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晚清科学文化研究——以晚清科技著作的编译为例

2021年09月01日08:29

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史研究院聂馥玲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晚清科学文化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1XZS010),最终成果为专著《晚清科学文化研究———以晚清科技著作的编译为例》。课题组成员有:郭世荣、赵栓林、李民芬、黄麟凯、孙晓菲。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关于“科学文化”一词有多种含义,该成果中所使用的“科学文化”一词是指人类在探求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过程中产生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理论体系及其器物制作的总合。

晚清(公元1840~1911年)是中国历史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的重要时期,其中外辱与西学传播成为文化转型的重要动因。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的20~30年中国士大夫将西方自然科学与制器、制夷相联系以及与国家强盛紧紧联系在一起。但是对于这一时期西方科学文化的冲击及其影响,宏观论述有余实证研究不足。因此,对于西方科学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程度、影响方式等问题的探讨不能令人满意。该成果将选择中国士大夫理解西方科学的视角,即从编译西方科学著作时对其内容的选择与重构的角度对晚清科学传播中的科学文化进行分析。从翻译学的角度讲,翻译既是一种创造,而晚清采用传教士口述,中国学者笔述的特殊翻译方式,更加造成了译著与底本在内容、文体等方面差异的可能性。根据我们的研究晚清西方科技著作的翻译都会对原著的内容、体系进行不同程度的选择与重构,这种选择与重构反映了译者对西方科学的理解,也体现了特定的科学文化的内涵,同时也是晚清学者理解西方科学精髓的关键所在,也是理解晚清科学传播相关现象的关键所在。上述情况表明,有必要对晚清首批编译的科学著作的情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搞清这些编译著作与原著之间的差异,并深入研究这些差异背后的原因,目的在于进一步分析、提炼编译著作中所体现的科学文化以及其对晚清社会产生的影响程度及影响方式。因此,该成果不仅做了深入细致的个案研究,也在个案基础上对这些著作所体现的科学文化进行了综合分析,推进了对晚清科学文化的认识。这项研究对于中国近代史、文化史、科技史与中国翻译史的研究有所补益,对于理解晚清社会史、学术史、思想史、文化史、洋务运动史提供了案例基础。另外,对于目前如何选择、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一)主要内容

该成果选择鸦片战争之后首批传入中国的几部有代表性的译著[《重学》(1859年)、《谈天》(1959年)、《化学鉴原》(1971年)、《地学浅释》(1873年)、《代数学》(1859年)、《代数术》(1873年)]作为研究对象,而这些著作在清末民初从各方面都得到极高的评价。该成果对上述译著分别进行个案研究,主要将译著与底本进行对比,从译著与底本体例、内容、知识结构、知识体系、科学方法等方面的差异,探讨翻译过程中译著对其底本的选择与重构及其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从术语、符号体系的翻译探讨了翻译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特征。另外,为了把对比研究放在当时中西发展的社会背景中,该成果也对译著与底本产生的中西方的学术背景给予梳理,目的在以不同的文化背景为参照,从中国人理解西方科学的视角对这一时期科学文本中所反映的科学文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上述内容的研究发现,尽管不同案例所体现出的上述差异不完全相同,各有特色,但总体上也体现出某种规律性。

(二)重要观点

(1)该成果所研究的几部译著英文本大多是当时流行广泛的西方大学教科书,且多次再版并进行内容更新,而该成果译著的底本内容多数反映了当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

(2)在译著整体的结构与体例的翻译中,大多删减了底本中的前言、导论、附录,特别是底本的导论内容多为该著作的写作思想、知识体系、该学科概念的界定、方法的阐述等,在全书中是纲领性的部分,遗憾的是,这部分内容多数没有在译著中体现。

(3)在具体知识的翻译中,注重新知识的更新与补充,虽然19世纪中叶西方某些学科正处在发展期,但《化学鉴原》、《谈天》等通过更新和补充新知识,基本反映了西方科学发展的新成果。

(4)晚清科学译著翻译也表现出很强的本土化特征:考虑到读者的知识背景及表达习惯,在译著中增加某些传统知识,沿用中国传统文字、记数方法,科学术语也尽最大可能使用中国已有的表达,或者赋予新的含义,所有这些都表现出很强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5)晚清科学译著信息流失严重,并表现出某种文化特征:由于采用传教士口述、中国学者笔译的翻译形式,这一时期的科学译著并不是逐字逐句翻译,而是译、述结合,不可避免地导致信息流失。如科学译著的人文性与趣味性的流失;科学概念、原理、方法等信息的流失,个别译著甚至对西方知识体系进行了修改、重构。

(6)个别译著甚至对底本的叙述方式、叙述顺序进行了调整,有的甚至对西方知识体系进行了修改、重构。这些调整、修改、重构都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底本的面貌,特别是对知识体系的调整,某种程度上对反映西方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及其内在逻辑有损失。研究表明晚清科学传播有先天不足之处,而这些不足将对后续的科学传播会产生一定影响。

三 成果的价值

第一,挖掘了新资料。以往的西学东渐研究对传入科学著作的底本关注不够,该成果通过各种方法获得了译著的底本(如《几何原本》的底本为1573年比林斯利的英文著作),《重学》的底本为1836年休厄尔的英文著作等)新资料的挖掘与研究带来了新成果,尤其是对该成果研究的几部译著的认识有新突破。

第二,拓展了科学史研究的领域。该成果应用了交叉学科的研究视角,即将科学史、翻译史、科学传播等学科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而且目前集聚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在这一领域研究。目前在该成果的研究基础上与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并成立了翻译史研究工作坊,旨在将进一步推进此项研究,新拓展的研究领域是一个非常具有生长点的研究,被台湾地区的科学史学者洪万生先生称作“富矿”。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将对西学东渐在中国历史上作用的认识有所突破。

第三,从科学文化角度对西学东渐的影响程度、性质、特点等有了新的认识。“历史学的任务就是要了解所有有关方面的情况、动机和作用。”但就中国近代而言“一个需要阐明的重大问题就是外来的影响程度和性质”(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伴随着西方一次次的扩张和中国的节节败退等戏剧性的灾难而来的,是中国的自我形象的破灭,这一破灭与那些灾难相比,虽然几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却有着更加深远的影响。西方科学文化的冲击正成为上述现象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但西方科学文化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冲击的程度如何是该成果意欲探讨的重要问题。而晚清编译的西方科学著作是晚清科学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该成果的对比研究,发现译著中所体现的晚清科学文化与西方科学文化有较大差异,并有其自身的特点,更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科学文化的精髓在翻译这第一道西学传播的关口已经大打折扣,对以往具有极高评价的上述译著也有了新认识。

综上所述,在挖掘新资料、应用新视角的前提下该成果得出了6条结论,都是对晚清科学译著的新认识,这些新认识对于理解西学东渐的特点、存在的问题等较之以前的研究具有补充作用,对于理解第二次西学东渐外来科学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程度,以及西方科学文化移植中的问题的突破性进展对晚清科技史、中国科学翻译史、西方科学传播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另外,该成果的研究拓展了以往近代科学史的研究内容,并对以往多从语言角度、更多关注文学翻译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也对这一时期翻译理论的探讨提供了实证基础。

(责编:王小林、黄瑾)