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宋代乐语研究

2021年12月27日09:09

中山大学彭玉平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代乐语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0BZW043),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课题组成员有:赖斯绮。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乐语在宋代以宫廷、民间两个维度同时展开,虽在同一“乐语”的文体之中,但因为宫廷与民间文化本身的不同要求以及两宋社会政治的变迁,而呈现出流动的态势。该成果试图在宋代文化的大背景之下,就乐语文体特征的形成、乐语的发展与分期、重要的乐语作家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论证,从而以一个新的维度切入对宋代文学、文化的研究之中,总结宋型文化的部分特征所在。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该成果以乐语的文体源流和特征,两宋乐语的发展、分期,重要乐语作家的专题研究为研究内容,在方法上以文献考辨为基础,以归类分析为手段,注重历史发展与理论概括的结合。不仅梳理一代乐语发展,更由此揭示其与宋型文化的密切关系。

主要内容分上、下两编。

下编是宋代乐语文献辑校,以魏齐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景印文宋代乐语研究渊阁四库全书》第135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和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为主要文献,旁涉众多总集、别集以及相关文集的不同版本,参酌异同,并据改正。

上编是宋代乐语文本研究,分以下十二章:宋代评说乐语及学术史简述、乐语释名及其源流、宋代乐语的文体特征、宋代乐语之致语论、宋代乐语之口号论、宋代乐语作者群体及其创作心态、北宋教坊乐语发展叙论、北宋民间乐语发展叙论、南宋宫廷乐语发展叙论、南宋民间乐语发展叙论、苏轼乐语综论、宋代乐语兴盛原因。这一体系框架在辨明乐语文体源流的基础,作为“排场之始”的致语与口号做了深入专论,对乐语创作群体的变化及心理变化做了细致揭示,同时对两宋乐语在题材和文体上的新变,也予以充分关注和分析。

该成果对宋代乐语的分期,充分考虑到两宋的社会与政治变迁、创作心态的变化、题材的拓展、审美艺术的新变等,在此基础上并分别对北宋的教坊乐语、民间乐语以及南宋宫廷乐语、民间乐语作了源流性的考察,在归类中揭示其思想与情感特色以及在艺术上的新变。成果的整体性和体系性体现在两个基本的逻辑基点:乐语的文体特性、两宋政治社会的变化。

重要观点或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首次全面收集整理了两宋的乐语文献,并注意对勘版本,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和规范的乐语文本文献,为进一步加强乐语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文献依据。

(2)乐语创作虽在宋代达到高潮,但渊源有自,尤其对唐代的相关文体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宋代乐语的综合性、颂赞性与宋代的主流文化不谋而合。

(3)致语与口号在乐语文体中具有基石意义,不仅奠定了乐语的思想情感,而且为相关演出的声势做足准备,乐语的艺术性,也主要体现在致语与口号之中。

(4)教坊乐语虽为翰林学士所撰,但此前乃乐人草撰,此后也有非翰林学士撰写之例。翰林学士从受命撰写乐语到婉谢再到明确的拒绝,反映了作者心理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的根源在对文体颂赞特性是否认同之上。

(5)两宋乐语的发展以北南宋之交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教坊乐语多写正旦、春秋二宴、圣节,铺张扬厉,奢华而热烈,而民间乐语则以节日、祝寿为主。南宋乐语虽仍写正旦、圣节,但主要在中外使节的交流环境之中进行,而关于春秋二宴的乐语则不见踪迹。南宋民间乐语则在地方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开拓了不少题材,大大丰富了乐语的表现力。

(6)作为乐语最有代表性的作家,兼写教坊与民间两类乐语,而各成高峰。苏轼在乐语体制的成熟、乐语艺术的定型以及乐语题材的开拓等方面,都有着特殊的贡献。

(7)乐语兴盛于宋,原因之一是宋代相对稳定的文化氛围与文学创作的蓬勃发展;原因之二是宋代骈文的发展与其娱乐功能的加强;原因之三是宋代盏制制度的需求。故一方面,因为乐语是一种演出于宫廷大宴的文体,与燕盏制度一样具有追源三代的诗乐渊源,因此必须要具有雅正讽谏的文体特点;另一方面,因为念诵乐语的目的是调动现场演出的气氛,所以乐语又必须活泼通俗,朗朗上口,在这两个不同目的性的影响下,乐语的语言具有亦庄亦谐的复杂性。

三 成果的价值

乐语是考察宋型文化的重要文体之一,但此前学界对宋型文化的研究,基本上忽略了对乐语的关注,这导致对宋代国家层面的文化特征及其引导意义认识不足。该成果相当全面地考量乐语在宋代文化中的重要意义,也使得对中国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的判断,增多了一块重要的基石。朝廷颂赞文化、外交文化、民间文化、节日文化在这一研究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宋代文化对当代文化的影响相当广泛,在充分而精准地研究宋代文学文化的基础上,也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并引导当代文化的发展,其社会意义也值得充分估量。

该成果虽然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创新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宋代文学、文化的进程。该成果尚有诸多不足,如对两宋乐语的分析可以进一步细化,对乐语与相关文体关系的横向研究可以进一步加强,对若干重要的乐语作家可增多专题研究。

(责编:王小林、黄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