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梁民愫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变迁研究(1930~1990)》(项目批准号为:11BSS002),最终成果为专著《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变迁研究》。课题组成员有:初庆东、黄璐、罗峻、颜英、范莉莉、郑白冰、袁瑞龙、杨春吉。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的渊源久远,学派内部前后两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群体分别开拓并逐渐形成了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研究领域,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的影响深远。该成果在吸收和评价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助大量历史文献材料,大致以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英国历史为时空范围,从历史时代、史家思想和社会文化关联的多维角度,选择第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群体及新左派学者中莫里斯·多布、埃里克·霍布斯鲍姆、爱德华·汤普森、雷蒙·威廉斯、约翰·萨维尔等代表性人物,兼顾第二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群体及新左派学者———以罗宾·布莱克本、佩里·安德森、希拉·罗博瑟姆等史学家为典型性代表,系统分析和综合探索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的史学实践及史学思潮变化状况。通过理论概念分析与实证归纳的结合方式,力图回溯或重新梳理特定历史时期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史学实践、学术脉络与社会影响,以学派史学家群体典型的社会活动、个体经历与史学实践为经纬向度或坐标参照,尝试构建关于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的史学思想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的复杂情境与知识图景。总体上,在英国特定的学术思想语境和多重社会历史条件下,秉承理论反思与学科内省的学派传统,两代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群体的著史途径、行为方式、思想意识和史观取向等核心史学价值观念发生了系列变化,彰显了当代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的基本状况及演化路向。
该成果以“史学思潮”及史学现象的社会文化意义为选题对象,在学界以往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力图在研究内容和分析方法上有新的拓展和新的进步。从基础研究的目标出发,该成果对于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试图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揭示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派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谱系中的代表性、典型性和独特性价值。该成果对于理解与吸收“域外学术思潮”的理论资源及史学思想遗产,具有独特性现实意义和基础性学术价值。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1.基本思路及主要内容
该成果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在充分掌握和理解吸纳国内外现有的学术成果基础上,立足历史学的实证研究本位、史学理论阐释路径及史学比较方法的基本取向,经由学派典型史家个体分析、群体映照相结合的方法论途径,将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研究与文化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的理论资源结合起来考察,努力探索关于史学思潮和学术流派研究这一主题的类型创新。总体上,该成果的主要特点在于,以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领域的学科背景和史学思想的问题意识为着眼点,基于宽广的学术视野,从多角度、多层面呈现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的整体面相,从历史时代、史家思想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角度,结合学派阶段性历程及其史学观念代际转变、两代史学家群体对社会现实的问题思考等难点、重点问题,彰显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的史学时代精神、社会文化意义和史学思想价值的现代启示。
该成果的内容框架分为绪论、正文、结语和主要参考文献四个部分。绪论涉及“史学流派”、“史学思潮”和“两代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群体”等概念界定,一方面论述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群体的代际转换和学派史学实践的阶段特征问题,梳理了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的学术性构成和阶段性状态。另一方面论述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编纂的历史形成及学派史学思潮的基本态势,厘定其史学思潮形成的诸类来源、基本框架和生成机制。正文分别由“历史观念与社会认同:威廉斯的文化史观与史学实践”“经济思想与社会历史:多布的经济史学研究转向”“民族史观与社会历史:霍布斯鲍民族主义史学转向”“激进历史与史学思潮:汤普森新社会史‘文化转向’”“新左派视域与史学思潮:萨维尔的新劳工社会史论”“新左派视域与社会历史:布莱克本的史学思想蕴涵”“唯物史观视域与第二代马克思主义典型史家叙论”七个章节组成,表现了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及观念变迁的大致脉络与基本形态。正文通过对于英国马克思主义典型史家的人生际遇、学术政治、理论逻辑及其史学观念的分析,展开学派内外的比较研究,为深入概括学派典型史家的史学个性和共性特征奠定基础,从而洞察史学思潮与社会文化变迁之间的历史因素和现实张力,透视和呈现以新左派知识分子与马克思主义者为主体的兼具双重身份的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及其史学思想的多重变奏。
