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明代词曲互动研究

2022年01月11日08:33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胡元翎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代词曲互动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2BZW047),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课题组成员有:何丽娜、潘丹、朱星瑶、凌天松、张笑雷。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该成果选取明代这一词曲正变现象最活跃时段,以词曲文体演变及关联为视角,考察明代词曲的双向互动,从大的文学史观对“明词曲化”“词曲互动”等这些重要问题进行学理性探讨。此研究一方面具有回归文体本身、文体打通之文体学意义,并为今后词曲统观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证上的支持;另一方面具有文学生态学意义,可以打破经典文学观念下所造成的对诸多鲜活文学生态、文化过程的遮蔽,将平素被正统评家不屑的文学现象,比如明词的曲化、俗化等给予被阐释的权力,并将之置于时代环境文化氛围等生态土壤中去还原其自身价值,从而丰厚明词史、曲史的建构。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1.主要内容

该成果直承任半塘先生“词曲同源”说的理路,将“曲”的含义扩大为剧曲(传奇、杂剧)、民歌小曲等不同时代的流行音乐文学体式。认为“音乐性文学”应是词曲最本质的归属。明代的词曲互动即是在词早已失去可唱性时,那种来自骨子中的“曲”基因,在合适的环境中,向与其本质相类的“曲”体靠拢并吸纳营养,从而蓬勃兴起的过程。

该成果通过系统梳理《草堂诗余》分类本在明代的持续传播状况,探查出明人词曲同观意识的萌生及建立的进程,同时认识到相当一部分明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坚持词的流行音乐文学属性这种意识,而同时又要面对词已失去流行音乐文学功能的尴尬。明词对《草堂诗余》的接受和模仿属“别一种曲化”,是从观念深层向“曲”的倾斜,是向词的源起———晚唐、北宋词吸纳“曲化”因子的过程。该成果分别从《草堂诗余》对明代词家评价标准的树立、词人创作风范的影响以及以陈铎为代表的对《草堂诗余》的规模仿做个案探查,来了解这“别一种曲化”在明代的具体表现特征。

该成果从《魏氏乐谱》及明词序跋、明代诗话、词话、曲话等文献中寻找到部分明词可歌的依凭,认识到旧有的流行歌曲性质的外在形态仍然在明词中部分葆有。进而通过文献查考,针对明词是以何乐何谱来表现词的音乐性这一问题得到答案,即“依时曲而歌”。通过以徐士俊、卓人月《古今词统》评点为例观词论家词曲融通意识的具体体现。

该成果通过细致梳理瞿佑的创作历程,特别是对其词集《天机余锦》与《乐府遗音》从版本、成因及词学表现方面用力颇多,发现瞿佑更多承袭了元人词学观,其词乃元人式的隐逸疏放流利之气与词体娱乐化等多种成分的杂糅。瞿佑可以代表明代初期词的时曲化的指向。他开启了后来明人在词曲创作中的进一步融合和更加浓郁的世俗味道。

该成果以吴中代表词人祝允明、唐寅为例,探查明代中后期江南文人词曲互动的实际状况。对明代中后期深受时曲影响下的词人词作情况做纵向梳理。选取明拟话本小说中所用词调这一角度,来进一步说明部分词调的时曲功能在文人创作中的影响。

该成果梳理了南曲兴盛后明散曲的雅化倾向以及当时曲论中所反映出的词曲统观意识,阐述南曲兴盛后南散曲是如何向词体借鉴,呈现或似当年花间才有的“诗客曲子词”之风,或似北宋词所有的文采风流。明代散曲的词化,主要表现在文词上,已脱离了该成果所强调的词曲音乐文学的前提。这种雅化的重寻旧路,反映出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即雅俗之变、朴与华之交替已成为文学发展不断循环的轨迹。晚明散曲的词化现象姑且视之为文体自身的摆脱痼习的一种努力。

该成果开辟词曲兼擅家这一视角,对明代词曲家进行个案探讨,梳理他们由曲到词的文体转换中,自觉或不自觉间表现出的差异和共通性,从中发掘出词曲互动发生过程中从作者到作品再到接受层面的诸多现象与问题。选取杨慎、高濂、施绍莘、王屋等明代词曲互动中具代表性意义的词曲家加以具体研究。既有对词曲互动研究更深细的挖掘,又有对前文整体研究的一定的补充。

2.重要观点及建树

(1)“音乐性文学”应是词与曲最本质的归属。而“曲”的广义概念应指在不同时代具有生命活力的任何音乐形式。而当明词大部分失去流行音乐文学功能而渐次案头化时,那种自它出生即带来的“曲”基因,令其在备受压抑的状态中也要顽强地去找寻适合的养分,发展这一天分。那么不同时期正在活跃的音乐形态都可能是它寻找并吸纳的对象,那么词曲互动就发生了。

(2)凡是强调词之曲化的时代,也就是强调词体回归本体功能的时代,也是词体濒危亟待抢救的时代,明代尤为突出。自南宋即开始的词从音乐性质的文体发展到与诗同等性质的不可歌的文体转变后,开始走上一条狭窄的雅化之路。词向曲的靠拢正是一个濒临绝径的文体找寻生机的自然选择。从大的词史发展来看,唐宋词之后,在词找寻归属汲取能量的过程中,金元词是准备期,明词,特别是明中晚期词是完成期,从而完成了清词中兴的最后起跳。

