的编辑策略,对特定文体形式的发展演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譬如新时期初年大型文学双月刊的创刊潮就为80年代中篇小说的繁荣提供了丰饶的园地,《收获》在“新潮小说”的成长过程中功不可没,《钟山》对“新写实小说”的推动也已经成为文坛佳话。文学期刊的文体策略为当代文学文体的发展与成熟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像“百花时代”《人民文学》所倡导的“干预生活”的短篇小说与“特写”文体,《今天》等民间诗刊追求文体解放的自由诗风,《当代》以现实主义原则介入迅速变化的时代现实,都以敏锐把握时代脉搏的期刊立场,有力地推动了当代文学的文体创新。

该成果在研究中注重发掘第一手史料,首次对《作家通信》(1953~1964)、《文艺报》试刊、《文艺情况》、《西北文艺》等稀见期刊进行系统研究,披露了不少稀见史料。在研究实践中,力图以期刊研究印证和补充文学史研究,以期刊研究拓展和深化文学史研究。为了深入考察文学期刊与当代文学的深层互动,避免把文学期刊作为静态的研究对象,对文学期刊在调节和配置文学资源的流程、功能和基本规律进行动态考察。该成果在学术思路上,深入关注创造美学与接受美学的双向互动,既考察作为传播信息的文学文本的审美特性,又考察发表这些作品的文学期刊的基本特征。文学期刊的发展既与文学外部环境的制约有关,也受艺术发展内在规律的支配。该成果一方面从文学传播接受史与文学思潮史的角度考察文学期刊在文学史进程中的功能与结构,另一方面探寻文学期刊对审美潮流、创作方法的影响与制约。

二 成果的研究方法

该成果在研究方法上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这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采用跨学科透视与互动认知方法,综合运用文学史学、文学社会学、口述史学、文献学、新闻学、传播学、接受美学、读者反映批评等理论,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为文学史研究注入新的活力。(2)以史料发掘为起点。文学期刊研究一方面要重视研究对象作为媒介的特性,另一方面这些研究对象又是第一手的文学史料。在广泛搜集原始期刊的基础上,通过走访有代表性的编辑家、作家、记者、批评家和文艺官员等,获取口述史料,弥补原始史料的不足。对现有的史料进行整理,并对一些可疑史料进行甄别与辨伪工作。(3)个案分析与整体把握的有机结合。没有扎实的个案研究,容易流于空泛;没有全局观念和历史意识,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甚至把个别性视为普遍性,做出误判,产生误导作用。在对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当代文学期刊发展的总体轨迹进行宏观审视,对文学期刊与当代文学的历史关联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深入考察。(4)以定性研究为主导,以定量方法为辅助。在中国文学的研究历史中,定性研究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较少有研究成果采用定量研究方法。由于缺乏定量分析作为有效补充,文学评价的主观性与差异性就显得较为普遍。该成果在研究《收获》与先锋文学、《小说月报》与“选刊现象”等问题时,数理统计方法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了论证的信服力,使得学术评价更具有客观性。

(责编:王小林、黄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