该成果在学术史回顾与分析的前提下,分别从时代、史家与思想等多维视角出发,特别在史学思想史和社会文化史的关系角度上,试图运用个体考察和整体解释、比较分析和归纳演绎的方法,阐述两代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群体中典型性史家的史学观念、史学实践及学术成就,由此构成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的逐渐变动与发展路径,梳理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变化的阶段性特征。正文七个章节涵盖的内容反映了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四个阶段性变化及其特征:第一,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轫酝酿时期,或称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萌芽勃发期,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及第一代“新左派”知识分子诸如多布、希尔、汤普森、希尔顿、霍布斯鲍姆等史学家的早期学术生涯和学术实践成就是这个时期史学思想发展的主线和重点。第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1956年前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或者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学术研究转型发展时期,重点在于“新左派运动”及其对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的深刻影响与进步意义。第三,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繁荣鼎盛时期,也是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盛极到衰变时期,学派史家如汤普森在史学的“文化转向”语境中主动调整学术方向,在与第二代马克思主义史家及“新左派”知识分子诸如佩里·安德森等人展开学术论争的过程中,寻求变革史学观念,在史学实践上对马克思主义史学传统进行了能动反映。第四,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也可以1990年为界标)以来渐趋沉寂与衰落复苏的时期,这个时段史学观念与社会变动的基本状况相对模糊,学派发展趋向、基本特征和未来命运则较难以把握,对此该成果未做过多阐述。该成果的结语部分,以考察《过去与现在》的创刊历程、办刊主旨及其早期发展为切入点,从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专业化趋势、学术思潮的形成与史学观念传播的影响角度,探讨了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的历史书写与史学范式问题,这不仅有助于廓清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进程与发展图景,也有助于深入理解或重点阐释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历史书写的史学观念与实践趋向。同时,从史学思潮与社会思潮、史学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上,总结了英国两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群体及其史学研究取向,在具体的研究路向与思想观念上,无疑呈现了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的基本特征,表达出英国历史时代与社会历史变局中的史学价值精神和社会文化风格,彰显了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的代际源流与理论逻辑。
2.内容特色及重要观点
该成果奠立在史家个体系统性、学派整体性和综合性研究的原则基础上,试图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思想观点上有所拓展及创新。
第一,该成果就课题涉及的典型史家相关学术成就,特别是国内外的前沿学术研究成果,分别进行了系统的学术综述与观点评析,从而确定了相应的分析起点。同时,对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涉及典型史家的主要资料来源及运用情况也进行了综合的分析考察,并以此作为进一步探讨与研究的基础前提。
第二,该成果的重要观点主要突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特色。
首先,致力于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的生成机制、发展演变和社会文化意义研究。
在时代与史家、历史与社会、学术与政治、史家与思想的关联角度上,英国历史时代条件、史家人生际遇与社会文化演变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衍生机制、生存状态和发展演化的动态过程。可在两次大战前后英国社会日益显露诸如社会文化“政治化”等新社会思潮趋向的历史语境中,观察到英国马克思主义学派生成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深入了解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群体的集体记忆与思想渊源。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的发展脉络和史学思潮的总体趋势,实际上经历了由史学政治性取向逐渐迈向史学科学性取向、学术政治化迅速走向学科职业化的曲折过程。然而,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形成演变和群体史家研究领域变化的基本趋向与动因离不开两个史学实际的驱动:一是受到西方新史学潮流的外在引力和学科转向的内在推动,诸如以多布、汤普森、霍布斯鲍姆史学观念及研究实践为代表的新社会史学思潮“文化转向”无疑显得非常重要,从社会经济史传统,借助社会文化史途径,通向整体社会史研究等范式变革的“文化转向”。二是以安德森、布莱克本、罗博瑟姆等所代表第二代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群体的史学存在与实践发展,能够主动采取应对历史运动和社会思潮变化时的历史理论内省与史学实践自觉。无论是安德森有关社会文化、阶级意识与社会形态的历史认识论,还是布莱克本新左派视野下社会历史的主体性思考,甚至罗博瑟姆致力于女性主义史学叙事领域,都表明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的新动向。
其次,试图对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进行基于个体性考察的整体性把握与阐释。
在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职业化与西方史学重新定向的现代历程中,选择性地探讨学派史家的典型史观、历史著述的成书环境和史学思潮的文化背景,分析其历史观念和史学思想特色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当下价值,体现了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的重要理论属性及方向性变化。比如对于威廉斯的文化史观与史学实践研究,在战后英国社会政治变动与文化变迁的历史情境中,不再局限于某单独领域对威廉斯的个案研究,而是将其纳入20世纪中后期英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文论与美学理论传统以及英国文化研究等多种知识源流之中进行跨学科、多角度、全方位的审视,这是突出了整体性、历史性和实践性的威廉斯研究及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发展的一次方向性变化。再如,以汤普森为典型代表的第一代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群体及史学思潮的形成,具有显著的史学文化价值与社会文化功能,使英国新社会史呈现社会文化史的转向特征:一是通过与以佩里·安德森、理查德·约翰逊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的“自上而下的”历史观与史学观上的论争甚至分道扬镳,汤普森在社会史研究中创立了“华威学派”,推动了战后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新发展。二是汤普森的史学思想与治史方法也直接影响了第二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诸如希拉·罗博瑟姆等人推动了战后着眼于普通群众与亚文化群体文化与心态的非主流“历史工作坊”运动与女性主义史学思潮的广泛兴起,也推动了70年代英国激进主义历史学的发展及新社会史的“文化转向”。20世纪70~90年代英国女性主义史学发展的阶段,也是战后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到新阶段的重要表征之一。三是汤普森的“自下而上的”历史学不仅在第一代和第二代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内部引发了共鸣,其影响远远超出了历史学范畴,在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等多学科领域,随着“文化转向”“语言学转向”(建构主义)而深入拓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汤普森提出的许多重大理论命题开始发挥影响,并且随着国际“新史学”运动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其新社会史思想在世界各地产生了国际回响,推动着亚洲、欧洲、非洲、美洲、澳洲等地新社会史学的发展。
