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民食所系、社稷攸关:粮食生产、流通与粮价波动

2021年09月03日08:26

渤海大学穆崟臣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盛京地区粮食流通与粮价变动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4CZS058),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课题组成员有:罗畅、张振国、潘彩虹、刘晓红、庞润娟。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近百年来清代区域粮价研究形成了两种研究范式:计量经济史范式和社会经济史范式。后者又包含两种较为成熟的写作思路,一是重视民间社会的作用,通过仓储制度将粮价与基层社会控制进行巧妙衔接;二是强调从国家视角来审视地方的经济活动,即从清廷决策与行为角度对地方经济现象进行理解,同时亦未忽视民间力量的作用,这既跳出了“区域的藩篱”,也关注到北方省区受国家政策影响较深的“地缘”属性。该成果从政治史与区域社会经济史相结合的视角,将清代盛京地区的粮食生产、粮食运销、粮价波动、清廷决策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形成一种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角度、多层面探讨盛京地区粮食问题的研究局面。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该成果围绕粮食生产→粮食流通→粮价变动→粮食问题与基层社会这条逻辑主线展开研究,分析盛京地区粮价变动的时空特征,讨论粮食问题对盛京地方经济、社会的影响。该成果绪论之外,分为四章,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阐述清代盛京地区粮食作物布局。梳理了清代以前本区农业开发的轨迹,重点论述清代盛京地区的人口、开垦土地的数量以及分布情况,详细分析本区不同时段劳动力资源增减以及耕地盈缩的原因,对重要粮食作物的生长习性、影响其种植的因素以及作物的时空分布情况进行详细阐述,力求全面揭示历史时期盛京地区所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分布范围、种植结构等,并且在此基础上分析清代盛京地区作物分布及种植结构的特点以及影响因素。

项目成果认为自然环境条件、移民的劳动生产能力和主食习惯、长期进行农业生产所累积的耕作经验、作物自身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商品经济的发育情况等是影响盛京地区作物分布及种植结构的关键性因素。随着移民迁入,很多产于中原的农作物以及农业技术被带入盛京地区,使该地区的作物种类与品种日渐丰富,农业生产以及农产加工水平达到较高程度。同时指出,康熙中期以后,盛京地区粮食不仅实现自给,高粱、粟、大豆等农作物由于高产已经开始外销。咸丰年间,盛京地区开始由传统农业向近代化农业转型,农业生产结构和空间格局均发生了较大改变,传统的优势农作物发展迅猛,初步形成以大豆、高粱为主的商品粮生产格局。

第二章论述清代盛京地区的粮食流通。对盛京地区粮食供需进行历史地理学考察,从历史商业地理学的视角,对有清一代盛京地区的粮食流通进行研究,讨论该区经济发展水平,与邻封的粮贸往来,区域市场发育程度,甚至与更广范围的全国市场联系和海外联系,以明晰盛京地区粮食流通路线与规模,阐明粮食流通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变迁与特点,进而观测清廷政策对地区发展的影响及盛京地区在清代国家中经济地位的变化。

