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明代藩王陵墓的考古学研究

2021年11月11日16:20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刘毅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代藩王陵墓的考古学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2BKG012),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课题组成员有:刘遵志、袁胜文、贾洪波。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明代藩王陵墓的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越来越为世人所关注。该成果是以考古资料为基础,结合历史文献及其他相关资料等对明代藩王陵墓进行综合性的归纳分析,探讨明代藩王陵墓的分布与布局,分析其陵园制度与玄宫(墓室)制度的特点,进而归纳其发展和变化的规律,讨论陪葬品的时代和地域性特征,总结探究相应的丧葬制度、文化及其时代特征等。

从考古学和历史学等学科的学术层面来说,该成果系统地梳理了明代藩王陵墓制度的基本特征,补充了这一领域中以往研究的不足,丰富了明代皇族史、物质文化史等方面的资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明代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该成果的现实意义在于,它系统地讲述了关于明代藩王陵墓的多方面科学知识,同时传播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正确理念,会引起社会各界对明代藩王陵墓的进一步重视,从而推进我国的文物保护事业。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该成果共分为七个部分,即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主要阐述了明代藩王陵墓的研究方法与学术史、明代皇子分封制度与王墓的分布情况、明清以来地方志中关于明代王墓方位等有关记载、各地明代藩王陵墓考古资料的分析、明代藩王陵墓的选址及其影响因素、明代王墓的陵园结构分析及其制度特点归纳、明代藩王墓的玄宫结构研究、明代藩王墓玄宫的考古类型学分析及其分期、明代藩王墓玄宫特点分析、明代藩王的埋葬制度与随葬品分析研究、明代藩王陵墓的特点归纳及其传承与保护探讨、明代王墓考古学研究方法探索等。

“绪论”部分包括研究缘起、研究资料与研究现状、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三方面内容。分别讲述了明代藩王陵墓考古学研究与作者先前相关研究成果的继承和创新关系,归纳了该成果的研究资料和学术史,概述了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该成果的基本思路是先厘清明代王墓各种不同性质资料的“家底”,在此基础上努力弄清明代王墓的陵园结构和玄宫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在资料允许的部分进一步探索这些表象背后的“为什么”。明代王墓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因此,该成果的研究方法是立足于考古学,但并不局限于考古学,以利于从多维角度、不同层次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探索。

第一章“明代的藩王与藩王墓”,研究了明代皇子的分封制度、明代王墓的分布与营造等问题。明太祖恢复了汉代以前的分封制,皇子皆封亲王,他们成年后出藩驻守边塞或要冲之地,子孙世袭。因为此项制度,明代的亲郡王陵墓和其他王族成员墓葬遍布多个省份。这些高等级墓葬在其所在地明清以来的地方志中往往有所记载,这些记载是对明代王墓进行考古调查的最基础性资料。本章按照各藩府的分封次序,分33藩依次按地区著录了部分比较重要的明清和民国时期地方志中对于明代王墓的记载。

第二章“明代藩王陵墓考古资料分析”,依今日之行政区划,先南北两京和中都(今安徽凤阳),而后按河南、山东、陕西、山西、湖北、湖南、江西、四川、甘肃、宁夏、广西等省区,依次介绍了明代太子和其他夭折皇子、36府藩王陵墓和其他宗室成员墓葬的考古调查和发掘资料,进而作了初步的归纳和分析。初步认定不同地区的明代宗室成员的墓葬,并不像舆服、宅第等其他礼仪制度那样因为有明文规定而等级鲜明、整齐划一。同样是亲王陵墓,可能会因其所在地区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可以肯定,明代藩王陵墓具有突出的地域性特征,而这些地域性特征往往又以藩府为单位反映出来,有时并不受地理方位远近的影响。