最后,致力揭示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的理论属性和文化研究取向。作为新老两代史学家群体共同构成的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流派,其史学思想及史学实践形态在一定程度上都表现出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的基本理论属性:一方面,这些英国马克思主义者都在不同程度上,采取各种手段,以欧洲大陆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重点译介对象,试图重新解释欧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把这些理论体系作为思想知识背景与学术传统来源。可以说,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渊源及其演化脉络中天然地蕴含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内涵及其本质属性。另一方面,特别是以汤普森和霍布斯鲍姆为代表的第一代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群体,他们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和英国文化研究传统的学术视野中,基本能够侧重阐释经典马克思主义者或文化马克思主义者对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产生的可能性效应,力图表明“文化”思潮在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中的创造性表达与现实性张力,彰显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的文化传统特质。当然,以安德森为代表的第二代马克思主义者则从理论的缺失这个反面因素上,深入认识与集中批评第一代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的理论传统及不足,认为正是因为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不发达导致了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某种程度上固守了英国经验主义分析模式。这种经验模式的消极后果,是导致历史学家的史学著述只会举证堆积,而缺乏严格意义上的理论分析范畴,也限制了其更为宽宏的学术视域。此外,在史学实践上,安德森还批评这种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总体缺失局面,也导致了他们的作品不能充分地为当代社会主义运动提供现实的思想策略。英国第二代马克思主义史家与其他新左派史学家还深刻地反思了主导英国史学界的经验主义与民粹主义,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命题,并与以汤普森为首的第一代左派学者及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进行激烈的结构主义与人道主义之间的论战。在某种程度上,也正是通过一些理论论题和历史问题的交锋与论争,才塑造了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派及两代史学家群体的完整形象。
第三,在思想观点方面,该成果在阐释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的历史书写与史学范式的基础上,透过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的变化情况,获得两个基本的史学认识和学术观点:其一,从史学思潮与社会文化思潮的互动关系上看,史学著作与知识形态是史学文化的重要载体,史学文化是学术文化的有机构成因素,学术文化是社会文化思潮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英国社会文化变迁和国家历史演变的推动因素。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既来源于英国特定社会历史时代,又推动了英国社会思潮的更替,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对英国特定社会历史的文化解释与社会文化构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其二,从史学思潮变迁的外在引力和内在动力看,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兴衰与学派生成机制、发展环境紧密相关,代代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及其史学思潮交替的动力因素,既来来源于西方新史学潮流的外在引力和学科转向,更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在应对历史运动和社会思潮时的理论内省与实践自觉。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的兴衰更替,既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史学范式更新的实践反映,也是马克思主义尤其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对史学实践的认识要求。由此可见,经历20世纪大部分历史时段的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及其价值观念体系也发生了阶段性变化,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的思想影响与英国社会文化的关系变迁由此清晰可辨。虽然每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对自己时代的贡献与影响不完全相同,但是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通向整体社会史模式的研究取向,成为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共同体现英国史学现代化的一条马克思主义新社会史和西方新文化史研究交融并进的独特演进路径。
三 成果的价值
该成果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从时代、史家和思想等多维视角,在史学思潮和社会文化思潮之间的关系向度内,系统分析和综合研究两代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群体及其典型代表的史学观念、学理轨迹与具体特征,力图把握与尝试构建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核心史学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表象之间的关系变迁及思想文化图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该成果在研究内容及方法上具有一定开拓性和创新性。既是深化国内外关于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实践探索,也是开掘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新领域的初步尝试,有助于人们在史学文化的多维视野中,理解与评述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派的卓越成就和学术贡献,可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提供某种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