项目成果认为商路是商品流通得以实现的前提。清代盛京地区产出的富余粮食必须经过运输和流通环节才能到达需求者手中。有清一代,盛京地区的商路按其运输流向,粗略可以分为内部商路和外部商路。其中,内部商路包括驿路、河运和铁路三种形式,外部商路专指海运。它们逐渐形成较为完备的道路交通网络体系。需要强调的是,驿路、辽河航运、铁路和海运四种商路在盛京地区粮食流通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并且前后有变化。清代前中期,盛京地区以驿路运输为主、辽河商运受限、海运发挥着重要作用、铁路尚未出现;道咸以降,尤其是1861年营口开埠后,辽河航运勃兴、海运得到进一步发展、河海联运、铁路出现并迅速发展、驿路则日渐式微。多种商路优势互补,构成了较为完备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保障了盛京地区粮食的顺畅流通。商路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商业中心的变动,前者是线,后者是点,点线联结影响着市场格局,众多点线则交织成市场网络体系。清代盛京地区的粮食成为大宗商品,伴随粮食流通日渐发育出较为成熟的流通市场体系,并随着粮食产地和商路的变迁发生变化。以粮食流通为纽带,清代盛京地区在商路沿线或交通节点先后形成了一批著名的粮食集散市场和外运市场。道光以前以辽西锦州、宁远州钓鱼台和辽东牛庄最为出名,道咸以降辽东营口、铁岭马蓬沟、昌图通江子、辽南大连和东部安东后来居上,名扬中外。它们与粮食产地、商路交织成粮食流通网络体系,从简单到复杂,经历了建构到完善的过程,终形成粮食产地市场—集散市场—外运市场的三级体系。清代盛京地区的经济地位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从粮食输入区逐渐成为稳定的余粮输出区,在促进自身农业商品化、工业近代化,实现城市和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同时,亦在保障京畿和山东地区的粮食安全、促进沿海地区的南北经济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近代对外贸易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第三章分析清代盛京地区粮价变动。分析盛京地区粮食的地区差价,在空间维度上展现粮价变动情形;对粮价数据进行数理分析,讨论奉省粮价季节变动的方式和影响因素;将有清一代作为一个中长时段来分析盛京地区小麦、大豆价格的变动趋势与原因,在时间维度上展现粮价变动情形;分析稻米、粟米、高粱、小麦、黑豆价格的差价与比价,阐述普通民众的粮食消费模式。

项目成果认为粮价变动首先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顺康雍时期,盛京地区除偶发灾歉年份粮价暂时昂贵外,长期粮价呈平稳低廉态势。其中,移民持续迁入、民地面积增多、以盛京地区粮食自给为前提确定外运政策是主导因素。历经清初近百年的恢复发展,至乾隆初年,中国经济开始全面发展,盛京地区亦进入一个新阶段。本地粮价变动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地域性,这是供需关系和锦州海口日渐式微、营口开埠通商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时间上表现有二:一是季节性波动显著,轮作制度、粮食流通、仓粮平粜、借贷与采买在其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二是长期变动呈上升趋势,耕地与人口、自然灾害与收成、货币因素是主要影响因子。

第四章讨论清代盛京地区粮食问题与区域社会的关联,以粮价的视角揭示区域社会变迁的丰富内涵。分析灾荒时期影响粮食价格波动的社会因素,阐述其中民众、官府、士绅与商人的应对举措,借以探讨自然灾害、农业收成与地方社会之间的关联;分析清代盛京地区旗仓建设与基层社会控制之间的关联。

该成果认为粮价变动亦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灾荒之年,民食可虞,粮价增昂,难民若不能及时得到口粮接济和妥善安置,很可能扰动社会秩序。出于安全考虑和现实考课的制度约束,地方社会多会采取一些举措进行应对。透过乾隆十五年(1750)和光绪十四年(1888)两次典型水灾时官民的不同应对,可以发现时至晚清,盛京地方官府扮演着更为关键的角色,民间力量得到较快成长,在救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层社会亦获得一定程度发展。当然,官民合力应对水灾,利于抑制粮价的非正常波动。粮价变动亦为重要的政治问题。围绕粮价问题,清廷从先事图维到具体应对都制定了相关政策,具体包括仓储建设、粮运禁开和灾荒救济三个主要方面。无论从哪项政策来看,随着时代变迁,依据财政状况,朝廷都进行了调整。尤其是粮运最终走向自由流通,正体现了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的转型。

三 成果的价值

该成果的价值和意义:其一,粮食流通是清代商品经济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深入研究清代盛京地区粮食流通,揭示其兴衰变迁的背景、过程、影响,有助于更真实、更全面地认识清代盛京地区市场运作机制与发展水平;其二,粮食流通的前提是粮食生产,粮食生产的基础是土地、劳动力和生产技术。具体研究清代盛京地区粮食运销有益于厘清耕地、人口、劳动生产率的情况及其相互关系。因此,该成果研究具有典型的解释意义;其三,粮价变动可以反映市场的粮食供需和货币流通情形,粮食问题又牵涉到社会所有阶层。该成果研究对于理解清代盛京地区的政治运作、经济变迁、社会演进等方面均有所助益。

(责编:王小林、黄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