第三章“明代藩王陵墓的陵园制度研究”,首先分析了明代藩王陵墓的选址规则与各府王墓的分布规律,然后选择能够反映某藩陵墓制度前后变化的18府案例(每系亲王位下至少有两三座以上可以用于对比分析的墓葬的资料),按各藩王分封先后之序,对于各藩王陵墓的陵园结构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进行归纳研究。最后,从亲王陵园平面布局的来源及其规模、亲王陵园若干建制(碑与碑亭、石像生、享堂、明楼、封土等几方面)、王陵陵园规制的变化和“逾制”问题等角度,对明代藩王陵墓的陵园制度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明代王陵的陵园制度的相关规定并不严格,但明显超逾亲王等制之例亦属罕见。

第四章“明代藩王陵墓的玄宫制度研究”,首先选择能够反映某藩府陵墓玄宫(墓室)制度前后变化的案例(每藩亲王系位下有不少于两三座墓室的详细资料)作为基该成果对象;同时,也择取那些经过正式考古发掘、并且已有考古发掘报告或简报公布的仅传袭一代的王墓(如湘献王、郢靖王等)资料,共计22府墓葬信息,以各藩王受封先后为序,对于各藩王陵玄宫结构的变化及相应规律进行归纳分析。然后,对明代藩王墓玄宫进行考古类型学分析,在此基础上,把明代亲王玄宫制度分为了四期,即洪武元年至三十年(1368~1397年)、洪武三十一年至景泰(1398~1456年)、天顺至正德(1457~1521年)、嘉靖至崇祯(1522~1644年)。最后,从明代王陵玄宫形态的纵横比较、明代藩王玄宫平面布局的象征意义、明代藩王玄宫装饰特点分析三个角度,对明代藩王墓玄宫的更深层次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基本观点是:明代藩王玄宫形式多样并存,但总体上有一个从早到晚趋于简化的过程,有些始封王的玄宫规格要远远高于后世嗣王;和陵园制度一样,太祖所封诸王及其后嗣者的玄宫之制略高于其他藩王。

第五章“明代藩王的埋葬制度与随葬品研究”,是对明代藩王墓葬制度进行深层次的进一步探索。研究了明代藩王和部分其他宗室成员的殓服、葬式、棺制及铭旌与翣,明代王墓中的礼制类葬仪用品(包括谥册和谥宝、圹志),王墓中的祭器与明器,民俗类葬仪用品(谷仓与梅瓶、买地券等),明代亲王的合葬、祔葬与从葬等问题。并且,从王府的势力与财力、宗教信仰、地方习俗和地理环境等几个方面,对明代藩王埋葬制度和随葬品的诸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

“结语”部分,在前五章的基础上,扼要归纳了明代藩王陵墓的保存现状、明代藩王陵墓制度的基本特点、明代藩王陵墓的考古学价值,简要探讨了明代藩王陵墓的保护传承和环境修复、明代王墓考古学研究的探索等问题。

三 成果的价值

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明代藩王陵墓的调查、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越来越为世人所关注。因此,该成果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丰富了中国古代墓葬制度研究、明代历史研究,特别是传统社会晚期帝王陵墓制度研究领域。同一朝代的诸侯王陵墓因封建之制而散布于全国各地,秦汉以来唯汉、明两代最为典型;但相比于汉代诸侯王陵而言,明代藩王陵墓的研究极其欠缺。因此,该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第二,明代藩王陵墓数量多、时空范围广,内涵丰富,其墓葬本身和相应的葬制以及随葬品等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历史资料信息,这项研究及其成果的公布,将有助于拓宽宋辽金元明清时期考古学和明清史研究领域,有助于促进明代宫廷史、皇族史、社会生活史以及古代建筑史等研究领域的相关工作进一步走向深入。

第三,目前全国各地明代藩王陵的保存程度和保护力度不一,分别属于国家级、省级、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不少尚未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而明代大多数皇帝陵墓现在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或其扩展项目,以此为基础,保存状况和保护条件相对比较好的明代藩王陵墓,经过进一步有针对性的保护工作,有可能进入“明清皇家陵寝”世界文化遗产扩展项目,从而使其保护与利用找到更好的契合点。

(责编:王小林、黄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