(3)《草堂诗余》在它诞生之日起就承载着词曲一体的音乐唱本的意义,而它恰好又在明代传播兴盛。所以这一视角在审视明代词曲互动现象时非常重要。《草堂诗余》分类本与词的应歌性,或者说与“词的曲化”有密切的关联。通过系统梳理《草堂诗余》分类本在明代的持续传播状况,探查出明人词曲同观意识的萌生及建立的进程,同时认识到相当一部分明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坚持着词的流行音乐属性这种意识,而同时又要面对词已失去流行音乐功能的尴尬。明词对《草堂诗余》的接受和模仿属“别一种曲化”,是从观念深层向“曲化”的倾斜,是向词的源起———晚唐北宋词吸纳“曲化”因子的过程。

(4)明代词曲互动应具有两个脉络,一是《草堂诗余》影响下词的创作及活动。二是“词曲共生”意识影响下词向散曲剧曲及民歌小曲倾斜的创作及活动。明词曲化实际从追捧《草堂诗余》即开始了,只是“曲化”指的是我们前文所讲的“流行音乐化”,乃指“曲”的大概念,正因为有对流行歌曲性质的词的性质的认同,使《草堂诗余》得到一枝独秀的流行,也正因为《草堂诗余》的典范性指导,遂使词家,特别是嘉靖及之后的词家不自觉地受《草堂诗余》的影响,也正因为《草堂诗余》的大热,遂使“曲化”在明中后期沿着流行歌曲之路发展,进而与“时曲”相亲近。

(5)明词受时曲影响而呈现部分曲化。其表现形态为:一方面从音乐功能上部分明词依然可唱,只不过是“依时曲入歌”;另一方面在文词风格上向明代文人散曲或民歌小曲倾斜与模仿。所谓“曲代词兴”,“曲兴词亡”是有偏颇的,明人并不认同。“词亡”之真正含义在于“所以歌咏词者亡也”,然词又以今世之乐之谱仍发挥着它的音乐功能,并未亡。我们且不管明人在词的创作上有多少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明代却是南宋以来直至清词这漫长的发展阶段中词曲同源意识最明晰也最接近词之本体的时代。

(6)瞿佑存词较多,且区别于刘基、高启等政治精英类词人,应属于明词初期作为普通词人的绝好代表。他被认为是开“明词曲化之先声”的词人,然其曲化词的构成元素及渊源尚不清晰。该成果通过细致梳理瞿佑的创作历程,特别是对其词集《天机余锦》与《乐府遗音》从版本、成因到词学表现用力颇多。研究之结论:瞿佑可以代言明代初期词的时曲化的指向,多是沿元代词曲融通的路数。他开启了后来明人在词曲创作中进一步的融合之路并增加了更为浓郁的世俗味道。同时还有一惊喜的文献学发现,收录瞿佑词最多的历代词选《天机余锦》,很有可能是瞿佑所辑。

(7)经过明前中期的民间酝酿至嘉靖年间形成风潮席卷全国的明代“小曲”,乃“我明一绝”。明代“小曲”“真的诗”这一特质与明代文人个性解放思潮及文学革新思潮都密不可分。明前期元代词曲的惯性延展,至此且告一段落。因明代小曲对明散曲加以全面影响从而又转而影响到词,所以明代中后期词的时曲化指向更多的是明代小曲的精神特质及表达方式。

(8)“词曲互动”从曲的角度来看,明代,特别是中后期在俗文学浩浩荡荡大潮的裹挟下,亦出现了曲的词化,或者说曲的雅化这一看似悖理的倾向,我们既可从中认清词曲互动的螺旋式发展轨迹,亦可依此论证中国古代通俗化现实思维演进历程的艰难,及文人深层心态的矛盾反复。

(9)明代存有大量的词曲兼擅家与曲家之词。明代曲家们在由曲到词的文体转换中,自觉或不自觉间表现出的差异或共通性,从中能够很典型地反映出词曲互动发生过程中从作者到作品再到接受层面的诸多问题。可以为明词研究打开一个新的研究角度,并使明词研究得到纵深开掘。在系列的个案研究中可厘清明代词曲二体的微妙关系。该成果对杨慎、高濂、施绍莘的词曲融通研究都属学界第一次专门深入的探讨。所选取的杨慎、高濂、施绍莘、王屋等皆是明代中晚期亦即词曲融合更为充分时期的词曲家代表。通过对他们及其词曲作品的深细剖析,有多种发现。如通过对杨慎、施绍莘词曲的观照,认识到词曲家的才华和性情能令词曲的融通达到深层次的契合;通过对高濂词、剧、曲的探讨,认识到词、剧、曲因作者的志趣可以消弭文体界限同态共生;通过对王屋艳情词曲的考量,认识到词曲在某种情境下可以文体置换,等等。

三 成果的价值

(1)以词曲统观视角将文学史、词曲史中惯被轻视与忽略的现象提取出来并予以更为客观准确地阐释。囿于近现代学科意识的局限,学界多对词曲分而论之,研词的仅研词,研曲的仅研曲。由于词曲的密切渊源、词曲共同的音乐文学本质、词曲在后世的共生现象,只有从词曲统观来构建词史或曲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词史和曲史。

(2)对明词与明代诸种音乐文学之间的转换关系和变化影响进行历史性描述与理论探讨,建立区别于传统的审美评价体系,从新的视角挖掘拓展明代词曲被传统研究定势所遮蔽的功能、价值和意义。

(3)在作家作品研究中采取纵横视角,立体定位,即突破惯常或以词体为本位或以曲体为本位的局限,而是将词曲整合,考察作家在词曲的双向互动中的真实状貌。以细部的梳理和落实于具体作家作品的最基础的印证来揭示明代词曲之间的文体互动过程及深层原因,得出实证性结论。

(责编:王小林、黄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